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万里西行,风波恶,露行藏(五)(2 / 2)
王一鸣点头道:“正是。南宋初年,当时武林之中,武功最强的五位绝顶高手,相约在华山比武,来确定谁才是天下第一,这场比武,被后人称为华山论剑。那五位绝顶高手,在华山之巅决战了七日七夜,最终是全真教的掌教真人王重阳胜出,确定了武林中的五绝排位,叫做‘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王重阳真人就是中神通。在那次之后,每隔二十五年,在华山又有过两次论剑,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武林佳话。”
杨应尾双手托腮,遥想几百年前,华山绝顶,冷月高风,剑气纵横,不禁欣然神驰。
耳中听义父继续说道:“后来,蒙古兵入侵中原,当时的皇帝是宋理宗,他软弱无能,朝中的官员,又大多贪腐畏战,导致宋朝的大好河山,在外族的铁蹄下纷纷沦陷。”
杨应尾插口道:“宋朝这段历史,爹爹跟我讲过,我也曾细细读过,义父,宋理宗并不是软弱无能,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宰相史弥远已经权势熏天,宋理宗当了整整十年的傀儡皇帝,在史弥远死后,宋朝已经是积弊已久,国力衰弱,他后来又重用贾似道这样的奸臣,才导致了亡国之祸。”
王一鸣认真听他讲完,笑了一笑,不置可否,接着先前话题,说道:“外族入侵中原,民不聊生,有志之士都认为是奇耻大辱,武林中的人,有人心灰意冷、隐逸深山,但也有不少侠义之士,一直在与蒙古人抗争周旋。”
王一鸣站起身来,神情肃穆,道:“当时武林五绝之一的‘北侠’郭靖,镇守襄阳,与蒙古人大小数十战,让蒙古铁骑十几年不能越襄阳一步,最后,郭大侠与妻儿一同战死沙场。尾儿,这位郭大侠说过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认为,他老人家这八个字,可以做为天下所有习武之人的座右铭。”
杨应尾受义父情绪感染,对那位郭大侠肃然起敬,不由得跟着念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义父,郭大侠心忧天下,为社稷,为百姓,不惜身家性命,真当得起‘大侠’这两个字。”
杨应尾说这番话时,猛然间想起了父亲,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骄傲,他父亲虽然只是一介文士,不懂武功,然所做所为,却也当得起一个侠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