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1 / 1)
急得和什么似的,偏姜云瑶还能当着她的面烹茶侍花,还劝她:“该来的事儿迟早都来,你急也没有用。”
顾明月嘟囔着嘴:“我还不是替姑娘着急嘛!说不定就是人生大事。”
姜云瑶调侃她:“要是叫外头那些伙计看到你这幅样子,谁敢信你在外头那么稳重?”
顾明月羞恼:“姑娘!”
她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会卸下自己那份成熟稳重的外壳,本质上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
姜云瑶笑着看她:“就算英国公府真要求娶,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不急,你如今开着铺子,也学了算数,记账上头吃不吃力?”
顾明月摇头。
她铺子里的账没有那么复杂,也就一个成本一个利润要算,自己随便打打算盘就算出来了。
可姜云瑶说:“将来你还会开更多的铺子,到时候账本多起来了,你一个人要顾着做点心,又要算账,会很累,很麻烦。”
“等以后再开铺子,我就不可能每家都管着了,到时候店里还要设置掌柜,让掌柜的做完账综合起来我再看。”
姜云瑶对她的想法表示认可,但也有隐患:“你若是聘请掌柜,太年轻的没阅历,年纪大有阅历的未必不狡诈,之前太太教我看府里账目的事情你还记得么?”
顾明月当然记得。
府里的账目可比她铺子里的账目要复杂得多,姜家上下百口人的吃穿用度,姜逢年等人在外的人情往来交际,还有各地置的铺子产业等等,这些都是要计算的,安氏每个季度都要盘一次账,一次盘两三天,府里头来来往往的都是管事和外头的掌柜。
府里头的姑娘们年纪都大了,安氏除了请人教规矩,也会教她们看账本,和前面姜云琼的教养一模一样,姜云瑶这个打小儿养在她膝下的人更是如此。
姜云瑶看账本不费力,她还没穿越的时候就开了自己的店,看账本是最基础的东西,虽然要适应古代的记账法有些别扭,但习惯以后学得就飞快了。
不过几个姑娘都是一起学的,她不想太显出来,早就会看也没吱声,反而默背起了账本,回去又教给了顾明月。
顾明月学得磕磕巴巴的。
她的学习天分一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优势是肯吃苦,人又努力勤奋,旁人一遍两遍看不懂以后就不会再看了,她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一遍看不懂便两遍,两遍看不懂就三遍、四遍。
总有看懂的那一天。
好些时候都是顾明月挑灯夜读才终于学会了记账法子。
开了铺子以后她学到的记账办法也用了上去。
这会儿姜云瑶提起将来铺子多了以后,她要做的账,顾明月有点头疼。
有点,但不多,这年头挣钱哪有容易的,她得付出努力才行。
但姜云瑶说:“我还有更方便的对账办法,记载简单,便捷好用,每个季度盘账的时候也很方便,只要对一下数据就行了。”
顾明月眼前发亮。
姜云瑶从书桌上扯过一张纸,先写下了九个数字,和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顾明月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至于她整个人都有些恍恍惚惚,直到第二天重阳节,安氏带着府里头的女眷去登高眺远。
中京城周边有山,不算高,从山脚爬到山顶也就半个时辰,山上有道观,因着每年都有达官贵人踏青,道观很是热闹,这半个时辰的山都被他们玩出了花样,沿途修建了很多休息的亭子或是平台。
重阳节人多热闹,走上两步便能碰上熟识的人,碰到英国公府的女眷,倒也不算太稀奇。
顾明月甚至觉得安氏是故意带着家里人和她们搭话的。
英国公府几个寡居的夫人这回整整齐齐,连出嫁的宁怀柔都在队伍里,穿得都很素净,碰上安氏,两边搭了几句话,便相邀一起爬山。
安氏不动声色地拍了拍姜云瑶的胳膊。
她便知道,英国公府当真是想要结亲,但她不想潦草决定,所以才和那边儿约定了双方相处相处。
安氏已经是极为妥帖且很为姜云瑶考虑了。
姜云瑶暗叹。
有些话、有些心思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
从穿越以后她就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惊心动魄不大可能了,当一个讨太太喜欢的庶女,到了年纪以后嫁一个寻常的、门当户对的丈夫,在一片被圈起来的天地里有限地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让自己没有那么不自由。
她注定了要走这样的路,她开铺子也只是让自己能走的路更加宽阔一点,让自己成婚以后不必那么的束手束脚,做一个手心朝上生活的女人,即使没有丈夫的感情,她手里还捏着钱,便永远不会不痛快。
她对自己将来的丈夫并不抱有任何多余的期待,能有感情最好,没有就互不打扰。
换句话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如果有可能,她这辈子都不想嫁人。
但这不可能。
安氏也只是带着她见一见英国公府的人,对方有结亲的意向,虽然门庭败落了,但好歹宁怀诚也是简在帝心,外头那些人再攻讦英国公和他的儿子们,眼明心净的人也知道他们一家子都是为了百姓而战死的。
她并没有打算就这么直接给姜云瑶定下亲事,但带着见见人倒也不算错。
姜云瑶心里有想法,脸上却没表现出来。
顾明月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他们府里头和英国公府根本一点交集都没有,除了那位英国公世子,宁怀诚宁大人以外。
没头没脑的人家怎么可能会突然有结亲的意向?说白了她们姑娘平常都没有什么在外头显露的名声,唯一能被外人知道的也就只有平常宴席之上,再不然就是外头那两间铺子了。
她心里疑惑,寻着机会结交了英国公府的一个婢女。
她开了铺子,偶尔也有尝鲜的达官贵人照顾她的生意,宁怀诚又至孝,担忧家中母亲和嫂嫂们不得开怀,经常派人去买些新奇的物什哄家里人开心。
一来二去的,她和各家都有点儿浅浅的交情,这个婢女也是如此。
双方寒暄几句,她提起自己开的铺子,对方显而易见惊喜起来:“原来是你啊,前些时候想买你家的糕点也没买着,说是卖完了。”
这是顾明月铺子里最新的营销方式,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些加了奶油的糕点不经放,而且一次吃不了太多,太多了容易腻。
再说,她的生意太好,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这段时间就总有人在外头宣传说她家的糕点吃多了容易发胖——虽然这也确实是事实,但谁会无节制地一直吃呢?除非太贪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