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口是心非的感情(1 / 1)

加入书签

李治百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正在《月光交响》片场拍戏的他,大太阳晒着呢,一个喷嚏突然打出来,把站在他对面的女演员都吓了一跳。

后者马上往后退了一步。

「抱歉抱歉。」李治百马上说。

女演员程思然脸上维持着勉强的笑容,勉强地说没事。

她从助理手上拿过一张纸巾,默默地擦了擦自己的脸。

化妆师见状,赶紧上前来补妆。

导演李道行笑着问:「治百,这春天才刚来,天还冷着呢,你注意身体,怎麽就开始打喷嚏了?」

李治百说:「不知道,可能刚才鼻子里进虫子了,有点痒?」

他只是开个玩笑。

不过这个画面显然又让女主角程思然联想到了一些画面,露出了恶心的表情。

《月光交响》这部奇幻爱情剧,是一部只有十六集的电视剧。

导演李道行在拍摄都市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上,是个老手,很多代表作。

不过,以前的剧一般都是三四十集起步,他也是第一次拍这种十六集丶拍摄质量对标电影的精品剧集。

因为是李治百主演,各方都很看好这部剧不说,很多想要让自己爆一爆的演员,都主动自降片酬,愿意来这部剧里演个配角。

现在的行情确实是变化很大。

李道行都私下跟朋友感慨过,以前哪有一大堆演员愿意自降片酬,就为了加入一部有大明星主演的戏啊。那个时候,电视剧的玩法跟现在不一样。以前都是导演扛剧,现在慢慢地变成了演员扛剧了。

这是市场的风气变化,只有罗宇锺他们几个已经把自己名头打出来的老导演在这一行有着「扛剧」的标签,而现在的新人导演出来,比如《十七层》的导演连备,明明第一部剧和第二部《十七层》都是大爆款,按理说早应该是名导之列了,可是,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仍然不是那个扛起一部剧的核心人物。

简而言之,如果他要拍一部剧,全是不出名的演员,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平台愿意投资或者购买。当然,演员们还是认他的,他的项目,肯定不缺一线演员来演。

只是在说这个生态的问题。

但如果一部剧,导演很烂,剧本很烂,可如果有一个陆严河这种级别的演员来主演,那很不幸,平台甚至会直接给这部剧定为S级。

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影视生态环境,但客观存在。

李治百作为高人气偶像,红了这麽多年,转到演员赛道上以后,又拿出了好几个代表作,顺利地成为了资本方心目中可以扛剧的演员,那他出现在《月光交响》这部剧,成为担任一番的男主角,就意味着这部剧肯定是围着他转的。

李道行这样一个资深大导演,也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情况多难接受。主要是因为李治百他除了关注自己的角色,其他的一切都不插手,也不会胡乱添乱。对一个导演来说,一个大牌明星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

甚至,因为李治百的性格,李道行跟他关系处得还挺不错。

相比较而言,投资方安排进来的女主角程思然就麻烦事多一点。不过也不算什麽大事,她就是矫情了一点,公主病了一点,除此之外,没什麽大问题。

不过,拍摄这部剧,李治百经常就是说完一段台词以后,自己受不了其肉麻和恶心程度,控制不住表情,直接崩盘。

「抱歉,抱歉,给我缓一缓。」李治百经常就这麽举起了右手,向大家道歉,「这个台词真的是要了我的命了。」

他还会一脸真挚地看着程思然,问:「你们女孩子都喜欢男人这麽跟你们说话吗?」

程思然:「……特定的情境下吧,要是平时这麽说话,会想揍他一拳。」

李治百满脸扭曲地看着剧本上的「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要离开我,不用告诉我,否则,我不会放手」这句话,叹了口气,「我能理解你们女孩子喜欢这种深情丶霸道和莫名其妙的强硬,但是,换我是这个男的,什麽叫做不用告诉我啊?我靠,还否则我不会放手,到底喜不喜欢啊,喜欢还这麽多屁话,说什麽都不能放手啊。」

程思然听着李治百的吐槽,哭笑不得,又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这个是一个纯爱故事,你认真点儿。」程思然抱怨,「你总是出戏,害得我也不能入戏。」

李治百叹了口气,认命似的继续强迫自己进入状态。

「来吧来吧。」

周平安给他接这部戏,肯定就是故意让他难受!

-

周平安把剧本交到马致远的手上。

马致远却不肯接。

「一个配角,我不演。」马致远板着脸说,「你让我演戏就算了,还让我演一个配角,什麽时候我需要沦落到去给刘泽凡演配角了,他的人气还没有我高呢。」

「他的人气没有你高,那是因为你是偶像,他的影迷不像你的粉丝那麽热衷于给你打榜丶做数据。」周平安瞪了他一眼,「他的《千古》是最近这五年来最火的仙侠剧,他的基本盘比你大多了,这一次还PK掉了其他几个一线男演员,拿到了《鱿鱼游戏》里的角色,你给他做配角,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

马致远说:「我就不信没有男主角的戏可以演。」

「有,但都是一些垃圾剧,你想要演S+级别的戏,你就只能够从男配角演起。」周平安毫不客气地说道,「你愿意吗?」

马致远抿了抿嘴。

周平安也撇了撇嘴。

「你别指望着自己能一口气吃成胖子。」

马致远说:「李治百现在都已经开始演主角了,他的新剧是一番吧?」

周平安:「你别忘了,李治百的第一部戏也是一个男配角。」

马致远皱起了眉。

周平安:「你应该相信我给你挑的戏。」

马致远:「我不是一个新人,我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你让我去演一个配角,我说服不了我自己。」

他很执拗,怎麽都不肯演这个配角。

周平安恼怒不已。

「我相信你给我挑戏的眼光,但是我只演主角。」马致远斩钉截铁地说。

-

「《山颠》的男二号?」颜良有些惊讶,问:「这个角色适合我?」

「适合。」周平安在电话里说,「《淘金记》拍完之后,你正好休息两个月,可以直接进组。」

颜良犹豫了一下,说:「行,既然平安哥你觉得适合我,那我就演吧。」

「嗯。」周平安微微一笑,「相信我,这个角色虽然是个男二号,但是出彩程度不逊色于男主角,而且,又由你来主演,肯定会爆的。」

「我只是有些惊讶,竟然会有一部关于诈骗题材的网剧出来,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现在越来越多的题材涌现出来了。」周平安说,「是好现象,剧本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你看现在找过来的剧本,很多都是只有十集左右的小体量剧,跟以前比,那是省事儿多了,拍戏的效率也高多了。」

颜良嗯了一声。

「《淘金记》拍得怎麽样?」

这部剧在东南亚拍摄,不在国内。颜良跟着剧组在一个山里头拍戏呢,联系上都很不容易。

「条件挺艰苦的,总是被虫子咬,身上莫名其妙地就会长出一些疹子来。」颜良说。

周平安一听,问:「那找医生给你开药了吗?这事可不能马虎,谁也不知道那都是什麽样的毒虫子。」

颜良说:「看过了,剧组有随行的医生,问题应该不大。」

「你是一直能吃苦。」

「拍摄这种寻宝题材的戏,本身就有这种往深山老林里钻的戏,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来的。」颜良说。

周平安:「《淘金记》这个题材确实不错,在国内很罕见,到时候播出的时候应该会有不小的关注。」

「嗯。」颜良应。

周平安挂了电话,松了口气。

《山巅》男二号的角色是真不错,马致远怎麽都不肯演,周平安也不想浪费,所以就又给了颜良。

其实,自从颜良靠着《六人行》走红以后,来找颜良的戏不少。不过很少有主角,好一点的戏,一般都是配角。周平安倒不是不愿意给颜良接配角,而是颜良本身的形象吧,不太适合演主流题材一点的戏。

他演戏的天赋也没有那麽高,没有李治百和马致远那种「明星光环」,能演好,但不出彩。所以,周平安给颜良接戏,偏向于要那种人物复杂一点的丶本身的剧情线更有张力一点的,用剧本和人物的色彩赋予颜良更大的吸引力。

《淘金记》和《山巅》都属于这一类的戏。

前者是题材特殊,本身故事就吸引人,任何一个人物角色出现在这个故事里,都会被这个本身就有点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魅力。

后者则是纯粹的人设出色,就像是《陪你到世界尽头》里李治百演的那个神经病富二代。

颜良演戏的优点是基本功都在,演什麽角色都不至于让人太差,觉得出戏,所以,人设极致一点的角色,周平安也敢给他接。

-

颜良和李治百都不在玉明,陆严河回孜园桥就少了些。

本身他现在就没有进组,公开行程也少,不用早出晚归的。

像这一周,陆严河就只有一个公开行程,去参加红河奖。

靠《十七层》提名已经是惊喜,拿奖没戏,陆严河的心态就很放松了。

这一届红河奖,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实力演员文鼎,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是卢穗。

卢穗在台上激动得泣不成声。

陆严河想起差不多两年前,也是红河奖,徐衣仁拿了最佳女主角,那一届卢穗也入围了,被击败,脸色难看得都没有来得及收起来,被镜头拍了个正着,所有人都看见了。

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陆严河心态轻松地参加完颁奖典礼,回到学校。

这个学期的课没有上个学期多,他不用每天都那麽着急紧张地赶课丶赶作业丶写论文。

写论文其实也是一个体力活,因为要查很多文献丶资料。虽然振华不要求他们发论文,可是,对论文的要求都是严格按照刊发要求来的。

很多大学课程的作业,一般也就是写好了,交上去,老师们打个分数,存档,回过头在计算这门课的综合成绩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使用。但是在振华,可不是交上去由老师打个分数这麽简单的事情。

振华很多老师在读完你的作业以后,是很有可能会给你发邮件,跟你约时间到他办公室去沟通讨论的,甚至会让你重新再写,再修改。

陆严河也经常接到这样的邮件。

老师们并没有因为他的明星身份就放低对他的要求。

这一次一回学校,他就发现自己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来自赵德锺教授的邮件。

自从那一次因为在家晕倒被陆严河和陈思琦撞见,送到医院以后,赵德锺教授就一直在休养,还跟学院请了假,这个学期都没有给他排课。

陆严河后面去探望过几次赵教授,尤其是他在答应了给《跳起来》的别册写专栏以后,陈思琦也经常去看望他。

陆严河还疑惑呢,赵德锺教授怎麽突然给他发邮件,这个学期也没有他的课。

打开邮件一看,陆严河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他发来了一份书单。

赵德锺突然给他开书单,陆严河都懵了。

哈?

赵德锺说:上次你跟我说,你不想读研是出于你现实工作的考虑,以及你并没有想要走学术这条路,只是自己喜欢看书,这是我给你开的一份书单,你得空了可以看看,都是对咱们古代文学着作的导读之书,也许你会感兴趣。

陆严河受宠若惊地回复了一句「谢谢」。

赵德锺为什麽会这麽做,陆严河没有想通。

但是,既然是精心给他开的书单,陆严河想了想,也还是第一时间在网上把书单上这些书都给下单了。

他想了想,又打开了「学友」APP,登陆自己的帐号,发布了一条新动态:

学校老师给我开了一个书单,有八本书,不是课程作业,只是兴趣使然,想了想,经常看到有人说读不进书,常常刷手机刷完了,感觉很虚度光阴,虽然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毕竟我始终觉得人就是要按照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生活,哪怕在别人眼中是虚度光阴的方式。可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参与到我突发奇想的读书计划中来,这八本书,我们一起读,分享阅读进度,分享摘抄,分享阅读感受。读书而已,不求本本读完,找到自己喜欢的读下去就好了。

后面,附上了赵德锺教授给他开的书单。

-

陆严河作为「学友」APP的代言人,这三年来,时不时就会在这个APP上推荐一些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影视剧。

这主要还是一个主打「学习网络社群」概念的APP,学生使用为主,年轻一点的白领也是一小部分客户。

但像这样在APP上发起读书计划,还是很少的,因为陆严河不是那种喜欢拉着别人一起读书的人——

不是人人都喜欢读书,它对一部分来说甘之如饴,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味同嚼蜡,除了必读之书,必须的知识,不必强迫一定要爱读书。

但现在陆严河的想法又发生了一件好事。读书终归是一件好事,如果是一件好事,那无论是什麽方式,最终能够多读一点书,那也是好事。反正又没有把人关在小黑屋里读,绑手绑脚逼着他读。实在读不下去,也没有人真勉强。

-

陆严河发布了这个读书计划,让「学友」APP的负责人都愣了一下。

这个活动,陆严河并没有提前跟他们打招呼,也不是他们主动策划的活动。突然冒出来这麽一个活动,很多用户报名参加以后,才被他们看到。

「学霸陆严河这是又回来了啊。」

「他开这个读书计划,你们觉得会有多少人加入?」

「有个上万人报名参加就不错了,当然,最后能够真的跟着他把这八本书读完的,估计是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

「陆严河怎麽突发奇想弄了这麽一个读书计划?」

「估计也是跟他们《跳起来》后续的动作有关,我看到《跳起来》发了消息,说他们将会在接下来的六期,附赠一个别册,请来了国内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撰写专栏。」

「这是什麽别册?」

「别的不知道,别册的名字叫『文化里的中国』,其中一个在别册上开专栏的就是振华大学的赵德锺教授。」

-

文化里的中国?

陆严河有些震惊,没想到陈思琦把这个别册的名字,取得如此大。

陈思琦却说:「做一回标题党,要把这个别册做得让大家都知道,都听说,名字就得取响亮一点。本身我们这个别册也是,文学丶哲学丶史学丶经济学丶法学……怎麽不是文化里的中国呢?讲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陆严河啧啧称奇,「牛。」

陈思琦:「反倒是你,突然在学友APP上搞什麽读书活动,搞得别人都以为你是在为我们这个别册造声势。」

「纯属巧合。」陆严河笑。

陈思琦:「巧合不巧合的,反正也已经被人这麽说了,无所谓,本身也确实给我们造势了,你反正是《跳起来》的主编,造势也正常。」

陆严河翘起了嘴角。

「思琦,关于你这个别册,我其实还有一个想法。」

「什麽想法?」陈思琦问。

陆严河说:「这个别册,是请了六个专家学者做了六个主题,来写六期专栏,这是文字的形式,你有没有考虑过,把它做成视频?」

「视频?」

「其实就是节目,一档文化类型的节目。」陆严河说,「每一期的稿子大约就是三到四千字,由他们出镜来讲的话,正好是二十分钟左右,不长也不短,就像你之前所说的,也方便上班族在地铁上看完一期。」

「别册叫《文化里的中国》,这个名字很大,但如果把它做成一整个系列,每一位老师就一个主题录六期,从天文地理,到文史经济。」陆严河说,「文字丶有声丶视频等等,多种形式来制作这些内容,可以尽快地把潜在的丶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人,都一网打尽。」

陈思琦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绝了。」

「什麽绝了?」陆严河一愣。

陈思琦说:「子杏姐在一个小时前刚跟我打了这个电话,跟你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她也说可以把这个栏目同步做成视频节目。」

陆严河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没有想到,辛子杏竟然先行想到了这一点。

陆严河是经历过从《百家讲坛》到知识付费等一系列文化节目,才会想到这一点。

辛子杏却靠着她自己的敏锐,比陆严河还更早提出来。

-

「你是说,陆严河想要做一档文化类节目?」

郑怀仁有些错愕地看着姜子昕。

姜子昕点点头,说:「准确地说,是陈思琦和辛子杏两个人一块儿弄的,不过,正好陆严河也提出了一样的想法。」

「就是用他们《跳起来》别册的专栏内容来做?」

「是的。」姜子昕又点头,「问我们感不感兴趣。」

郑怀仁问:「你觉得他们这个节目的想法如何?」

姜子昕深吸一口气,才说:「说实话,我没法儿判断。如果单从这个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说,我觉得把一些专家学者请过来讲一些他们专业知识领域的东西,受众不会很多,毕竟央台就做过不少类似这样的节目,讲科普的,讲人文历史的,看的人却不多。可是,这一次他们的形式好像又不一样,从他们跟我提到的几个题目,我看着其实还真都挺想看看,他们是在讲什麽。」

郑怀仁:「什麽题目?」

「比如振华大学的赵德锺教授,他准备做的主题是『揭密《西游记》师徒五人的前世今生』这个题目,特别像那种营销号弄出来的一些故意制造噱头的标题,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西游记》这个故事,看到这个的题目,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兴趣的。」姜子昕说。

「是,还真是。」郑怀仁点头。

姜子昕看着郑怀仁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便接着又说:「而且,这个节目跟《高台表白》一样,制作成本都比较低。」

郑怀仁点点头,「约个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吧。」

-

「每一位专家学者选择一个题目,按照二十分钟一期,准备五到八期的内容,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录完。」

不日,辛子杏就坐在会议室里,跟大家介绍她对这个节目的想法。

「拍摄团队,可以交给我们来做,也可以交给你们北极光视频自己的团队来做,但是节目录制现场以及观众都由我们团队来负责。」辛子杏说,「我们将会跟振华大学青年协会一起合作,做成一个讲座的形势,台下邀请各个大学的学生,来打造一个学术讲座的氛围,但肯定要比真正的学术讲座,气氛更加轻松。」

「我们这个节目,其他方面的要求和难度并不高,有最基础的拍摄团队就足够把它拍出来。」辛子杏说,「同时《跳起来》的别册也会同步对这档节目进行宣传。」

郑怀仁说:「这样一档节目,完全没有明星艺人的参与,很难引起大家的关注啊。」

陆严河说:「不是这个节目很难引起大家的关注,而是我们的节目制作行业,不太知道该怎麽去宣传这一类的节目。」

陈思琦对郑怀仁微微一笑::「郑总,做宣传和推销,现在我们跳起来团队是专业的。」

郑怀仁一下还真无法反驳。

毕竟他眼前这几个人,是许多次把别人眼中根本不可能做起来的东西给做成人的人。

「我们可以有两种合作方式,第一种,节目全部由我们自己来制作,你们就负责买版权,放到你们平台独播,第二种,我们一起来做,共同开发。」辛子杏说,「其实如果不是我们团队太小,人手不够,这种节目我们自己来做也完全是可以的。严河说,他跟你们有合作,所以,我们出于现实人手不足的考虑,首先来找了你们。如果你们不太看好这档节目的前景,也没有关系,我们再去跟其他的平台谈一谈好了。」

郑怀仁马上做了一个「你打住」的手势。

开什麽玩笑,要说这个节目制作成本很高丶风险很大,他还犹豫一下,像现在这种制作成本这麽低的节目,就算是冒险都随便冒,他怎麽会愿意让陆严河去跟别的平台聊。

「我只是在想,这个节目做出来,到底能做到什麽样的效果。」郑怀仁笑笑。

陆严河看着郑怀仁,说:「有可能是一个大爆款的效果,郑总。」

郑怀仁疑惑地看着陆严河,一时没反应过来,陆严河是在开玩笑,还是真这麽觉得。

这个节目能不能做成一个爆款,陆严河不知道,但陆严河知道,这个节目绝对是有观众市场的。

所以,陆严河觉得那就好好做吧。先试试。辛子杏也好,陈思琦也好,她们都是很有能力去把事情做好的人。

-

「如果要同步录成节目的话,那我们的别册内容的连载方式就要改。」

跟北极光视频的人聊完,陈思琦就说:「之前是想着六位老师同时开六个专栏,每一期别册刊发一篇。但是现在,咱们这个节目肯定是不能够更新为第一期,就等一个月,再更新第二期。我得去跟编辑团队讨论一下,这个别册的内容要怎麽弄。」

「其实按照你们原本的打算也都可以。」辛子杏说,「这个节目从录制到做好后期,再到上线,肯定也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包括还要送审,以及GG招商什麽的,都还没有做。不用这麽匆忙,节目做得从容一点,质量也更高一些。」

「是吗?」陈思琦闻言,「我还以为这个节目你们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就能做出来。」

辛子杏:「快当然也可以快,但老师们的稿子估计都还没有写好呢,就算我们想快,也必须还是要等有稿子,才能拍。」

陆严河说:「也是。」

辛子杏说:「另外,梓妍姐的公司准备为过气艺人定制节目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不少人都在打听这些事情。」

陆严河点点头,说:「先看看到时候有什麽样的客户来跟我们签约,我们再讨论做什麽样的节目吧。」

「嗯。」辛子杏很嫉妒地看着陆严河。

「干嘛?子杏姐你怎麽这麽看着我?」

「我就是想知道,你脑袋里面为什麽会有这麽多的点子。」辛子杏说,「而且,每一个点子都这麽有意思。」

「其实还好吧。」陆严河说,「《文化里的中国》这个节目,你不是也一样想到了吗?」

「我那是觉得可以物尽其用,本身你们找到的这几个专家,都是业内很有名的人,又是用写杂志的方式来写专栏,必然意味着这个专栏的内容是大部分普通人都能看得懂,而且看得有趣的,那有这样好的内容,再做成一档文化类型的节目,不是能让更多人看吗?」辛子杏说。

她的语气充满了理所当然,好像能够想到这些事情,没有什麽大不了的。

陆严河笑笑。

真正的天才似乎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天才。

但在节目制作这一行里,什麽都不如一颗敏锐的心来得更重要。

创意是最有价值的。这个创意不是说你要弄出一个从前没有人弄出来的东西,你如果有一双能够敏锐地发现有市场需求丶而市场上还没有相应产品的眼睛,那你一样可以做出一个有创意的节目。

它放在大学校园里,是司空见惯的讲座。它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成了《百家讲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文化类节目。

一个意思。

-

「什麽?《文化里的中国》?」

徐斌从胡思维这里听说了陆严河最近的新动作以后,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他怎麽又开始做节目去了?他这是要变成制片人了?」

胡思维笑了笑,说:「其实他早就做了好几个节目了,像之前叶脉网的《城市游记》,虽然他不是名义上的制片人,可这个节目能做出来,就跟他脱不开关系,去年夏天的时候,不是还有一个《高台告白》很火吗?后面北极光视频也给它做成节目了,一直都在播呢。」

徐斌说:「这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节目吧?也没有多火。」

「确实跟那些S+级别的爆款综艺比不了,但是,它们的收益率甚至都超过了很多爆款综艺。」胡思维说,「而且,这一次的《文化里的中国》,它这个主题就很适合我们京台的定位,前段时间不还拉着我们开会,要围绕提高文化影响力来打造节目吗?」

徐斌说:「我刚才听你讲,他们那个节目其实就是把几个大学老师请到演播厅开讲座呗,也没有什麽新意,而且这种内容,能有多少观众喜欢听啊?陆严河他自己是个大学生,以为这种东西大家都喜欢听,你去大街上看看,现在还有几个人看书呢?」

胡思维听着徐斌这番话,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麽是好了。

他犹豫了一下,说:「徐台,我是觉得这个节目吧,它肯定有受众,又能够完成台里的任务,咱们要是能够买来在电视台播,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也能缓和缓和咱们跟陆严河的关系。」

「能怎麽缓和啊?他都已经跟蒋兰混到一块儿去了,又不肯回来继续演《六人行》。」

「但是咱们可以跟他合作新的项目啊。」胡思维说道。

徐斌皱起眉,想了想,摆摆手。

「合作什麽啊,之前几次跟他说好话,也道歉,人家搭理都不带搭理的,难道我们非他不可了?这个演艺圈没有他,其他人就死绝了是吧?」徐斌说,「这人脾气这麽大,谁又知道他后面会不会闹出什麽事情来。」

胡思维的心跟被冬天的风吹过一样,冰冷冰冷的。

一腔热灶被扑熄了。

他没想到,徐斌竟然根本就不想再跟陆严河合作了。

徐斌忽然想起什麽,「之前他带那个汤姆·怀特过来,还找你一块儿去跟汤姆·怀特吃了个饭,是不是跟你又说了什麽?他想要回归《六人行》?」

「没有,他都在媒体面前说过绝对不回来了,怎麽会回来。」胡思维心中叹了口气。

徐斌:「他跟北极光把白景年挖走,我还没有跟他算帐呢,以后别再扯上些什麽关系,到时候又让我背黑锅。」

胡思维沉默。

他之所以沉默,是因为难受。当初陆严河跟他在做《十七层》这个项目的时候,是他把陆严河请到《六人行》来的,这部戏明明可以成为他们两个演艺生涯中一个「慧眼识珠」的佳话,现在却反而成了无法提丶需要避讳的存在。

胡思维发自内心希望能够跟陆严河重归于好,就算不能继续合作《六人行》了,可也能一起合作别的项目。

可是,事与愿违。

似乎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跟他一样的想法。

-

这天晚上,八点半,胡思维从京台开车出来,避开了晚高峰,一路畅通无堵地来到了「白帆小酒馆」。

白景年已经在隔间等他。

「哎哟,你总算来了。」白景年站起来,跟他互相抱了抱,拍了拍肩膀,「怎麽今天下班这麽晚?戏都已经播完了。」

「在跟编剧沟通剧本的事,开会开到了八点二十才结束。」胡思维叹了口气,「你跑路了,这一摊子事可不就扔给我了。」

白景年笑笑,摆摆手。

「现在来看,当初选择离开还是对的。」他意兴阑珊地摇摇头,「红河奖那件事,我只有两个字,寒心。」

胡思维沉默以对,因为也实在不知道说什麽。

在白景年离开和红河奖的事情上,他作为徐斌的直系下属,又作为白景年的多年好友,夹在中间,其实很难做,也很难受。

胡思维当然也试图让这件事妥善得到解决,可到头来,并没有什麽办法。

就算他再怎麽知道白景年作为导演的能力和才华,都是处在第一梯队的,可台里面的领导就是不认可,怎麽说也没有用。

人对自己的判断往往有着和陈规旧俗一般根深蒂固的执拗。

「他要是真有能力,何至于碰上《六人行》这部戏才终于有一部戏口碑好一点?你看看他之前拍的都是什麽戏。」

胡思维心里面替白景年叫屈。拍的是什麽戏?那不都是你们强塞给他的烂戏吗?每个人都可以指手画脚,但凡重要点的角色,都是领导的安排。GG词都可以强硬地插进剧情里,对白里。这样的戏,怎麽能不烂?他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话语权的导演,又能做什麽?

然而这些话,白景年自己不说,胡思维就更没有那个勇气替他站出来说。白景年决绝地走了,胡思维也只能在心里面祝福他。

「北极光视频愿意用这麽优渥的条件跟我签约,除了《六人行》的成绩,主要还是因为《武林外传》这部戏,他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导演来执导。是严河跟他们说,他找过我,被京台拒绝了,北极光这才动了念头。」白景年笑笑,「是好事,在京台待了二十多年了,现在也终于出来了,可以见见新的天地,新的风景。」

胡思维:「羡慕你啊。」

白景年笑笑,「有什麽好羡慕的,风险也并存着。」

「以你的能力,陆严河的剧本,再加上北极光这麽重视的投入,《武林外传》不会差的,不像《六人行》,妈的——」胡思维骂了这麽一句脏话以后,自己都愣住了,然后气笑了。

「听说要给张澜在第三季安排一个主角?」

「是的。」胡思维点头,点着的同时就叹了口气,「张澜接替陈子良来做第三季的主演,我倒是乐见其成,陈子良那个演技是真不能看,后期剪辑都剪不好。不过,张澜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对剧本已经提了两次意见了,怎麽都不满意,不肯签合同。」

「为什麽非要找她来演?」白景年问,「就由颜良他们几个第一季就在的人继续这个故事不行吗?」

「这还有什麽好问的,当初他们为什麽非要加入陈子良这样一个新角色,现在照旧。」

「还没有吃到把陈子良弄过来演第二季的教训呢?」

「吃了啊,他们觉得是人找错了,所以找了张澜,他们觉得张澜是最近几年的女演员里,运势最好的。」胡思维摇摇头,「张澜的运势,可以保佑《六人行》第三季。」

白景年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无语的状态。

「运势?保佑?」

「嗯,你没有听错,他们现在甚至开始在意起这些东西了。」

胡思维没有意识到,他看似无语的神情里,还隐藏着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丶平静的失望。

白景年讽刺地笑笑,「真他妈的扯淡啊,幸好我离开了。」

-

「《武林外传》回头五月开拍,你们两个人记得给我留个档期,来客串一下啊。」

在跟李治百和颜良的视频电话里,陆严河嘱托。

「行。」两个人都比了一个OK的手势。

李治百:「难得我们两个都在外面拍戏,你反而没有进组,这都休息了两个月了吧,羡慕啊。」

「什麽就休息了啊,一直忙着呢。」陆严河无语地说,「很忙。」

「你们两个人这是都在片场呢?」陆严河又问。

颜良摇头:「我在酒店,在片场那肯定没有信号,今天难得可以休息一天,没有我的戏。」

陆严河问:「你这部戏拍得怎麽样了?什麽时候能拍完?」

「还有一个多月呢,估计要四月底才能完,要是再往后拖,可能甚至五月才能拍完。」颜良说,「导演一定要实景拍摄,在异国他乡的,总是遇到问题,很多问题又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总是耽误时间。」

「你小心一点,我可听说那边很乱,甚至有人胆大妄为,都干绑架的事情。」李治百说。

「不至于,不至于,剧组还是靠谱。」颜良说,「我们出行都有保镖跟着的。」

陆严河:「你在山里面拍戏更要注意了,深山老林的,出了意外都没法马上去医院。」

「嗯。」颜良点头,「你们就放心吧,我没事的。」

「那你呢?李治百,你拍《月光回响》,怎麽也没听你说起剧组的事?」

「没什麽好说的,就正常地拍戏,收工,偶尔跟剧组的其他几个小兄弟聚个餐,喝杯酒。」李治百说,「但是,换了个经纪人之后,我觉得我耳朵还是轻松了很多,总算没有一个人隔三差五地对我叭叭叭了。要他对马致远那个傻帽情有独锺,听说他之前有个戏想要给马致远演,结果马致远因为那个戏是个男二号,说什麽都不肯演,周平安脸都气绿了。」

「嗯?」颜良一愣,「他最近给我接了一部戏,是个男二号的戏,不会就是这个吧?」

「什麽玩意儿?」李治百的眼睛马上就瞪了起来,「他把马致远不肯演的角色给你演?这臭不要脸的狗东西!」

颜良:「也不一定就是同一部戏。」

「以我对周平安的了解,那大概率就是同一部戏。」李治百说,「真无耻,这个人。」

陆严河看颜良脸色有些不好看,马上说:「其实,如果角色好,剧本好,那马致远不演也是他的损失,只要颜良自己演好了,之后有的是马致远后悔的机会。你们不是也说了吗?周平安挑戏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颜良神色稍微缓了缓,点头,说:「老陆说得对,只要剧本好,角色好,就算是马致远不要的也没事,是他吃亏。」

李治百点点头,「反正颜良你自己平时多留个心眼,别让他们给你坑了,尤其是周平安这家伙,他的偏心是跟着基因出来的,长在了骨头里,你可千万不能让他把原本属于你的机会给了马致远,要真发生这种事,你就跟我们说,我们帮你骂死他。」

颜良笑笑。

陆严河:「大不了就直接在微博上跟他开炮,反正我和李治百都不欠他的。」

「欠他?欠他个仙人板板,对他仁至义尽了。」李治百哼了一声。

「唉,你们两个人这两个月都不在玉明,我基本上都在学校住着,没回孜园桥。」

「你不会看不到我们以后,对我们俩朝思暮想,睡不着觉吧?」李治百嘿嘿笑。

「你真猥琐啊。」陆严河马上嫌弃道。

李治百:「啧啧,口是心非啊。」(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