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208章 当面对那些质疑(1 / 1)
辛子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向大家宣布《跳起来:我们的学生时代》这本书,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这件事的热度,获得比其他宣传方式都要好的推广,严河,我理解你不想让这本书成为一本粉丝属性很强烈的书,但你看,现在这本书的作者包括江玉倩丶李治百丶宋林欣丶颜良好几个艺人,即使它有粉丝属性,也不是仅仅聚焦在你身上,你考虑一下,好吗?
-
陆严河看着辛子杏发来的消息,沉默片刻,拿给了陈思琦看。
陈思琦看完,问:「你怎麽想?」
「我觉得她说得挺有道理的,不过,最关键的是另一件事,我这几天也在想,比起它在别人眼中到底是不是一本粉丝属性很强的书,我更在乎它能不能存活下来。」陆严河说,「我们都对《跳起来》有这麽大的期望,如果第一期成绩不好,后面肯定很难再继续做下去,这一次的热度,子杏姐想要利用上,我也一样。」
「但这样一来,你就曝光在所有人面前了,《跳起来》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会被他们归咎到你身上。」陈思琦说。
「我知道,不过,既然这本书是由我们来编辑的,《跳起来》会出现的所有问题,本来就应该由我们来负责。」陆严河说,「既然陆严河是我的名字,把我的名字写在《跳出来》这本书上,对它有着很多好处,那就让陆严河的名字写上去好了。」
陈思琦无奈地看着他,说:「你其实可以等到《跳起来》真正做好了,再向大家宣布,你是这本书的主编。」
「没关系。」陆严河摇头,「我又没有做什麽见不得人的事情,何必藏着掖着,而且,不是有你跟我一起做主编吗?」
他笑着说。
陈思琦一愣,惊讶地看着他,「一起做主编吗?」
「嗯。」陆严河点头。
-
「双主编?」辛子杏在电话里惊讶地问道。
「对。」陆严河点头,说:「主编的名字放上我和陈思琦两个人的名字,可以吗?」
辛子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双主编的情况,实际上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很少见。」
主编是那个最终做决定的人,就像一部电影的导演,很少见到有两个人同时担任,不然,有争议怎麽解决?意见分歧听谁的?
陆严河:「这是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我也是一个艺人,以后我还有演戏丶表演等各种各样的工作,无法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到这本书上,如果真的要让这本书做下去,成为一个书系,必须有一个人一起跟我来主编这本书,我希望是她。」
「严河,你别误会,我很喜欢你这个同学,她虽然还很年轻,很青涩,但她很有冲劲儿和干劲儿,这是我很欣赏的类型,只是把她放在主编的名字上,容易引起非议。」辛子杏说,「她只是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当然,我知道她和你一样,是促成这本书能够制作的人,她可以做内容总监,做副总编,这都没问题,把她放在跟你一样的位置,会让人质疑。」
「质疑什麽呢?质疑她能力不够,还是质疑我挂羊头卖狗肉?」陆严河一语直接点明了辛子杏心中的顾虑,「子杏姐,既然这本书是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做,那就实事求是地把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放在主编的位子上,我是这麽希望的。如果叶脉网希望在这个时候宣布这件事,那就一起宣布吧。」
辛子杏有些无奈。
只有十八九岁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没有商量的馀地,带着一腔成年人无法理解的热忱和理想主义。
可是,辛子杏也没有办法说服陆严河。
这本书并非叶脉网的书,而是陆严河和陈思琦的书。
他们想要怎麽做,叶脉网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事实上,从内心深处来说,辛子杏其实还挺欣赏陆严河的态度——毕竟,总是想要独占功劳的多,愿意分享功劳的少。
辛子杏说:「行,我知道了,不过,严河,关于《跳起来》这本书,你和你这位同学是否有了一个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收益分配方案?我见过很多合伙人,大家在一起干事业的时候可以拧成一股绳,但在事后分蛋糕的时候,却谈崩了,分崩离析,你们沟通过这些事情吗?」
陆严河说:「沟通过,很简单,五五分。」
辛子杏一愣。
陆严河说:「子杏姐,我们都只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比起具体的收益,我们更在乎的是这本书对我们的意义,可能在你听来有些理想主义,但确实就是这样,不做这本书也没有关系的,我们想要花时间丶花精力在这个上面,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
辛子杏听陆严河说完这些,有些想笑,但忍住了。
果然,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你没办法去跟他进行真正的沟通,因为他们还不明白什麽叫做「人的欲望是慢慢撑大的」,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大难临头各自飞」。可你听着这些孩子气的话,你一边觉得有些可笑,一边又有些羡慕,他们还那麽的单纯又灿烂,甚至生出一种冲动,好好保护一下他们的单纯和灿烂。
「嗯,加油吧。」辛子杏听见自己这麽说。
-
叶脉网官方号发布了一则消息:听说,我们即将推出的主题Mook《跳起来》两位主编上热搜了?!瘪嘴,本来小脉还想偷偷地憋个大招,给大家一个惊喜呢,结果就这麽被曝光了?好吧好吧,那就正式宣布一下,小叶联合刚刚从高中毕业的陆严河和陈思琦,主编一本面向所有网络青年的主题Mook《跳起来》,后续将在叶脉网上架,大家快来叶脉网预约吧!连结附上~
陆严河和陈思琦在最后被官方号@。
陆严河和陈思琦相继转发了这条动态。
陆严河发了一个笑脸,说:跟同学一起做一本主题Mook,从来没有过的经历,每天都在面临新领域丶新问题,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累,也是快乐的。
陈思琦:嗯,吃一顿27块钱的饭,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这顿饭很值。
然后,叶脉网就花钱把陆严河和陈思琦给买上了热搜。
当天,叶脉网搜索量激增三倍,访问量提高160%,叶脉网开辟的《跳起来》预约连结,预约数突破了一千三,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新注册用户预约。
这个数据到底是高是低,要看怎麽评估了。
对叶脉网内部来说,这是一个在他们预料范围之内丶但是又让他们很满意的数字。
现在《跳起来》这本书什麽都没有,只有一个主编名字,能够马上得到一千三的预约数,说明陆严河的粉丝是真的有不少,能够因为陆严河一个名字,就对这本书感兴趣。
但对一些营销号和不懂行情的媒体来说,却让他们纷纷对陆严河唱衰。毕竟这可是一个XX明星登上封面丶这本杂志会直接数万丶甚至十几万地售空的流量时代,能够带动多少销售,已经成为一个明星艺人人气的试金石。而陆严河竟然只能够号召到一千三的预约数,太拉胯了,根本配不上他最近这两个月风头正盛的势头。
《艺报》就有特约专栏作家在专栏里写:陆严河高考分数再高,在偶像艺人这个市场,也无法等价转化出相应的粉丝号召力。
-
更多的媒体,是质疑陆严河主编主题Mook这件事行为本身。
从事媒体工作的,大多都是了解一些行情的。
他们质疑陆严河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就能做主编,质疑叶脉网唯流量丶唯明星丶不尊重专业。
也有曾经的纸媒工作者吐槽陆严河一条路都还没有走稳就开始往另一条路蹿腾。
对《跳起来》这本书持乐观支持态度的,大部分都是路人。
这样的形势,陆严河他们之前也有过预料,只是没有想到会有这麽凶猛。
有一些人专门跑到陆严河社交平台评论区吐槽他,质疑他,阴阳怪气地说做明星艺人就是好,做什麽都比普通人顺利,想做什麽做什麽。
叶脉网那边就更甚了,不少人到叶脉网那条发言下面泼冷水,质问他们是给陆严河开了多高的酬劳,才让陆严河跑来给他们做主编,还说他们错估了市场,这本书肯定会赔本,卖不出去,等等。
叶脉网的官方号在自己评论区做了个简单的回覆,说:《跳起来》并非我们请陆严河来做主编,而是我们得知陆严河和他的同学有这个想法,才去谈的合作哦,并没有提供任何酬劳,只负责了这本书的制作经费。
叶脉网这麽一回复,又冒出来很多人嘲笑陆严河太拉胯,叶脉网找他合作,都不打算提供任何酬劳。
「……」
这麽大规模唱衰的声音让叶脉网始料不及。
陆严河也从一开始的无所谓态度变得慢慢有些担心了起来。
他甚至有些不解,疑惑,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人抵触这件事?
陈梓妍反倒跟他说:「严河,你要慢慢开始学会接受这件事,你是艺人,无可否认,你确实受到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很多的便利,也有着很多普通人所得不到的资源,所以,即使大家不用公平的尺度来衡量你,你可以感到不舒服,但你没有立场去解释,对于你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把它做好,用最终的成绩告诉所有人,你来做这个事情是正确的选择,你没有浪费这些机会。」
陈梓妍的话让陆严河产生了深思。
主要是陆严河没有想到,陈梓妍竟然会这麽说。
陆严河一直没有觉得自己的艺人身份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甚至在过去这一年中,质疑丶困扰比便利多很多。
真正要说便利,就是高考成绩出来以后,突然就多了很多的工作,那也是因为他自己知名度上来了,而不是艺人的身份带来的。
但是,陆严河也承认如果他不是陆严河,他绝对不可能有机会来主编这样一本书。
他之前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两个想法之间的矛盾,现在陈梓妍却一针见血地戳出来了。
「所以,因为我是艺人的身份,我无论做什麽都要被人认为是占了艺人身份的便宜是吗?」陆严河内心深处其实有些委屈。
陈梓妍叹了口气。
她一听就知道,陆严河这是少年心气在这儿顶着,没真正想明白呢。
「严河,占不占某个身份的便宜,一点都不重要,这个世界上,每个年轻人都想要证明自己的成功是百分之百靠自己,可这根本不现实,因为人从一出生起,就跟各种各样的人丶各种各样的事有了牵扯。」陈梓妍说,「比起占便宜,我更希望你能够真正意识到,当我们有能力正当地从我们的身份丶家庭丶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便利的条件时,我们大可以坦然地接受,我们可以坦然地接受我们成功背后有贵人丶有助手丶有运气,承认自己的特殊,才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成功,否则,越否认,越忌惮,越无法释怀,越无法举重若轻。」
陈梓妍的话萦绕在陆严河的脑海中,久久盘踞,没有消失。
-
在叶脉网,因为陆严河主编《跳起来》受到的争议,这个项目也被提到了会议上,讨论是否要继续进行下去。
编辑部就有一个资深编辑说:「本身我就不太看好这个项目,说实话,明星当然有粉丝效应,但是我们都知道,要做一个书系,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真正热爱书丶而且对书有感情的人,很难坚持做下去,陆严河来做《跳起来》,他一时图新鲜,弄出一个话题很高的书系,这当然会取得暂时性的成功和瞩目,但这能持续多久呢?你看,这件事甚至连开始都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说明大家都很清楚,明星来做主编,其实就是个噱头,怎麽可能重视内容。」
「陈老师,还有在座的各位老师,我需要跟大家明确一件事,《跳起来》这本书不是我们叶脉网自己提的策划然后找陆严河来做,是我们叶脉网一直想要做一个这样的书系,但因为种种原因,怎麽都做不出来,恰好这个时候,陆严河提出他想要做,我们才主动去寻求的合作。」辛子杏认真说道,「没有陆严河,我们叶脉网自己的书系什麽时候才能做出来呢?」
被她喊作陈老师的人摇摇头,「子杏,我知道最近《城市游记》这个纪录片让你和陆严河有了很好的合作,你也信任他,但我们自己的书系一直没有做出来,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陆严河他想做《跳起来》,我其实不反对,且不说长期能不能成功,至少短期内肯定能吸引一些他的粉丝过来,只是,我们真的要用《跳起来》作为我们叶脉网电子阅读的品牌书系吗?这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一个就算每个月有数万粉丝订阅丶可是社会口碑评价却很低的电子书,长此以往下去,它会败坏影响到我们叶脉网整体的名声和口碑。」
「确实,我们叶脉网跟其他网站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我们用户社区氛围的建设,我们之所以迟迟不开娱乐明星版块,也是不想让饭圈那一套来影响我们叶脉网的网络社区氛围,现在把陆严河和他的《跳起来》引入我们叶脉网,到底会带来什麽影响,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一下。」另一个人也说。
辛子杏摇头,「各位老师,陆严河确实是艺人,但他跟一般的艺人是一回事吗?难道还有第二个偶像艺人有着他这麽高的社会评价?现在只是一部分人质疑陆严河作主编的能力,这算得上很负面的评价吗?只要《跳起来》做得好,赢得了大家的口碑,这些质疑也迎刃而解。」
「谁知道《跳起来》的口碑会怎麽样呢?」
「确实,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跳起来》的口碑会怎麽样,可如果不试试,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辛子杏说,「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个人都在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做这本书,抛开陆严河的艺人身份,他难道不适合做《跳起来》的主编吗?这不是一个严肃文学期刊,这是一本面向网络时代青年的电子书,陆严河的年龄丶经历丶能力,都是非常符合我们对这样一本书的主编的定位,只有这样的人做主编,才能够真正地打造出一本能够吸引到很多人的书。」
「可他是艺人,我们无法抛开他艺人的身份去讨论这件事。」
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意见双方都争执不下,不肯妥协。
到最后,会议室里变成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拨人,一拨人以编辑部的陈老师为首,认为这件事要审慎考虑,一拨人以辛子杏为首,认为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这个时候,叶脉网的内容总编辑刘桥开口了。
「叶脉网确实不是一个唯数据的网站,我们很看重大家对我们的印象,对叶脉网的定位。」
刘桥一开口,陈老师一派的脸上就露出了微微得意之色。
「不过,大家知道今天咱们宣布了《跳起来》的消息以后,这本书的预约数到现在为止有多少了吗?」刘桥问。
会议室里,大家神色纷纷一愣。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800人预约了。」刘桥说,「不懂行的人当然会说这个预约数很少,但我们自己都知道,我们要求预约者都必须有后台实名认证的叶脉网帐号,这意味着无法刷数据,而我们还没有在叶脉网的内部做任何推荐宣传,全靠社交平台上的引流,其中一半帐号是新注册的。」
「我说这些,其实不是想说数据很好或者很坏,我想说明一件事,网络上质疑陆严河做主编的人很多,可是相信陆严河,对陆严河主编的书感兴趣的人也同样不少。」刘桥说,「我们之前一直想要自己推出一个品牌,但一直推不出来,这是为什麽?原因有很多,但说白了其实就是我们评估之后,发现推出来根本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无法自负盈亏丶只能靠网站不断供血维系嘛,现在陆严河做的这本书既然能够有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因为一些网络上的质疑而搁置吗?大家不妨再认真思考一下。」
他笑了笑,起身了,「我出去抽根烟。」
等他出去以后,陈老师为首的一拨人脸色都有些难看了起来。
辛子杏却也没有因此而露出得意之色。
她默默地看着自己手头上的资料,知道今天这个会议,大局已定,《跳起来》还是会继续推进下去。
这就足够了。
她不想再多说什麽。
说得再多,都不如把《跳起来》做好,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