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忘记了不快(1 / 2)
去省城学习之前,我产生过把汽修车间独立出去,把它变成一个有企业法人身份的独立经济体,和修造厂彻底脱钩的想法。为此要求徐冰雅尽快完善车间的股份制管理制度,向工商局咨询企业注册的流程和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现在,我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原因只有一个,汽修车间的盈利能力大大超出了我的估计。
按最近三个月的营收和利润计算,年产值必定能超过一百五十万元,纯利润最低也能达到四十万元以上。
对于原始资本只有十三万元的小企业来说,这个营收和利润额不管谁听了都不敢相信。
将近百分之四百的投资回报率,这也太吓人了。
如果张三庆当初不是太贪婪,一心想靠垄断经营,攫取超高额的利润,老老实实在榆树坪再开个汽修厂,和汽修车间分享这个市场,同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商机这玩意,和人的运气差不多,有太多难以琢磨的因素。
我庆幸自己春节前那天忽然心血来潮,想给自己的摩托车换机油。
如果没有这个偶然因素,我肯定不会注意到,汽车修理行业,在榆树坪地区基本上是空白这个现象,更不会产生进入这个行业的冲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