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1 / 1)

加入书签

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安氏有些迟疑:“你是说咱们提前走?”

姜云瑶认真点头。

那些人喝完粥就走了,明显是盯上了她们,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了,自然也无所畏惧,不会因为她们是官而害怕,说不定还更恨官府。

他们目标明确,便只会盯着他们,反而不会去注意别人。

而恰恰好,因着安氏想着不兴师动众,便没让寺庙将其余人隔离在外,如今正好扰乱视线,不然整个寺庙里只住着她们,只怕还没走到山脚就被这些流民给堵住了。

只是这样也有些不好操作的地方——

一来安氏她们是在流民跟前露过脸的,那些人有心要盯,说不定早就记住了她们的脸,就等着她们出门。

二来姜家的队伍实在庞大,就算不算上身边伺候的丫头们,光主子都有十多个近二十个,这么一大批人同时出去声势浩大,是很明确的目标,若是分批出去,谁先走?她们又怎么和其他人解释为什么让她们分批走?

若是说明白了有流民扰乱,就凭府里这些人的心性,难保不会慌乱,下山时若是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人,左顾右看被察觉到了、打草惊蛇了又该怎么办?

就算寺里的主子们都走了,剩下的这些家丁小厮还有丫头该不该直接下山?还是一直留在寺里?流民察觉到她们已经走了以后会不会恼羞成怒,反而抓着这些下人泄愤?

安氏管家素来有宽厚的名声,并非是她刻意做戏,而是当真如此,下人们虽然都是签了卖身契的,可叫她完全不管这些人的死活,她也做不到。

再有就是提前走就不能带太多的家丁,在下山的过程中倘若遇到了什么意外,光她们带的那些人是不可能能够抵抗的。

种种原因放在一起,多少让安氏有些瞻前顾后不敢行动。

这姜云瑶就劝不了她了。

安氏有自己的顾虑,她也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第35章

顾明月沏了茶放在姜云瑶手边,看她撑着手肘发呆:“姑娘早点儿睡吧。”

虽然她觉得一个孤魂野鬼也未必会真的睡觉,但身体总会疲惫的嘛。

她大约也看明白了这两天姑娘到底在愁些什么,叫她来说,姑娘他们考虑的事情在她眼里并没有那么困难,走了可能会出事,但留下出事的几率更大,还不如干脆以小博大呢,好歹有条出路不是?

至于谁先走?

顾明月想了想,三姑娘什么时候走,她便什么时候走。

而且她想起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她也必须和三姑娘说一说:“姑娘,你不必忧愁这些,这几日咱们寺里也有不少夫人千金来上香又下山去,若是有什么意外,总会有消息传来的,可如今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不是吗?”

她不过是随口劝慰,姜云瑶却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这几日有别家的夫人千金上下山?”

顾明月说是呀:“还有好几家的夫人来拜会太太呢,只是太太一直不得空,都没见上一面,倒也有正经来上香的,那就更多了。”

姜云瑶怔忪,那些流民若是求财,也不必非要盯上她们吧?她们再怎么样也是跟着知州的人,与其抢她们,为什么目标不是放在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身上?既有钱,风险又小,总比蹲在外头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守株待兔好。

除非,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财。

姜逢年背后的人都能知道阆中有矿,还会派姜逢年过来打探情况,那这关于矿的消息真的就只有他们知道吗?焉知是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她久违地感觉到了烦躁。

在现代她也不过是个公司小头目,有几分聪明,但也比不上那些真正的智商超高的人群,如今穿越到了古代,直接两眼一抹黑,连朝政都不了解半分,偏偏她那不靠谱的爹又卷进了朝堂纷争,弄得她现在两头为难,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躺在榻上哀嚎了一声。

顾明月连忙去看她:“姑娘怎么了?”

姜云瑶泄愤似的掐住了顾明月的脸揉来揉去:“你姑娘我烦呐!”

她的掌心细腻温热,贴在顾明月的脸上,撩起一丝滚烫的热度,顾明月脸颊瞬间通红,还分心去想,三姑娘的手怎么是热的不是冰凉的?

真不像个正经鬼。

但嘴上还是要劝的:“姑娘别烦了,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实在不行咱们可以装成别人家的人下山嘛。”

姜云瑶搓脸的手一顿:“你再说一遍?”

顾明月重复道:“咱们可以装成别家夫人家里的人下山,丫头、亲戚、厨娘,什么都行,哪怕只藏人家马车里呢?那些人都流民了,总不能扮成官兵来搜人家的马车吧?”

只是要欠下不少人情,不然人家夫人做什么要担着风险带她们下山?

可性命当前,人情又算得了什么?

姜云瑶立刻去找安氏商量对策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把场面弄得热闹些,最好能弄出个什么噱头,吸引更多的人到寺里来,来的夫人越多,她们能带出去的人就越多。

近日里略新鲜的也就只有姜云瑶前头想出来的那个册子了,不过现在可不局限于布料,前几天还没上山,安氏便把府里能调去的丫头全都调过去清点库房、列单子、做册子了,如今安氏手里有好几本册子,涵盖了布料衣饰、玉石珍宝以及一些名贵器皿,都是她带来别庄的。

原先不过是想着这样更好清点库房和查账,如今正好能派上用场。

因为姜云瑶想到了该怎么让更多的人聚到寺里来。

那就是借着浴佛节的噱头搞一场拍卖,安氏拿出册子里的这些东西,邀请夫人们来竞价,所拍得的银钱收益一部分捐给寺庙筑金身,一部分捐给官府以作流民后续安置。

安氏的嫁妆里有不少好东西,但拍卖也不需要将这些东西全都拿出来,只需一部分精品叫人看着像模像样就是了,但再不需要拿多好的东西出来,那也要拿,所得的银钱又都捐了出去,基本就是白给了。

相当于拿钱换命,若果真能平平安安地活下来,顶多还能得一个做善事的好名声。

端看安氏愿不愿意赌。

安氏却比姜云瑶想象中要豁达一些。于她而言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远比不上家人的性命重要。

姜云瑶大多数时候只是在她旁边出那么一两个点子,虽然有些点子很关键,但也有她故意提出来的可行度并没那么高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是以安氏并没有太过怀疑她,只觉得她比起旁人要更加聪慧一些。

为着这个,安氏常搂着她感叹,觉得从前把她放在孟姨娘那里养,多少有些耽误了她,弄得她如今十分内秀。

姜云瑶只能笑而不语。

这事儿干系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