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第二财政(终)(1 / 2)

加入书签

在后世,城投公司素来有“地方第二财政”之称。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偏差的,后世一个地区的城投公司数量可能有数十个,有区上的城投公司,有专门投资水利、交通设施的城投公司,有专门扶持某个行业发展的城投公司等等。

这么多城投公司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他们自己或许的确是承担着地方第二财政的责任,但你要说他们的职权和份量可以直接与地方财政部门划等号,那却是太过于一厢情愿了,不少城投公司,其实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可言,用“兜里的钱袋子”来称呼他们,可能更加合适。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城投公司是这样,有一些大型的城投公司,不但具有颇强的经营自主性和隐性职权,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诸如当地城市规划、产业投资、预算分配与调整等一系列重大的工作会议中去,并且影响一系列规划的最终决议。

所以,到了后世,如何通过总包和城投公司的名称初步判断项目的靠谱程度,成了各地工程老板入门的必修课,而那些以“区”、“市”为前缀,且名字具有极强指向性的城投公司,无疑是最受热捧的单位。

很显然,既然叫做“DZ市城市基础建设与产业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而且还是国内首批出现的实验性质的综合性金融平台,那么即便是用城投公司的视角眼光去看它,它也绝对是妥妥的重量级角色。

因此,身为公司的总经理,杨默主要的任务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人物,其实并不是吸筹,而是积极参与到DZ市各种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上去,并为相关的决议制定,提供参考意见和“辅助支撑”。

………………

12月25日,DZ市城区扩建与城市改造工作讨论会。

某个外表宛若江南大家闺秀的小秘书,左手拿着一个BB机,右手拿着一个极为突兀的大哥大,茫然无措地坐在某间绿漆白墙的等候间里,在一众秘书诧异的眼神中,迎接着社死的绝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