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灾之年(2 / 2)

加入书签

整个中原大地变得民食维艰,闾阎凋敝,数十万家庭顿时就陷入了濒临灭亡的危险境地!

严酷的饥馑之潮袭来,纵使强躯亦不能免衰。死伤流离,遍地发生,饿殍遍野。为了活命,饥饿的流民们不择手段,无所不为。在郑州、信阳等地的饥民里,已经出现了人吃人。民生危急,人伦危急,天地悲泣!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清廷对于赈灾的反应也十分迅速。

二月,漕运总督毓奇上奏,请将河南、山东两省漕粮内,截留三十万石拨付河南。请求向河南省耕地在二十亩以下的民户,由布政司藩库每亩借给籽种银五分,以资耕作,待秋收后还款。

三月初,乾隆下旨同意。同时下令河南二十三个州县在上一年未缴纳完钱粮的,以及五十年应征钱粮的,都缓交至今年秋收后在进行。其中有受旱较重以及连年水灾造成歉收的地区,再行加赈一月口粮。

四月,乾隆下旨,对河南受灾的二十三州县中,受灾最严重的六个县,历年带征、缓征、积欠全行豁免;对次重的六个县,豁免一半;再次一级的,豁免三分之一;灾情再轻的全省其他州县,延缓至秋收后征收。

(说句题外话,自明代万历年间就引入中国的番薯,正是因为乾隆五十年到五十一年的大灾,才从福建被引入到北方种植。而在这以前北方人是不吃番薯的。意不意外?)

清廷原以为河南一地的救灾措施已经完备,刚要放下心来,谁承想到了五月中的时候,山东那边传来消息,自上年九月以来,山东全境共有七十八个州县干旱少雨雪;入春以后更加干旱严重,直到五月都不见滴雨落下,眼看麦收无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