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指尖青芒映面寒(1 / 2)

加入书签

李七夜挥手制止,能随口吟诗,并且平仄相符,境界又高,这种人,注定不是浅薄之辈。

清风作为朝廷官员的书童,贸然闯出去挥舞大棒,驱赶在门口吟诗的书生,传出去有损朝廷威仪,也对李七夜名声有染。稍不小心,就会给人落下文人相轻的口实。

那人诗词中含义,明显知道这是朝廷官员大门,朱门酒肉臭,实在是说的再明白不过

。李七夜放下筷子,手指桌上牛肉,又向外指了指,“我们两个也吃不下这么多,你去喊他来,吃些牛肉,顺便吟诗下酒,也是一桩美事。”

清风差点吐血,屈指可数的几块牛肉,如何就变成这么多了?自己长到十多岁,还是第一次听说,诗词可以用来下酒。

门口吟诗声还在继续,只是从五言古诗,变成了不规则的长短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七夜笑道,“心忧天下,定是大儒。单单凭最后这两句,我必须请他吃肉喝酒!”长身而起,向大门走去,清风拿了根木棒,跑在李七夜前面。心里却想,“只是顺嘴胡诌了几句诗,便是心忧天下了?牙疼般哼了几声,就骗来吃喝,我也每日去别的官人家门口吟诗。”

大门外面,垂柳之下,站定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那老者身上穿一件襕衫,除了颜色之外,与邝北邙同出一辙。显然也是前朝瑶光国臣子。瑶光亡国之后,还有许多文人,穿着瑶光襕衫服饰,以表忠心,也为了彰显对大乾抗拒。

大乾建国之后,曾经花费大力气,涤荡前朝余孽,文人更是首当其冲。很多身着襕衫文人因此获罪被杀,数量之多,无法计数。

被杀的多了,幸存下来的文人开始识时务,知道骨气再硬,也抵不过三尺长刀,当下纷纷逃往深山,穿襕衫文人越来越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