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1 / 1)

加入书签

他就能听她的了?

兴许心里头还在怨她当初为什么不再劝一劝他,让他改个想法,也不至于闹出这样的事儿呢。

不再想姜玉琅,她便说起别的:“这事儿到底还是有些影响的,你二姐姐不是定了陆家的亲事?那边儿陆太太还来打听消息呢,问是个什么情况。”

姜云瑶道:“二姐姐是什么品行陆夫人早知道的,您只管告诉她兄妹两个打小不养在一块儿,并不亲近就是了,将来二姐姐嫁出去,您才是她的娘家人,瞧大哥哥的那个样子也不成熟,二姐姐指望不上他的。”

安氏颔首。

姜云瑶又继续说:“您与其想着该不该替大哥哥解决这个事情,倒不如想想该怎么把咱们府里头从这事儿里摘出来。”

外头的传闻虽然因着之前姜家的好名声并没有什么编排什么,但也有些人在观望着,若是不熟悉的人,只怕还真怪上他们府里头的别人了。

如今外头关于姜府的传闻大致分为几类,一个是说他们府里头沆瀣一气的,一个是说安氏教养不好的,还有的就不关内宅的事情,而是关于姜逢年的。

这还要牵扯到他和谭姨娘的那点儿旧事了。

他当年娶妻生子就没遮掩过,安氏也放任府里头的这些姨娘们出去交际,从不把人拘束在府里,所以不少人见过谭姨娘,她又不是什么爱藏着掖着的人,许多人都知道她和姜逢年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

从前那些人不好议论什么,这会儿却有话说。

安氏从出嫁前就是高门贵女,安伯侯府还算疼宠她,把女儿养得金尊玉贵,也教了不少东西,她在外交际,有着不错的名声,后头嫁给了姜逢年,和从前的圈子来往少了,人家不大熟悉她了,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样子了。

这回猛不丁听见消息,头一个反应想起来的还是当初那个名声相当好的安大小姐。

安大小姐是好的,那这姜玉琅到底是继承了谁的性子?当然就是姜逢年的了。

姜逢年又有个表妹。

可见风流是从根儿上就有的,怪不得人家教养不好。

姜云瑶亲热地挨着安氏,意有所指:“您啊,合该自私些,先把自己给撇干净些,其余的,总得找个由头才好。”

本来姜玉琅的性子也不随安氏,更像姜逢年更多一些。

“先顾着自己才最合适!”

第87章

不过短短几日,这件事就有了结果。

外头的传闻越来越厉害,之前又有几个大人被牵扯在内,所以连皇上和御史都被惊动了。

皇帝年纪大了,比起时政,更关注自己的名声,也更注重清明的吏治,得知此事之后便下令让京兆府彻查。

而姜玉琅算是那个出头的椽子,让皇帝有了个好借口。

皇帝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姜玉琅痛批一顿,指责他小小年纪还在上学的年纪,偏偏没学好,一心只顾着风花雪月,学着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败坏读书人的风气。

这些倒罢了,说的不过是品行方面的问题,更叫姜玉琅目眦欲裂的是,皇帝说他不配再做读书人,更不配当官,直接不许他再参加任何科举,也不许他入朝为官。

也就是说,姜玉琅以后再也没有了前途。

他能去从商或者下九流,却永远不可能入朝为官了,除非是遇上奇迹,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任兴许还能因着他的才学破例。

但姜玉琅的学问平平,努力了那么久,学问也没好到哪儿去。

总不能人到中年忽然开窍了吧?

除非他以后被穿越者穿越,剽窃个千古名句出来,人家兴许还能看在那些诗的面子上重新给他一个机会。

但姜云瑶自个儿就是穿越的,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

更别提穿越千万分之一的机会这种事情了。

刚得知消息的时候,姜玉琅心态直接崩溃了。

他本就是庶出,自觉一辈子没什么出路,唯有依靠父母,但父亲一辈子也不过是个小官,为官也没什么前途,这辈子能当上三品大员都是祖坟冒青烟了,母亲从前倒是很有指望,毕竟是安伯侯府的千金,家里还是有不少的权势威望的。

连姜逢年那样的人她都能给送到如今的官职,姜玉琅自觉还是比父亲学问和做人强一些,自己又聪明有心机,总能比他前途好吧?

主母膝下又没个儿子,往后只能依靠和指望自己。

他想得一切都好,甚至从小知道自己不是安氏亲生以后就已经打算好了自己的一切,谁知道后来失了安氏的心?

没了父母的支持,如今学院将他除名,皇帝又当众批评了他,直接断了他的后路,将来他还能做些什么?

一辈子的指望都没了。

他心中郁郁不平,家中又议论纷纷,在外又有旁人的冷眼相看和指指点点,他寻来寻去,到最后,竟然只有小怜那里是他唯一的净土。

得知此事的时候,顾明月差点笑出声。

“姑娘,你常说家里最聪明的男人也就剩下大少爷了,可我瞧着他怎么那么蠢?连小怜的不对劲他都没瞧出来?”

姜云瑶正剪花叶:“当局者迷罢了,那位小怜姑娘又确实演技很不错。”

从前的身世是真的,相处的过程也是真的,便是0分的真心,装也装成八分了。

更何况:“他觉得小怜已经是他的人了,当然不会怀疑她。”

姜玉琅怀疑过无数的人,甚至还猜到了姜云瑶的头上,却怎么也没猜疑到小怜身上,她不过是个无依无靠的青楼女子,倘若没有他,她就一辈子都在泥坑里挣扎。

在姜玉琅的眼里,他是她的救赎,是她的光,也是她唯一的男人,她怎么可能背叛自己?

从前有一叶障目,姜玉琅也是被遮住了眼睛。

姜云瑶摇头说:“兴许他还会和小怜抱怨,觉得是家里的人害了他。”

事实也是如此,很快小怜就送来了消息,说的也大差不离。

没了前途的姜玉琅整日酗酒,喝醉了就时常抱怨来抱怨去的,怒极的时候甚至会大骂安氏,觉得是她想要铲除自己好替姜玉瑕让路。

不然为什么之前一年没出事,他将小怜带回府里以后就出了事?

更别说再听外头那些人对比安氏和他的名声了。

那天姜云瑶劝安氏先顾着自己,安氏听进去了,找了人去外头散播一些话,也不过就是让舆论更加利于自己,否则为什么他养在安氏膝下的时候没出任何事情,后来安氏远着他以后,他就闹出了这些事情?

总而言之,外头听了安氏的话,找了不少佐证出来,证明姜玉琅确实不是个好人,而并非是安氏将他教坏了。

对此,姜云瑶一笑而过。

姜玉琅已经不成器,他再算再多骂上几句,也不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