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风起二(2 / 2)

加入书签

刘邦建立汉朝后,除了极个别如张良有表字,绝大部分功臣都是没有表字的,就连刘邦自己都没有,一发狠,将表字踢出了贵族特权,于是平民也逐渐开始取表字。

对于古人而言,取表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人生大事,不亚于婚丧嫁娶,一般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或师长取的。吴澄在《谭适字说》中说:“谭适既冠,其父奉政公字之曰立之。公之友为作字辞者凡三,复以请于余。”谭适取字时征求了长辈及名流的意见。

韩世忠十四岁入伍,如今才十八,距离二十而冠取字还有两年,自然是还没有字了,不过在皇权面前,这点都不是障碍,而是美谈!

帝王多赐姓,比如坊间最津津乐道的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最高精神奖励,只有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者才能获此殊荣,获赐者将被附入皇室属籍。

赵佶在这方面倒也不是吝啬,而是考虑到若是赐姓,韩世忠以后就成了赵世忠,万一这改了姓影响了气运,岂不是坏事?还是赐字好,韩世忠,世代忠良之意,字良臣,良臣世代忠于赵宋,完美!

被赐字的韩世忠激动得匍匐在地:“臣万死无以谢陛下之恩!”

在这一刻,韩世忠觉得自己就算去死,也是值了;不光韩世忠是这么想的,就连校场上的那些将士们也都是如此想法,韩世忠这辈子算是值了!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帝只要能放下身段,笼络人心还是很容易的,赵佶小试身手便已经将韩世忠感动得五体投地忠心不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