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澜湄机制的雏形(1 / 2)
体系内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虚职极多。
杨默以前做过的经营指导小组组长,虽然当时的权力已然不算小,但依然是虚职;
在三角债化解特别工作小组里挂的那个主任,虽然手上可以调配的资金过亿,甚至超过了当时90%的企业总资产,但还是虚职;
哪怕杨默已经做到了大华公司的总经理,而且大华公司是正儿八经的二级单位,但这个总经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依旧带有一定的虚职色彩。
原因很简单……
杨默的人事关系一直在钻探一公司,而大华公司并不是钻探一公司的控股公司。
所以,但凡杨默一系的亲近骨干,称呼杨默时,基本都会用上“杨科长”这个称谓;
大家都很清楚,杨默真正的实职,是默默百投的科长;
而这个部门,才是杨默真正的立身之本。
事实上,杨默在大华公司挂职之后,通过成立卫星公司,并且开辟第二战场绕开东营指挥部那帮子人的做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