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丝织品与白糖(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一直到十九世纪初期,岛国一直是生丝、丝织品和白砂糖的进口国家。

先说生丝和丝织品。

随着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在位时限制生丝的输入,以及后期“正德新令”的施行,生丝的进口就逐年下滑。

在京都的西阵,从事丝绢批发的商人逐渐发展达到了三十二家;这些商人为了发展地方蚕丝业,不仅是向丝农发放贷款,还会传授养蚕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京都一带的桑蚕养殖业发展。

到了享保年间(1716-1736),全岛国的生丝产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斤。

而且,近两百年的天下太平让幕府和各地大名武备松弛,原本大量用于盔甲和弓箭的生丝需求也大为减少。

所以,岛国在江户中后期已经从对于生丝的大量进口转变为丝绢制品的进口。

十八世纪初期,岛国每年从清国输入的丝棉织物超过二十万反(反,日制。长2丈8寸,宽9寸。正好是做一件和服所用的布料。)

在这二十万反的织物里,丝绸制品就接近了十九万,棉织品才有几千反而已。

但这也就是最后的辉煌了,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时候,随着棹铜贸易的不断下滑,丝织物的年贸易额仅有一万四千多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