第134章 平定大都,安抚百姓(2 / 2)
蓝玉负责巡逻队的具体安排,他每日促成士兵在城外巡逻,不仅确保了治安,还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一次巡逻中,蓝玉看到一些流民聚集在破旧的城门下,便派人送去粮食和水,暂时帮助他们安顿下来。这一举动被百姓们看到,许多流民甚至不愿离开,决定在大都定居,成为红巾军的新居民。
巡逻队的设立不仅维护了大城市的治安,还赢得了百姓的信赖,使得流民逐渐归心。李凡看着城中的秩序逐渐恢复,心里颇为欣慰,他深知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未来统治的基石。
朱元璋深知连年战乱导致群众负担沉重,按照李凡的建议,最终颁布了减税令,免除了大量的赋税,并宣布今后所有田赋一律减半,以帮助群众渡过难关。同时,他下令在未来的三年内,免除一切赋税,给予民众更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大都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政策,纷纷感到欣喜。一个年轻农民激动地说:“连年战乱,田地荒芜,若再让我们交税恐怕活不下去了。如今新王朝减免赋税,真是救命之恩啊!”
减税免税的税收政策很快在中原各地流传开来,众多民众纷纷向大都迁移,寻找新的生活。李凡命人在城外建立了新的居民区,安置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使得大都不仅仅是权力的中心,更加成为人们心目中安居乐业的乐土。
李凡明白,要想确保红巾军在各地的治理长治久安,必须选拔忠诚可靠的官员来维持秩序。他向朱元璋建议:“大帅,元朝官吏多半贪腐,我们应该重新规划选拔制度,挑选贤能之士上任。”
朱元璋表示同意,便下令在中部地区重新选拔官员,并建立了一套高效廉洁的官员考核制度。通过对各地士子的考核,选拔了一批忠诚、有能力的官员,迅速派至各地州府,负责管理百姓生活、税收、维护地方治安。
李凡还特别要求新任官员必须定期上报政绩,接受考核,确保所有官员能以人民福祉为重。百姓见到红巾军新任官员尽职尽责、品行端正,纷纷称赞新任官员的公正,感到生活得到了真正的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