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软硬(1 / 2)
官办民办之争,起于沮授荀谌的一次尝试性的提议,然后许辰便大力推动了玄夏上下对此的一次大议论,从过程来说似乎有些过分反应的嫌疑,毕竟这种思潮还远远没有到盛行的地步。
玄夏商人群体还不足够强大,他们还不至于现在就生出往上侵蚀染指的野心,这场辩论看起来也就显得有些急躁。
不过对许辰来说,这都不重要,只要辩论可以帮助玄夏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认知宣导,那就有足够的意义了。
若是没有这次辩论,当下的玄夏官员群体和下面学生商人群体,或许都不会去思索这些事情,而现在他们都或多或少参与到这次辩论之后,也就被动主动的吸收了大量的相关知识。
此类事情,玄夏并非第一个做的,霍光主持的盐铁论,实际上正是第一次官办民办之争。
盐铁之论之前,汉朝人恐怕不会多少人思考过这些东西,更不会对这些有什么深刻独到的见解。
而此次辩论之后,汉朝中人必然被动了解了当中知识,也因此而产生思考,更能吸收由众多精英群体产生的观点。
这从客观上拓宽了汉朝人的见识,让他们明白许多盐铁官民经营之利弊,更不要说盐铁论被整理成册可供后人借鉴,更是直接让后人学习到现成的经验。
而今天玄夏的辩论,就不仅仅只是止于一小撮精英群体的争论了,而是从官员、学生、商人的广大群体,从朝廷到民间的大范围的一次近乎全民的思辨,而且还有报纸这种纸媒工具,更是加强了辩论的效果。
一旦这次的论战让社会初步形成共识,那么无论是现在把控社会运转的玄夏朝廷的官员队伍,还是未来的社会主力的学生群体,都会把这种社会共识带入到社会主体当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