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你绝对是我见过最奇怪的人(2)(2 / 2)

加入书签

简单来说,在双层PPP框架下,合作主体依然是村集体-企业,但在这个过程中,村委会却是需要将项目所涉及到的村民,根据人力和资源在经过行政部部门的相关平台评估后折算为资产包入股,成立一家新的村集体企业后,由这家新的村集体企业与外来的企业共同P成一个新的项目管理公司。

这中间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取消了SPV环节(专门做了股权架构设计的项目公司,破产损失极小),弱化了传统BOT模式下的风险隔离机制……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以国人的聪慧程度,只要愿意,有的是办法在情况不对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操作抽身逃离,从而避免自己的损失。

双层PPP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在设计层面最大程度地保证主体双方,尤其是村民应得的利益,并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虽然说这一切的前提是项目能够盈利,但只要人心齐,总归是更容易成功不是?

(为了避免被各位读者老爷吐槽水字数科普,关于双层PPP和SPV的内容点到为止,有兴趣的自己去查,又或者去看我上一本书《1998》;)

另外,我知道网上现在关于温老师的争论很厉害,甚至将资本下乡拿出来说事;但我想说,这种事情,是非功过只能留待史书来说……菜刀也能杀人,但你能把它定义为凶器么?

参考胖东来的全员工持股模式和普通超市的区别,我一直很看好这种“复古式设计模式”的潜力……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把双层PPP模式应用在旅游业,我反倒觉得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偏差。)

……………………

但杨默设想中的双层PPP模式略有些不一样,甚至将主体的主次位掉转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