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1 / 1)
慢安慰起安氏来,又提醒她:“这件事情急不来,母亲大可以更仔细一些,现如今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看住父亲,成王若是要试探,必定不会只试探咱们,父亲那里肯定也会有,咱们还好些,就怕父亲临时出漏子。”
事实上姜逢年也确实是个立不住的人。
他从来了光禄寺以后就是在闲事儿上打转,起初人家敬着他,是因为他是头一个被皇上贬到阆中又重新拎回来的人,身上还有个不小的名头。
可相处的时间长了,他身上的毛病就显现了不少,不懂交际、自负清高、做事能力一般。
进了光禄寺他就没办出过什么出名的事情,反倒累于案牍,好奇的那一批人看过就走了,就剩现在的同僚了,相处久了,他们都忍不住怀疑姜逢年是不是运气太好,不然凭他这蠢钝的脑子,竟然也能弄出那么有名姓的事情来?
总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就是和他聊些之乎者也,他倒是能对答如流,但也仅限如此了。
打探消息的都走了,剩下的同僚也懒得搭理他了,姜逢年倒也无所谓,仍旧自娱自乐。
乐着乐着,他的上司光禄寺卿就给他派了个活儿。
光禄寺一向负责掌管皇家膳食,宫中每年八月十五都有中秋宴会,这一向是光禄寺和宫中的膳食局共同操办的,膳食局负责拟单子和食物供给,光禄寺负责当天的礼仪相关——比如给参宴的大臣们安排位置。
这是个相当难的活儿,无他,能参与的这些大臣人数众多,有哪些人要去、哪些人去不了,什么人排在前面,谁和谁的交际关系如何这些全都要考虑进去,以往都是光禄寺卿自己琢磨这些事情的,今年他偏偏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才刚来的姜逢年,说自己另有事情要做。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姜逢年的笑话。
姜逢年自己也头疼,他对朝中的这些时局了解得并不多。
但他人再不好,也是有优点的,不懂的事情便问,光禄寺也有那些积年的老吏,他不耻下问,也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那些积年老吏倒也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拿着历年的资料研究研究,左右现在还没到中秋夜的时候,从那些单子里也能琢磨出点东西了,更何况实在不行就照旧例呗,添添减减人数也简单的很。
姜逢年便捧着资料回了家。
安氏派人来寻他的时候,他正准备挑灯夜读。
被打断了思绪很是不满,不过转念一想,他这个夫人倒是很有几分智慧,说不定还能帮他出点主意呢?更何况她是世家妇,对宫中的礼仪怎么也要比他了解一些。
于是他便带着资料重新寻了安氏。
进来的时候瞥见姜云瑶也在,难免要展示一下他的慈父心肠:“三丫头也在?外头的铺子开得怎么样了?”
安氏背着他就翻了个白眼。
铺子都给到三丫头手里快一个月了,他到如今才想起来问上一句?
姜云瑶倒没什么心绪,仍旧装作那副濡慕的样子:“不过小打小闹罢了,赚上几个零花钱,不值当父亲过问。”
姜逢年也没真想多了解:“便是亏了也无妨,爹爹给你兜底。”
他随口问了两句,立刻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姜云瑶一听,马上和安氏对视了一眼——这多半就是成王出的招了。
姜逢年这官来的虚,能做好这差事的几率不大,光禄寺卿又有足够的理由不在,据姜逢年说,他去处理祭祀相关的事情了,负责的就只剩下了姜逢年,万一宴会上头出了什么事情,姜逢年首当其冲。
再小的事情,有了成王插手也能闹成大事,姜逢年脑袋搬家也不是难事。
皇帝可不会找他这么个小官问他为什么差事没有办好,中秋宴夜是关系着朝廷体面的大事,但凡出点差错都是丢了皇帝的脸。
姜逢年自然也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然也不会搬着资料来找她一个妇道人家出主意了。
安氏头皮发麻。
姜云瑶也没什么好气,忍不住说:“父亲这么大的事儿就直接接下来了?总要问问光禄寺卿的章程吧?”
但凡姜逢年说上一句自己头一回办差事拿不准主意呢?光禄寺卿便是脸皮再厚也不会就这样把事情全推给他,让他一个人想法子。
不然就做得太明显了。
姜逢年拧紧了眉头:“他是光禄寺卿,我不过只是个少卿,他要给我交代差事我也不能拒绝才对。”
姜云瑶深吸了一口气:“那您也该问问底下那些官员,先让他们拿个大致的名单出来,若是大差不差,也就够了,总比现在摸不着头脑好。”
一个人担着事情,总没有拖整个衙门下水来的好吧?皇帝将来就是再生气,难不成还能把整个光禄寺都给砍了不成?多找点人背锅,自己身上背的风险不就少了吗!
姜逢年便不说话了。
他没好意思讲自己在同僚中间并不受欢迎,接了这事儿以后从来就没考虑到还要去找那些同僚帮忙。
索性时间还多,便是找人列名单也来得及。
安氏也给他出主意:“你那衙门里头的人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见着你好,你是临时插进去的人,说不定底下就有眼红嫉妒的,或者是从前快要升到你这个位置了却被横插一脚的,也应该提防一些,叫他们列单子不必叫他们只列一份,倒是每个人都私下里联络一番,叫他们各自列出来,你再瞧着上头差不多的部分总结一下就是了。”
姜逢年默默记下。
姜云瑶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既然成王想借这件事情扳倒姜逢年,便是他没有做错什么事情,成王也会想尽办法折腾出来,买通底下的人都是小事了,兴许就主动叫自己手底下的人闹事呢?不过折两个人罢了。
只是这也是防不胜防的。
他们如今能做的也就只有帮着姜逢年处理好这件事情。
那份资料被留在了安氏这里,姜逢年日日都与她一同研究查看,白天不在的时候,姜云瑶便从余大家那里请了假也跟着安氏看。
她们对外头的局势不了解,光禄寺的这些历年资料反倒也能研究出来点东西,怎么也能看出来点什么,对她们的计划也有些帮助。
#
顾明月发现姑娘真的很忙,每天脑袋都埋在那些书里头,恨不得一字一句都看过去——三姑娘学起字画可比她容易的多也快得多,顾明月自己还在学千字文呢,姑娘早就可以一目十行地看资料了。
难道这便是年龄的差距吗?
她不解,但也不焦虑,照旧安安心心按着节奏来,偶尔到外头的煎饼铺子里去看看情况,回来再说给姜云瑶听。
姑娘没时间出门了,也不放心她一个五岁的小丫头,便时常叫人陪着她,最好的人选就成了石头这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