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万世一系四十一(2 / 2)
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最早见于《武经总要前集·器图》。
《武经总要》成书于北宋初期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军事和兵器大百科全书。
书中“刀八色”章节共绘制了当时军队中使用的八种刀形,除手刀为短柄武器外,其余七色均为长杆刀,包括“掩月刀”。
根据图式,“掩月刀”之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刀八色”中的“屈刀”、“凤嘴刀”与“掩月刀”形式相仿,当时虽有细分,在后世则基本以“偃月刀”通称这一类带背刃的长柄大刀。
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过笨重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格斗战场并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和卤簿的仪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膂力的道具。
由于青龙偃月刀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比较能彰显武力,因此赵宋的说书人将青龙偃月刀与关羽联系到了一起,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普遍认同,最后形成了固定思维,说起关羽必是青龙偃月刀!
在固定思维面前,关胜是百口难辨,最后痛定思痛,决定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关胜结合青龙偃月刀笨重的特点自创了一套刀法用于马战,再根据说书人口中的关羽形象casplay!
再次重返人们视线的关胜只是一个亮相,就征服了所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