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逆向返投(3)(2 / 2)

加入书签

以铜仁这边的宗族观念和社会价值观,挣了钱自然会带回来;带回来了自然要大肆显摆一番;

一显摆,就会请客吃饭,就会翻老房子,就会修路建桥,就会拿着各种时髦物品随礼,需求就会上来,就能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内循环;

不回来了也没关系,人少了,本地的人均资源就多了。

铜仁地区400多万人口,不要多,只要能有20万人培训好了送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那么这个循环就可以启动起来;

而在传统宗族模式下,只要被送出的那些人能形成个人收入上的较大差异,虹吸效应下,不出三年,主动投奔和集结在第一批外出闯荡者身边的人,就绝对能超过60万,如果这其中做生意的人的比例多一些,那么这个效果甚至能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只要对外输送人员的总数超过80万,铜仁的人均资源量自然就能上来,至少温饱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对外输送人员的总数超过150万,那么即便不考虑反哺作用,铜仁这边的人均资源量也足够那些留守者开始期盼小康了。

别以为这是在YY,从90年代到千禧年中叶这段时间里,铜仁的青壮年往外跑的比例达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只不过他们都是自发的成群结队往外闯荡,而不是在当地主管单位的组织协调下有序培训和输送,但由于缺乏技能,又总是期望着能够一夜暴富,因此从事的也往往是些不怎么能摆的上台面的活计。

只不过凡事都得讲究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铜仁地区的客观情况在此,提出对外劳务输出的大思路不难;组织筹建几所技术培训学校,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培训下乡活动也不是特别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