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剧王之姿(九千字(1 / 1)

加入书签

《未来人生》是一部很短的剧,竟然只有八集,每集也只有三十分钟。

哪怕是现在华语剧已经出现了很多短剧集,但是除了摹仿《六人行》的情景喜剧,还没有出现过这麽短的。

陆严河只用了一个下午,就一口气把这部剧给看完了。

这部剧很不按一般的戏剧结构讲故事。虽然它取了一个看上去还比较大的名字,但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的日记。

一个女人得知十年以后的自己将会拥有一个八岁的儿子,这意味着她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一定会怀孕,这让她慌了神,因为她现在还是单身。

就是在这样一个设定之下,讲了这个女人在半年之内发生的故事。

集数很短,基本上就没有对她展开过连续的丶连载式的故事描写,而是以一种日记体的自叙口吻,开始每一集。

未来的自己怎麽都不肯告诉她,她儿子的父亲是谁,让她不禁猜测,那是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男人,才让未来的自己羞于启齿。

这也让她不禁好奇地打量自己身边出现的每一个男人,验证其可能性。

短短八集里,讲了职场讨厌的上司,讲了下班后可以一起喝杯酒的女同事,讲了突然去世的外公与他的葬礼,讲了新入职公司的实习生,也讲了长达将近十七年的友情……

非连贯的剧情就像是散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围绕着她的生活碎片,展开她人生里的不同景象。

而她在寻找到底谁是自己未来儿子的父亲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经常一起下班后去喝酒丶吐槽领导的同事,竟然跟自己讨厌的上司是一对夫妻——他们在办公室禁止恋情的规则中,一直隐瞒这件事。

比如小时候就很疏远的外公,在他去世之后,才知道这个老头儿专门给她留了一笔养老金——他怕她真的一辈子都不嫁人,未来只能靠自己。

比如新入职的实习生,对她表示的种种示好,其实只是为了请她在职场上多指导他,并非她以为的喜欢。

又比如自己长达十七年的闺蜜,竟然跟她公司里这个帅气的实习生在一起了。

生活处处是意外,比电视剧还狗血。

但人在一个意外与另一个意外之间,也有着朴素而温暖的生活。

在最后一集之前,陆严河都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的,虽然没有什麽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一样有扣子,有反转,而且整体的基调是比较轻松的,有一种独特的治愈感。

然后,最后一集,陆严河懵了。

因为最后一集揭开了谜题——那个儿子并不是她自己生的,而是她闺蜜和实习生的孩子,实习生抛弃了她闺蜜,闺蜜却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结果生产当天大出血,意外去世……

陆严河这一刻不知道该怎麽形容自己的感觉。

就像是吃一块蛋糕,前面每一口都觉得很美味,到最后一口的时候,别人突然告诉你,这块蛋糕,是蛋糕味的屎。

「……」

陆严河本来以为,雷双城会专门给他打电话,请他帮忙推荐一部剧,应该质量是很不错的。

看前面七集的时候,陆严河也觉得这部剧确实不错。

虽然说很难得到大范围的好评和成绩,但肯定有一部分观众是喜欢这种风格的。

现在陆严河却认为,所有喜欢这个风格的观众,都会因为最后一集,嘴吐芬芳。

-

陆严河给雷双城打了一个电话。

「雷总,《未来人生》我看完了。」

雷双城有些惊讶,都说:「这麽快?」

「嗯,应该也不是很长嘛。」陆严河顿了顿,才说,「其实前面七集我觉得都拍得很好,我很喜欢,可是,为什麽会是这麽狗血的一个结局啊?」

雷双城有些诧异,「你觉得结局很狗血吗?」

「放在这个戏里,我觉得是狗血的。」陆严河说,「如果说这部剧从一开始就是层层反转,你的丈夫跟我有一腿,我其实是你爸的另一个儿子,那从头到尾都这麽玩,也是一种狗血的玩法,至少整部剧的风格是统一的。但是《未来人生》给我一种前面七集都是讲生活琐事里的小美好与小治愈,最后一集突然变成狗血的人生只有狗血的感觉。」

「你这麽说的话,最后一集的故事风格确实跟前面是不太一样,但是,整体来说,这其实都还算是一部拍得很不错的剧吧。」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的话,我愿意为它打九分,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但在我看来,一部剧,至少你从头到尾的风格应该是统一的,不是割裂的。」陆严河说,「其实这部剧从人物的对白,到每一集都出现的小反转,都能看出来,写这个剧本的编剧是挺有水平的,但我不知道为什麽,最后一集就跟换了一个人写一样。」

「当时我也觉得最后一集怪怪的,所以我问了她们,她们说是为了解决第一集就抛出来的丶儿子是怎麽来的这个问题。」

「哪怕是直接在最后一集给她安排遇到一个未来的老公,也比现在这个闺蜜难产丶她领养小孩的狗血安排好。」

「她们想要在这个剧本中去体现一种女性之间的友谊。」

「女性真的会从这个结尾里感受到女性之间的友谊吗?」陆严河说,「毕竟这部剧前面又没有用大篇幅去展示她跟她闺蜜的友情,只是做了这样一个设定而已,没有情感的代入,直接抛出一个闺蜜死了丶她的孩子我来带的概念,谁会真正被感动?」

雷双城没想到陆严河对这部剧的意见这麽大。

「但是现在剧已经拍出来了,也不好改了。」他说。

「我觉得可以改啊,又还没有播。」陆严河说,「前面七集这麽好,播出以后,只要让这部剧的受众知道这部剧,这部剧的口碑绝对很好,重新修改一下最后一集的剧本,重拍一集,绝对要好很多,我现在对这个结尾的感受就是烂尾。」

雷双城沉默了。

重拍一集?

这可不是说重拍就能重拍的。

要知道,重拍一集,等于要重新写剧本,重新把人召集回来拍摄,至少要再花上几十万,甚至可能是百万。

陆严河:「雷总,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我会提出重拍最后一集的建议,是因为前面七集真的很不错,咱们国内很少有这类型的剧,至少我没有见过拍当下人们生活丶尤其是拍一个人的生活拍得这麽好的。」

雷双城内心一时复杂不已。

这是他把《未来人生》送给陆严河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一个反馈。

夸也夸得超出他的想像,不满意也不满意得超出了他的想像。

「这部剧现在都没有哪个平台愿意给出一个好的价格,这个时候再去补拍……」雷双城沉吟。

「如果缺资金的话,我愿意负责你们最后一集重拍的经费。」陆严河说,「前提是你们也认同我的修改意见,如果导演和编剧并不认同丶坚持要按她们的想法来,那我就不说这个话了。」

雷双城说:「我先跟她们俩沟通一下吧。」

「好。」

雷双城又问:「严河,那如果是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创作了一个新戏来找你演,你在看过了《未来人生》以后,会愿意接吗?」

陆严河想了想,说:「会先看剧本,因为我不喜欢现在《未来人生》的结尾,我也会担心她们的新戏结尾如出一辙。但如果一直能够保持前面七集的水准,我是愿意接的。我很喜欢跟新导演丶新编剧合作。」

雷双城:「OK,我明白了,谢谢,给了我这麽坦诚的建议。」

陆严河:「我看了四个小时,当然要坦诚地跟你说真话,不然岂不是白看了。」

雷双城笑。

-

「你说得这麽直接,不怕让雷双城不开心吗?」

这部剧是李治百跟他一起看的,陆严河跟雷双城打电话说自己意见的时候,也没有避开李治百。

所以,陆严河跟雷双城一说完,李治百就直接问。

陆严河:「我跟他认识很久了,比较了解他的性格,他喜欢直接的人,不会因为我说这些就对我不满。」

「好吧,那他人还行。」

「而且,我也是真的觉得如果就按这个结尾播了,那就太可惜了。」陆严河说,「我是觉得,这部剧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小众经典的。这种剧,注定不会有很多公司来做的,因为它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能够大爆大火的剧,收视率也不会很高。可是,它里面的很多对话都特别有启发性,而且,你不觉得呢?它拍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拍我们的状态和情绪,抓得非常精准,哪怕主角是一个三十岁的女性,跟我们性别不一样丶年龄不一样,我们也能在里面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李治百:「做成剧照截图,可能会被很多人在网上传播。」

「是。」

「会很受网际网路的喜欢。」

「嗯。」陆严河点头,「我们的日常生活剧还是太少了,现在的生活剧,全是房子丶孩子丶婚姻……全是家庭式现实主义。」

李治百:「像《六人行》那样真正讲述日常生活的很少,你是这个意思吧?」

「嗯。」

李治百:「确实也是,日剧里面好像这样的剧挺多的。」

「日剧是很多,但我觉得华语剧也应该要有一些,要时不时地有几部这样的剧冒出来。」陆严河说,「在我们现在的影视剧里面,要麽是神仙,要麽是职场精英,要麽就是家庭式关系里的标签化人物,哦,对,还有警察和罪犯。」

「哈哈哈哈。」李治百笑。

「如果《未来人生》能够掀起一股小风潮的话,说不定就能让更多的影视公司关注到这一块空白。」陆严河说,「无论是什麽样的人,他人生中肯定都有一段故事值得拍成影视剧,让我们觉得很精彩的。」

李治百问:「那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剧本,看看有没有适合做的,有的话,我们就去推动它们进行拍摄好了。」

陆严河:「你还嫌自己不够忙呢?一个《十九年》还不够你忙的?」

「又不是一定要我来做这个总负责的制片人。」李治百说,「我看其实有很多制片人,他们大部分时候就是挂个名,打几个电话,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真正的琐事都是其中一两个人在做。」

李治百说:「如果你愿意给一部剧做制片人或者给他们做监制,帮他们去码盘子,找到合适的导演和演员,我相信很多剧本一定会被制作平台开绿灯的。」

陆严河:「你别怂勇我了,我真的已经事情太多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去做。」

「我又没有你这样被全行业认可的眼光。」李治百忽然想起来什麽,「说起来,你跟雷双城说了这麽多,你也没说你帮不帮他做推荐,要是他最后决定不重拍最后一集,你还愿意帮他做推荐吗?」

陆严河沉默地思索了一下,说:「不知道,但是,大概率该做推荐还是做的,只是不会像推荐《淘金记》和《瓦舍》一样,能够有那麽发自内心的理由去推荐了。」

人情面子得保留,但违心夸一些话也没办法,只能有选择地说一些话。

-

这时,北极光视频的郑怀仁给陆严河发来了消息,邀请他出席《武林外传》的发布会。

这部古装武侠喜剧,终于要开播了。

陆严河马上把《未来人生》的事情先抛到一边,先兴奋地去参加《武林外传》的发布会了。

《武林外传》的演员卡司阵容很强大,常驻主角团里就有黄楷任丶江军丶萧云这些当红演员,而来不同单元客串的知名演员,高达两位数,一串名字排列开来,还是挺唬人的。

《武林外传》的发布会,白景年和陆严河终于自《六人行》之后,再次同台。

这也让很多人忍不住问出了那个问题。

「你们将重启《六人行》是吗?」

陆严河第一次在面对《六人行》的问题时,没有斩钉截铁地否认自己回归的消息,而是充满笑意地说:「今天是《武林外传》的发布会,大家提一点相关的问题吧,不要喧宾夺主啊。」

仍然还有人在问《六人行》。

陆严河开玩笑:「难道《武林外传》这部剧丶这个阵容,就这麽不让你们感兴趣,连一个问题都没有吗?」

陆严河嘴严得很,让他们只能回到《武林外传》上来了。

「为什麽会在《六人行》之后,创作一个古装武侠喜剧?这两者的差别还是有点大的。」

「因为我的能力还不足以让我在同一个背景丶风格和题材上写出好的剧本来。」陆严河说,「所以,乾脆就完全把背景丶人物和风格都变了,所以因为我和情景喜剧这个共同点而把两部剧放在一起比较的,在看过《武林外传》之后,就一定不会去这麽看待了,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你认为这部剧能够达到《六人行》的高度吗?」

「《六人行》是电视台独播,《武林外传》是北极光视频独播,一个台播,一个网播,比数据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不在一个标准上,但我相信,喜欢《武林外传》的人不会比喜欢《六人行》的观众少。」陆严河笑,「毕竟《六人行》开播的时候,我还没有拿影帝,但《武林外传》开播的时候,我们黄哥已经是影帝了。」

黄楷任嘴巴一咧,笑得很开心。

全场媒体也跟着笑。

谁不喜欢陆严河这样频频抛梗丶抛金句的艺人呢。

他不说出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媒体拿什麽完成他们的KPI?

「为什麽你自己没有主演这部剧?只是在里面客串了一个角色?」有人问。

陆严河:「因为不适合。」

「不适合?没有适合的角色吗?」

「不仅仅是这个方面。」陆严河说,「我的表演风格也不太适合这部剧。以前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什麽都能演的演员,后来自己写了剧本,当了导演,才发现,人都是受限的,与其总是想着突破自己,不如想着多去找一点可以发挥自己特质的角色,演员和角色一定要是一加一大于二才是好的组合。」

「为什麽……你觉得你的表演风格不适合《武林外传》?」

「这怎麽说得清呢,你们看了就知道了。」陆严河笑。

「那你觉得《武林外传》现在的演员阵容里,谁是最适合这个戏的演员?」

陆严河:「你问导演啊,我只是写了个剧本,导演才是拍了这部剧的人。」

白景年:「这种得罪人的问题你就踢皮球踢到我这里来!」

陆严河:「他问的,你怪他。」

陆严河直接指向刚才提问的记者。

记者:「……」

你指得怎麽这麽理直气壮呢?!

-

《武林外传》的发布会很成功。

发布会结束以后,是北极光视频组织的媒体酒会——名义上由北极光视频组织。

实际上,这场活动来自于《武林外传》这部戏的营销方之一——《跳起来》的特别定制活动。

各个媒体丶影视大V博主都能拿到一张邀请函,到酒会上,跟《武林外传》的主创们面对面地聊天。

这是目前其他影视剧基本上做不到的。

《武林外传》能做到,是因为陆严河提出来,希望每一个主创都能够参加。

放下身段,跟媒体朋友们面对面地交流。

「如果你一直高高在上地跟他们保持着距离,那他们又凭什麽发自内心地去为你做宣传?」

现在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艺人团队知道自己的艺人是个大草包,所以不敢让他们直接面对媒体。

好在《武林外传》不存在这个问题。

去酒会的车上,萧云就跟陆严河一起。

她就问:「严河,你为什麽还专门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去啊?我不是不愿意去啊,但有的人可能确实不擅长这种场合,也不擅长在现实交流中讨人喜欢。」

陆严河说:「实在不愿意的,我也没有那个本事强求,我只是希望能去的就去,至于为什麽……因为面对面交流过的人,就不再只是一个舞台上的符号,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你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去骂一个没有接触过的人,但一旦你接触过了,他对你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符号那麽简单了。我觉得现在各种影视剧的宣传,都让主创离媒体太远了,看似很近,却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实际上都很难有真正交集。我们《武林外传》是一个很好的剧组,每一个人都有东西可以给人分享的,如果能够让很多媒体真正地喜欢上我们剧组,喜欢上我们这些人,对他们来说,宣传《武林外传》和这些主创人员,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了。」

萧云若有所思。

「所以你一点都不担心比如我这样的神经大条丶说话随便的人,搞砸这件事吗?」萧云问。

陆严河:「说实话,我们是不是太妖魔化现在的人际关系了?动辄就得罪别人,搞砸了某个事。但是,我感觉艺人们全部被团队保护得很好,不让他们直接跟别人接触,难道就没有搞砸很多事情?没有得罪别人?」

萧云:「……你说得好有道理。」

-

其实,接到邀请函来参加这个酒会的媒体也很诧异,没想到《武林外传》……会这麽大方,还这麽大胆。

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片方就不怕今天晚上变成所有艺人被逼问各种丑事的修罗场吗?

但是,当他们打开邀请函,看到落款为「《武林外传》全体主创」的邀请内容,他们又觉得,很多事情真的没有必要做这麽绝:

制作《武林外传》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而一部好剧的诞生,绝不仅仅是制作者的成就,也来自于你们——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评论,传播。欢迎您前来参加今天晚上的答谢酒会,让我们在一个更轻松丶更愉快的氛围里,抛开记者和受访者的身份,纯粹地聊一聊影视剧艺术,聊一聊我们的生活。

……

怎麽说呢,收到这封邀请函的人,或多或少也知道,这就是一种公关手段,哪怕它以这样一种看似亲密的丶私人的口吻,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可是,即使你知道它是公关手段,你也看得出它的用心——除了《武林外传》剧组,这两年,有哪个剧组会专门在发布会以后,还举办一场媒体答谢酒会,还专门送来这样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函?

大部分情况下,谁又不想做一个体面的丶从容的人?-

「我看过你写的一篇报导!」陆严河在听到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介绍自己以后,马上说,「你当时评价《暮春》即使很好,也没有摆脱华语青春电影的伤痛和伤痕。」

这个叫陈沧的男人露出震惊之色。

「你怎麽记得?」

陆严河:「因为……我觉得你说得挺对的,而且,说得挺客观的,没有恶意攻击,只是提出了你的看法。我很喜欢这样的评论。」

陈沧听陆严河这麽一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这个,拍得挺好的。」陈沧说。

陆严河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又说:「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电影其他方面的好也无法建立起来,《暮春》的主题就没有办法跟伤痕和伤痛划清界限,划清了的话,那就完全是另一部电影了,这是相辅相成的。」

「严河,你平时对影评也研究得多吗?」另一个穿着黑色短裙的年轻女人问。

「会看,但没研究。」陆严河说,「你们平时一年看电影应该很多吧?」

「工作需要,必须多看啊,阅片量不上来,怎麽敢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和不好。」

……

另一边,萧云身边站着她经纪人——她经纪人到底还是不放心她,周围同样是几个媒体人。

「这是我从来没有演过的角色。」萧云满脸期待,说:「我也很想看到我在这部剧里到底是什麽样子。我其实很小的时候就想演一个侠女,嗯,在《武林外传》里,也算是演了一个非常规的侠女了吧。」

有人好奇地问:「在里面是很酷的那种侠女吗?」

萧云马上卡了一下壳,才说:「你去看就知道了。」

有人注意到她经纪人脸上都露出了「看好戏」的揶揄表情。

看来,萧云在《武林外传》中的侠女角色不太按照常规来啊。

「萧云,你出演《武林外传》,是因为你跟陆严河关系不错,他钦点了你吗?」有人问,「你跟陆严河似乎合作了好几部戏了,从《凤凰台》到《焚火》,现在你又出演了他写的剧。」

萧云轻哼一声,说:「你怎麽不说是我够优秀,才能够一直跟严河合作呢?不过,你猜得也没有错,确实是严河给我留了这个角色,他写剧本的时候就跟我说,有个角色很适合我,问我演不演,我当然演了。」

「严河说很适合你?」有人惊讶地问。

萧云马上有些气愤了,「难道就不能很适合我吗?看不起谁呢?」

「哦,不是,我是想说,如果严河说这个角色很适合你,估计这个角色不太酷了,不是我们想像中那种很英姿飒爽的侠女了。」对方说。

萧云:「……」

萧云说:「我想回家了,带我回家,谁带我回家?」

……

这边,江军跟他身边的媒体朋友温和地笑,说:「当时跟严河一起拍完《十七层》,他就跟我说了《鱿鱼游戏》和《武林外传》这两部戏,我在里面演一个捕头,跟你们想像中的捕头肯定不一样,这次演得……挺放飞自我的,反正我确实没有想到,这部剧竟然会是这样一种风格,很难形容,只能说,它的风格从头到尾都很统一,也很难复制。」

他指了指餐桌上的一个点心,说:「这个我刚才吃了一个,还挺好吃的,你们也可以尝尝。」

「谢谢江老师。」

……

这场媒体答谢酒会,主创们出席了一个小时之后才离开。

如果说前面的发布会是做给公众看的一个仪式,这场酒会,则是给所有媒体界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武林外传》这个剧组仍然非常重视媒体的力量。

这种诚意,可以称为近年来剧组之最了。

当天晚上,数十家媒体和个人自媒体经营者,都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做了关于这场酒会的分享。

于是,一夜之间,突然就出现了很多「我在XXX见到了XXX,他私下人真的很nice!」,或者是「萧云私底下比她在综艺节目里更搞笑,搞笑女石锤了!」,或者是「我在《武林外传》的媒体答谢酒会上,碰到了《六人行》的另一个关键人物,监制胡思维,他没有出席《武林外传》的发布会,但是他出席了媒体答谢酒会!」……

发布会是有现场直播,有各种媒体拍摄物料的。

但是在媒体答谢酒会上,并没有这些。媒体答谢酒会上,是不允许摄像的,当然,可以跟艺人进行合照。

于是,这天晚上,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和「私下里XXX」的小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热度莫名惊人。

-

「发布会,意味着每个人看到的物料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家都太习惯一个影视剧发布会上的那些东西了,腻了,你得让大家有点新鲜感。」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都说时尚是一个轮回,营销一样也是,破天荒的东西可以让人眼前一亮,酒会这种东西,你把几十家媒体请过来,变成一个私人性质的酒会,那就是八卦头子大聚会。」

「为什麽八卦传得这麽凶?因为它不是当事人主动公开的。」

「大家都懒得看一个模子出来的网红明星了,更别说那些千篇一律的通稿。」

「萧云私底下是个搞笑女,这算什麽新闻?它又凭什麽让人这麽关注?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句话来自一个跟萧云面对面交流过的人,从她的嘴里说出来,这是人证,而她为什麽这麽说,发生了什麽样的故事,这同样让人好奇。」

「不是说新闻越大丶越匪夷所思才越惹人关注,讲的人是谁丶讲的方式如何丶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从官方宣传渠道公开出来的报导——听众的兴趣就上来了。你未必对新闻联播感兴趣,但如果有人偷偷告诉你某个地方发生了什麽事情,你肯定竖起耳朵听。艺人主动想让你知道的东西,你未必想知道,但艺人不那麽想让你知道的东西,这个时候通过别人之口说出来了,你说你感不感兴趣?」

「这就是普通人对于明星艺人的心理。」

「媒体答谢酒会——实际上,我们对它的准确定义,叫做媒体人小喇叭动员大会。」

陈思琦对北极光视频的郑怀仁微微一笑,摊开双手,「其实我的宣传思路就是这麽简单,找一个已经不太常见的宣传方式,结合大家的心理需求,名正言顺地让大家获得吃瓜听八卦的快感,从而提高《武林外传》的热度和关注度。」

「同时,按照严河的说法,作为近年来第一家专门为媒体举办答谢机会的影视剧,媒体圈为了捍卫自己对于影视剧的宣传作用,也一定会不遗馀力地宣传这部剧。」

郑怀仁叹为观止地看着陈思琦。

「一场只花了三十七万的媒体答谢酒会,被你们玩出了三百万都玩不出来的宣传效果,你牛。」

「但是,你怎麽确定这些受邀参加的媒体人一定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写小文章呢?我以为你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他们各自的媒体上发稿。」

「发稿是发稿,社交平台是社交平台,前者是公开的丶权威的丶有姿态的,后者是个人的丶隐私的丶带着个人情感的。」陈思琦说,「说实话,这一场媒体答谢酒会,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媒体人回去以后会在自己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内容,但我们提前准备了……托儿。」

最后一个字从陈思琦嘴里说出来的时候,郑怀仁哈哈大笑。

也是,这有什麽好问的呢。

既然有了营销思路,自然少不了水军。哦,不对,应该复古一点,喊他们——托儿。

「精彩。」郑怀仁满眼欣赏地看着陈思琦,「你过去为严河作品做的好几个宣传营销方案,都取得了教科书般的成功,这一次,我想又是一次教科书般的案例了。」

陈思琦:「毕竟收了钱的,我可不想因为没做出新东西丶没做出实际效果来,被人说开夫妻店。」

郑怀仁大笑,说:「怎麽会,我看以后在影视剧宣传营销这个领域,要被你们《跳起来》给统治了。」

郑怀仁对《跳起来》策划的这一次酒会效果,显然非常满意。

「接下来的宣传方案,我也已经发到你的邮箱了,郑总。」陈思琦说,「你确认一下,没问题我们就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去推动了。」

之所以要发给郑怀仁确认,是因为这些宣传营销的方案,到底还是要配合剧集的播出,以及北极光自己的一些计划节点。

郑怀仁点头,「好的。」

那郑怀仁为什麽这麽满意?

也是数据说话。

一个晚上,《武林外传》在北极光视频的预约数就新增了45万。

到目前为止,《武林外传》这部剧在北极光视频的预约数已经破了420万——

作为一部非续作的作品,这个数据几乎可以排进历史前五了。

剧王之姿已经初现。

-

继续推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从首订7写到均订破千。(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