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漏斗式引擎(1)(1 / 2)
前面说过,在那个架空的时间线中,当东大进入了改革开放第三十个年头,经济已经得到飞跃式的发展时,惊觉中日之间经济发展有着如此惊人相似度的专家们在梳理了岛国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的那段历程之后,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赶紧着眼于国内,看看地域广博的东大有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夯实农村基层这一蓄水池之余,也能有效规避岛国曾经踩过的那些巨坑。
很幸运的是,东大毕竟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民间的聪慧绝伦之辈不知凡几,于是专家们很快把目光锁定在了江浙地区。
江浙地区素来有藏富于民的习惯,而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自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连续38年领跑全国,可要说到村集体经济,却曾经一直是短板;哪怕是到了改开后的第三十八个年头,江浙地区依然有将近1/4的村庄家庭年收入(5人口计)尚不足10万元……这个标准在其它地区或许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在当时的江浙地区,却绝对属于妥妥的低收入。
其实这倒也不奇怪,东大的地域太过广博,并不是每个村都有足够的资源让自己发展起来,哪怕是江浙这种老天赏饭吃的区位,也不可能遍地土豪村,村村吃上时代的红利……更多的普通农村,都处于一种先天条件乏善可陈,资源缺东少西,发展前景受限的状态;
而且就如同全国GDP排名第一的省份是广东,但最穷的地区也位于广东境内一样,虹吸效果越明显,本省的其它区域就有可能更穷。
回归正题。
在那个虚构出来的时间线里,专家们之所以把目光锁定在江浙地区,其实最初是源于两个地方的异常数据……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浙江新昌,另一个是则是平湖。
之所以被认为“数据异常”,
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活跃度和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数学模型下的标准水平;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两个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头部经济主体,其组织框架明显不同于寻常的民营企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