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何必厚此而薄彼?(1 / 2)
如果你去研究后世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计划,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其它省份基本上都是点对点的帮扶,说白了就是东部的一个相对较发达省份城市对口帮扶西部某省的一个或几个城市,具体对口帮扶城市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实力;
比如原本历史上,对口帮扶铜仁地区的城市并不是德州,而是苏州;而苏州除了对口帮扶铜仁地区之外,还拉对口帮扶了LZ县(隶属LS)、XA市、HEGS市等近十个城市。
这已经是非常牛叉的存在了……即便苏州的GDP在后世已经超越了杭州,成为江浙地区的N01。
但在其它城市都在玩“点对点”的对口帮扶模式时,却有一个“点对面”的另类存在,
那就是上海。
除了对口帮扶西疆的喀什、克拉玛依,青藏的日喀则、果洛,贵州的遵义以外,上海还以一己之力对口帮扶了整个滇南省13个州市中的74个县,几乎将整个滇南省囊括其中。
但凡你对对口帮扶工作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如此庞大的对口帮扶规模,已经不是单凭一句“上海是我国GDP排名第一的城市”所能解释清楚的了……况且上海对于滇南的对口帮扶远远早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计划,而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上海经济一哥的位置还没有坐实,彼时的深圳虽然只能称得上小弟弟,然而旁边的汕头、蛇口却都有着挑战这一宝座的资格呢。
所以,“上海宁愿饿着肚子也要全力帮扶滇南,是由于某段众所周知的历史因果”这句话,虽然看起来极有说服力,但实际上信一半就可以了,属于标准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而那个导致上海不遗余力帮扶滇南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实说起来也不复杂……这是国家出于战略安全的考量。而在2003年以前,华夏的经济实力依旧远远称不上雄厚二字,因此本身经济实力足够,又有着某些历史渊源的上海,便成了履行某些责任义务的首选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