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提前两天】(五)(1 / 2)

加入书签

魏哲送应国强回来后向郭小洲单独汇报了十分钟。

应国强不仅口风紧,而且比郭小洲预料的还要沉稳许多,他并没有说太多东西。特别是公安系统的情况。只是说景华这个县由于贫富差距较大,穷的穷死,富的富死,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超过周边任何一个县市和地区,所以,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很难到位和落实下去。

魏哲有心套话,应国强才抛出几句话。说景华的治安情况固然有内因存在,但跟某些领导认识不足,措施不够力也有原因。甚至有些领导自身也深陷其中。

对于这个“深陷其中”,魏哲非常有兴趣。但应国强却再也不开口。

郭小洲头微微一皱,“深陷其中”寓意深刻。既有自己参与了某些黑色利益,也有家人亲朋参与,或者被人捏了把柄等等方面。不过很快他的脸就舒展开来,他知道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现在猜测没有意义。

他看了看魏哲,说道:“我老师曾经告诉我,说现有的监督制度和体制常常出现三种现象。一种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的着的看不见,所以不好干;二种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所以干不好;第三种是干得好的上不去,上不去的干不好,于是不干好。”

魏哲似懂非懂道:“您认为景华的问题出在监督不力上?”

“肯定有监督的原因。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不敢监督。”郭小洲说到这里,想起焦区曾经告诫过他的话,“景华的领导层很有可能是集体贪腐。”

好比一个人去抓小偷,但他周围的全部都是小偷,让小偷去抓小偷?可能吗?以至于,不知道该去相信谁?所以,焦区才从省公安厅要来常平,郭小洲对省委市委的唯一要求是调六名骨干去景华。

实事求是的说,六名骨干扔进景华县也犹如大海中的沙粒,作用有限。但却是星星之火,可以缭燃!郭小洲相信景华的干部大部分是干净的,只要带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光明公正的未来,景华并非没有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