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武圣之上,朝廷生疑(1 / 1)
第200章 武圣之上,朝廷生疑
隐居?
说白了,不就躲起来。
陈三石并未做过什麽亏心事,何必要躲起来?
过安稳日子?
还是那句话。
如果躲起来能安稳的话。
陈三石当初在鄱阳的时候,就不会去向庭春手底下参军。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说道:「弟子自然要留下来。」
事到如今。
凉州早就成了他在此方世界真正的家。
「好啊,老夫也是多馀问你。」
孙象宗言谈间又钓上来一条鱼:「明天吧,明天到演武场一趟。」
「好,弟子记住了。」
陈三石应道。
「还有,最近几天,就把你和孙璃的婚事办了吧。」
孙象宗十分自然地说道:「喜事得在丧事前面。」
「师父,你这是……」
陈三石神色微动。
事实上。
从他过来开始就通过【观气术】看到,老人家的体内流淌着丝丝缕缕的煞气,在侵蚀着肉身。
「还是那句话,老夫活得够久了,你先活到一百岁,再替老夫伤心吧,赶紧滚蛋。」
孙象宗不耐烦地摆摆手:「别打扰老夫钓鱼。」」
「那你老人家就慢慢钓。」
陈三石告辞离去。
他走出没多远。
就听到又有鱼儿上钩。
「嘿哟,好好好!」
「老夫今日是过足了瘾!」
「……」
……
陈三石没有直接离开督师府,而是三两个闪身,就翻墙来到师姐平日里居住的院子。
「师弟,你回来了?」
还没等靠近。
房间内就传来清冷的女声。
「回来了。」
陈三石来到窗户边:「开一下窗户,送师姐个礼物。」
「你从大漠回来,能送我什麽?」
「你把手伸出来就知道了。」
陈三石从储物袋中取出来一支金钗,看起来像是鹿角的形状,但是上面有悬挂着很多叶子,在阳光下金灿灿的,甚是华美。
「这是?」
「金步摇,他们那边的王妃喜欢戴。」
「战利品?」
「我找当地工匠,花钱打的新的,大婚那天,你可以戴着。」
「嗯,谢谢。」
「……」
「陈少爷丶姑爷,我的祖宗——」
管家在院子门外大喊:「差不多就行了,真不能坏规矩。」
「好嘞,我知道了。」
陈三石眼看着对方有要冲进来的趋势,不得不翻墙离开。
等他回到家中,已然是黄昏时分。
「老爷!」
司琴墨画躬身迎接。
「将军。」
凝香也出来相迎。
昭昭则是领着陈云溪跑到房顶上,不知道做什麽去了。
「回家了啊。」
陈三石来到书房,让凝香研墨,然后提笔写信。
如今煞脉危机解除,也是时候让小姨子把老婆孩子从庆国送回来了。
写好信之后,就直接交给青鸟。
忽然间闲下来。
陈三石习惯性地想要练枪,结果身上压根没有长枪。
沥泉枪在和上品法器对撞后就残破不堪,乾脆送给封印后嘤嘤狂吠的古魔族修士,虎头湛金枪,也在跟几名武圣交手的时候长虹贯日,直接扔到山崖下面去了。
说起来。
这一战不光是手底下的弟兄们死伤惨重,他也损失不少东西。
两把长枪。
还有一张弓。
在和宇文景温交手的时候,铁胎弓的弓弦直接断裂。
陈三石打算过阵子再去山里转转,看看那条巨蛇还在不在,体型如此巨大的异兽蛇,筋拿来当做弓弦肯定不错。
而且说起修炼。
他已经炼无可炼,武圣之上的修炼方法暂时不得而知,需要等到师父传授才行。
倒是有《五行决》可以修炼。
行军途中,他有空的时候也都会修炼,包括各项法术也有提升。
【功法:五行决.炼气初期(一层)】
【进度:285/500】
……
相对于能够延寿的仙道修行,法术的提升就要快得多。
【法术:厚土决(入门)】
【进度:395/500】
……
【术法:万剑天来.一阶】
【进度:788/1000】
……
另外。
有千寻和青鸟,御兽技艺也在提升。
【技艺:御兽(未入门)】
【进度:25/100】
……
这些东西都不能急于一时,只能慢慢修炼提。
五行决的提升速度实在是太过缓慢。
若是有单一属性的功法修炼,提升灵根品质,速度相对而言应该就要快得多,否则的话,这样下去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突破到炼气中期。
还有炼丹。
有不少能提升修为的丹药。
把这些提升起来,才能更快提升实力。
看来。
需要找时间,再去一趟大泽坊市。
这麽说起来,那里倒算是他的「菜市场」,需要的时候,就过去买一些东西。
话说回来。
师父明日叫他去演武场上,不知道是要做什麽,还提到过要见一些人,不知道是哪些人。
奔波两个多月。
就算有辟谷丹他的身体不疲惫,精神方面也多少需要放松。
琢磨着乱七八糟的事情,陈三石就渐渐陷入沉睡。
翌日。
卯时。
晨雾薄晞。
陈三石骑着千寻来到军营。
尚且在凉州的将士们都已经点卯结束,包括洪泽营的将士们在内,全部都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演武场上。
而孙象宗,则是不急不慢地走上高台。
「督师大人。」
一名老将问道:「您忽然间让我把大家集合过来,是有什麽要紧的事情吩咐?」
孙象宗平静地说道:「今日的操练,我亲自看着,开始吧。」
「当真?」
老将顿时声音高亢地说道:「还不赶紧操练,不管是卒还是将,但凡能得到督师大人亲自指点几句,都是受益终身!」
督师大人,已经许多年都不参与团练,而是交给手底下的弟子们负责。
今日倒是稀奇。
「是!」
「咚咚咚——」
战鼓敲响。
凉州城内的五营兵马开始操练。
操练分为军阵和个人。
孙象宗双手背在身后,在演武场上四处巡视起来,不论是八大营的旧人,还是朝廷派来的新人,遇到有问题的都会说上几句。
直到正午时分,才宣告结束。
他重新登上高台,声音听起来明明不大,但是在场的七万馀人却都听得清清楚楚。
「八十年了。」
「记得是嘉元三十六年。」
「当时尚且是潜龙的陛下,和老夫来到北凉,奉朝廷之命,筹措一支队伍,辅助当时的凉州卫所,一起抗击大漠的蛮人。」
「一开始,老夫手底下只有八百人。」
「后来,是三千人,五千人,再到一万人,到天策营建立。」
「然后是玄武营丶白虎营……」
「慢慢的有了八大营。」
「不知不觉间,就是将近百年过去。」
「八大营也变成北凉军十四营。」
「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老夫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差,好多人都不认识了。」
「看来,也是时候该颐养天年了。」
「……」
颐养天年?
坊间很多年前,就开始传闻孙象宗命不久矣。
那个时候,他就极少露面,八大营的将士们都以为是真的,这才有后来的各种分权,宁长群立威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直到选锋时,老督师一枪戳得宁长群死无全尸,威信就立马又回来了,大家知道督师只是少露面,并非是真的老了。
可这次北征大漠……
孙象宗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上却没有参与。
最后。
是靠着他的关门弟子,那位洪泽营的陈将军力挽狂澜,才解除危机,大挫蛮军。
他们也昨日才知道。
洪泽营北上之后,都发生了什麽。
封狼居胥!
蛮族四部,对白袍俯首称臣!
休说是大盛建国。
就算是放眼千年。
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出过这麽一位武将。
仅仅一战。
就能换来边境至少五十年的安宁。
可以说。
已经是北凉军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以前。
所有军伍之人追崇的对象,都是八大营的创立者,南征北战威震天下的孙督师。
但以后。
在年轻人的心中,只怕是要以白袍陈三石为楷模了。
但也只是年轻人而已。
孙象宗的威望和地位。
在一众中年将领的心中,是无可取代的。
「督师大人……」
几名老将抱着拳,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麽。
「洪泽营。」
孙象宗来到洪泽营的前方:「才刚刚开营,就立下这麽大的功劳,按照以往的惯例,老夫是应该亲自褒奖,再从中挑选一些外门弟子的。
「不过既然是颐养天年,自然也教不动了。
「也只能送你们主将一件兵器,当做褒奖。
「以后的北凉,是你们年轻人的北凉。」
「嗡——
话音落下。
数万人眼中。
只看到灵光一闪。
等到光芒渐渐褪去之后。
众人就看到。
在孙象宗的手中,抓握着一条银龙。
那是……
龙胆亮银枪!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龙胆亮银枪!
一甲子以来,孙象宗就是拿着它驰骋天下!
多年之前。
大盛有一次和西齐国开战。
由于特殊原因孙象宗无法亲自调兵,结果就连京城来的金牌和军中的虎符在八大营里面都不好用,直到有人把龙胆亮银枪带到,才得以调兵遣将。
基本上到了认枪不认人的程度。
可以说,拿着龙胆亮银枪的人,就是八大营的统帅。
如今……
孙督师在数万将士的面前,把龙胆亮银枪传给陈三石,其中有什麽深意,不言而喻!
这是……
传承!
衣钵传承!
这是在告诉所有人。
从今以后。
白袍就是北凉军的,天!
即便他暂时还不是督师。
有这杆枪在。
中年丶老年将领们也都会认。
「谢孙督师赐枪!」
陈三石双手接过银枪,仿佛真的将一条银龙抓握在手中,嗡鸣不断,甚至隐隐有些控制不住的感觉。
他也是到现在才知道。
师父他老人家让自己来军营是做什麽。
一代后人换前人。
一代新人替故人。
老人家。
这是把自己一生积攒下来的威望。
当众。
交到自己的手上。
「督师威武!」
「陈将军威武——」
洪泽营当中。
赵康和朱仝他们几个互相交换眼神,然后领头大喊。
「督师威武!」
「陈将军威武!」
「……」
声浪开始传递。
一浪高过一浪。
很快。
威武二字,响彻云霄。
一场操练。
也在震天动地的喊声中,宣告结束。
将士们还在高呼。
陈三石则是收起银枪,跟着师父离开军营,一路来到仙鹤楼,上了顶层的厢房。
「诶哟,孙督师您来了。」
店小二笑呵呵地领路道:「您请的客人都到了。」
「好。」
孙象宗说着,推开房门。
只见。
厢房内,餐桌前,坐着十几个衣着富贵之人。
他们没有穿官服。
但陈三石还是认得出来,这些人,都是凉州城一十九府大大小小的官员。
当然,目测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全部。
其中也有一些,祖上是封过爵位的。
甚至还有世袭罔替的侯爵。
『师父他老人家,怎麽把这些人都叫过来了?』
『……』
「孙督师!」
「阔别多年,别来无恙啊!」
「你后面这位,应该就是陈三石陈将军了吧?」
「今日一见,果然仪表堂堂!」
「了不起,了不起啊!」
「封狼居胥!」
「真是头一遭!」
「老夫我以前也是军中之人,待会儿一定要跟陈将军多喝几杯!」
「……」
「三石。」
孙象宗微微侧首道:「还不赶紧跟各位大人打招呼。」
「在下见过各位大人。」
众人入席。
酒过三巡后,就听到官员们说道。
「孙督师放心!」
「回去以后,我们就上书京城,请求陛下,册封陈大人为新任北凉督师。」
「我等虽然不在内阁。」
「但毕竟是凉州督师,多多少少还是要听一听当地官员的意见的。」
「这也是为了北凉好。」
「以前是孙督师。」
「日后有陈将军在,凉州无忧矣!」
「……」
酒席持续到临近子时才结束。
孙象宗差人安排他们在督师府内住下,留下来参加不久之后的婚礼。
很快,房间内就只剩下师徒两人。
「小子。」
孙象宗摩挲着茶盏,开口道:「知道老夫今日所作所为是因何缘故麽?」
「还请……」
陈三石顿了下:「师父赐教。」
「既然你选择留下来,就必须要往上走,只有往上走,才能在朝廷中有安身立命之本,才有不受制于人的能力。」
孙象宗徐徐道:「督师一职,倒也不是老夫非要你拿,而是你不拿不行。
「尤其是你功劳过大之后,就更需要这个位子
「在此之前,北凉军经历了什麽,你的洪泽营里面是什麽情况,你应该很清楚,只有拿到这个位子之后,日后你做什麽事情才名正言顺。」
「师父说得是。」
陈三石理解师父的意思。
扩营之后。
名义上他是北凉军洪泽营的主将,但手底下从副将到参将,都是京城来的人,跟着自己打仗没问题,但绝对不会违背朝廷的命令。
换句话说。
哪天他要是惹到京城不高兴。
随便一封调令,就能让他这些年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家底一扫而空。
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命,永远要握在自己的手里。
「师父思虑周全。」
陈三石说道:「只是,京城会答应吗?」
「呵呵,你小子,真以为老夫说封你多大官就能封多大?首先,是你自己的功勋配得上。」
孙象宗说道:「封狼居胥,这麽大的功勋,老夫这辈子都没捞着,别说是一个督师,你要是有胆子,上摺子说自己想要个国公当当,说不定都得答应你。
「一个督师而已。
「说到底,其实也不过是个虚名。
「为师能给你的,也就是这个虚名。
「以后是真督师还是假督师,就要看你自己了。」
「弟子谨记。」
陈三石说道。
「这个给你。」
孙象宗的手中,突兀出现一块玉简。
陈三石接过玉简在手中端详起来。
「真力境的功法。」
孙象宗解释道:「也就是他们口中常说的,武圣之上。
「在修仙界。
「修士们都说,纳天地之灵元,修万法之本根,成己身造化,羽化飞升,才是天道,是真正的长生仙道。
「但其实。
「他们不知道,人族的肉身,本身就是最大的瑰宝。
「上古混沌初开,神兽盘踞,妖魔纵横,唯有人族夺天地之造化,在灵蕴中诞生,又能在混乱中一代代传承至今,肉身怎麽可能会孱弱?
「有些人没有灵根,无法修炼丹田法,于是乎就颓丧自弃,认为此生,再也没有办法接触到超凡,再也无法和所谓仙人比肩。
「殊不知,人体内,自有秘藏!
「真力武者和蜕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化真气为真力。
「而做到这一步,就需要藉助灵力,再一次洗炼肉身。
「人体在真力境的功法中,被划分为——
「三部八景二十四真。
「在此之前,你还需要一样天材地宝,来正式激发人体秘藏。
「这之后,你就可以正式开始洗炼肉身。
「上中下三部八景神,对应二十四真,全部洗炼完毕之后,就可以进入到真力境界大圆满。」
「三部八景二十四真……」
陈三石追问道:「那师父,真力境之上呢?」
「在修仙界,真力境界之上,算是禁法,除少数特殊宗门和修士外,是不得私自修行的,而且老夫也没有功法,就需要你自己去摸索了。」
孙象宗放下茶盏:「另外,武道或者说炼体一途没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前路……断绝。」
「前路断绝?」
陈三石猜测道:「师父指的是,没有后续的修炼方法?」
「嗯。」
孙象宗继续说道:「到达一定境界之后,武道的功法和修炼方式就荡然无存了,不知道是有人刻意销毁,还是自行没落。
「总之。
「法修可飞升,而武修的飞升之路断绝,自然也就没有长生之道。
「再加上武修需要淬炼肉身,相比法修所消耗的资源要更加巨大,因此修仙界的武修也不多。
「但老夫相信,只要想走,那麽路就在脚下!
「咳咳咳……」
说到这里,他咳嗽起来,「当然,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既有灵根,武道天赋又不错,这两条路你可以同时走。
「有时候。
「同时走两条路,要比只走一条路更加轻松。
「咳咳咳咳咳……」
「咔嚓——」
孙象宗的脸色忽然间变得煞白,失控间打翻茶盏,瓷器碎片迸溅的到处都是。
「师父?!」
陈三石慌忙上前扶住:「时候不早了,我送你回去休息吧。」
「嗯……」
孙象宗边走边说道:「武道修士,同样需要灵气。
「法修们,是通过灵根吸收天地灵气之后,经过周天运转炼化成法力,然后储存在丹田之中。
「而武道,则是通过呼吸法呼入天地灵气,再以桩功丶招式来炼化灵力,和蜕凡境的武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灵气……
「咳咳咳,老夫提前为你准备的有灵珠……师父……」
「师父,这些回头再慢慢讲吧。」
陈三石有些愧疚道:「你先好好休息休息。」
「逆徒,轮不到你插嘴!」
孙象宗呵斥道:「那灵珠,并非只能你一人所用,取出来以后,就相当于在一定范围内的,打造出灵脉洞府,你若是愿意,也可以给其他人用。
「一阶上品灵脉,在你武道真力境界,仙途筑基境界之前,倒也是够你用了。
「那之后,若你还是想继续往上走,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另外。
「如今东胜神洲的封印松动,不久之后应该就会有其它洲陆的修士陆陆续续进入神洲,寻找其它的灵脉,麻烦只会多不会少,你若是处理得了就处理,若实在危险,就先避一避也无不可。
「这些事情,本该是老夫来管的,但老夫,实在是管不动了。
「还有曹楷,就是咱们的那位圣上,京城的皇帝陛下。
「他的身后,也站着修士,再具体的,老夫就不知道了。
「陛下的境界,是炼气圆满,如果所猜不错的话,不久之后,就要筑基了,再加上镇国玉玺和龙渊剑,老夫死后,理应是凡俗最强之人了,你要心里有数。
「还有一件事情。
「老夫睡着以后,要是哪天没醒过来,你记得把戒指也取下来,里面还有一些东西,你愿意要就要,不愿意要就毁掉。
「过两日就是你和孙璃的大婚。
「老夫就这麽一个女儿,算是便宜你了。
「还有……」
「师父,你真别说了。」
「逆徒,不用你扶我。」
「你再怎麽骂我今天也不能辛苦你老人家讲了,留着点力气过两天喝喜酒吧,我听四师兄说,你在督师府后山埋了一坛子的女儿红,里面的原料是从修仙界搞来的。」
「你小子,还真是想把老夫吃干抹净啊。」
「……」
……
陈三石把师父送到督师府时,发现督师府已经开始布置婚礼需要的彩头。
等他回到家,司琴墨画也在里里外外地忙活。
红灯笼丶红双喜丶红绸缎丶红地毯,一切看起来都喜气洋洋。
「老爷。」
司琴急匆匆地说道:「老爷你可算回来了,裁缝把婚服送回来了,你赶紧试试合身不合身,要是不合身的话还来得及改。」
在两个丫鬟的服侍下。
陈三石来来回回试了三套婚服,直到后半夜的时候才得以清闲。
他也没有休息,而是直接来到凝香的房间内。
「将军回来了?」
床榻上传来凝香朦胧中带着诱惑的声音:「半夜到奴家的房间里来,可是想通了,准备和奴家共同修行那阴阳采补之道?」
「盏茶时间。」
陈三石说道:「叫上你那个呆徒弟,到我房间来吧。」
「你说谁是呆子?!」
昭昭早就闻声而来,气得不行。
房间内。
陈三石取出灵珠。
经过他的催动,随即便有阵阵灵气好似大雾般弥漫开来。
索性灵脉也不会因为多一个人,就导致他吸收的变少,叫她们两个一起用也无妨,她们修为若是能提升一些,将来发挥的作用也可以更大。
【神通:驭仙(未入门)】
【进度:25/100】
上次在天涯海角,也算是一起应对麻烦,驭仙技艺的熟练度有所增加,就是不知道进阶之后会有什麽效果和作用。
大婚在五日之后。
这几日。
陈三石除去修炼《五行决》以外,就是在研究武圣之上的功法。
他往玉简当中注入一丝灵力,而后就有功法内容以文字配合画面的形式,在脑海中浮现。
先前在大泽坊市买来的炼丹丹方,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记录。
师父传给他的真力境界功法的名字,只有两个字,叫做《龙经》。
其中桩功丶招式复杂变化自不必说。
最复杂的,竟然是呼吸法。
《龙经》配套的呼吸法,是五行呼吸法,自选其一,日后再精进。
师父是金之呼吸法,根据他的体质和习武情况,给出的建议是「火之呼吸法」。
反正呼吸法也没有强弱之分。
陈三石就先练起火之呼吸法。
桩功丶招式虽然复杂,而且需要灵力,但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两日以后就熟练掌握,唯独呼吸法不单单考验体质,对于悟性也有极大的要求。
桩功和招式,其实是杀招,对于修炼的作用,主要还是炼化灵气,强化肉身,而呼吸法关乎到修炼的速度。
即便他有七窍玲珑,也还是花费足足四天的时间,才终于将其掌握,然后配合桩功和招式,熟练地把一整套龙经打出来。
三部八景二十四真!
上部八景神,镇于人身上元宫中,分别是觉元子丶玄父华丶通众仲丶灵监生丶灵谟盖丶益历辅丶仲龙玉丶始梁峙。
对应,脑神丶发神丶皮肤神丶目神丶项髓神丶膂神丶鼻神丶舌神。
其实,便是人体的一些部位。
在武道的理论当中。
人体内,就有众神!
亦或者说,人本身,就是神!
修炼的过程,就是一步步打开秘藏,或者淬炼神体,直到肉身成神,毁天灭地。
上部八景神,笼统来讲,就是脖子以上的部位。
但这只是开启「景神」,不是只淬炼脖子以上的肉身,修炼的时候,灵气洗炼的是全身,只不过实战的时候,会根据开启「景神」的多少,体现出不同的强弱。
【功法:龙经(未入门)】
【进度:0/100】
【效用:暂无】
只是修炼起来。
少了激活景神的天材地宝,始终无法触碰到真正的门槛。
陈三石也只好放弃。
所谓天材地宝,师父并没有给他准备,想必是实在顾及不上。
当然。
他又不是巨婴。
要是事事都要依靠长辈,还练个屁的武,又怎麽配得上武道之圣的「圣」字。
罢了。
本来也不是急于一时的事情。
等到大婚之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再去一趟大泽坊市便是,总归是能够有办法。
另外想不到皇帝老儿,都是快要筑基的人了。
看来他修行已久,而且天赋不差。
收起种种思绪。
陈三石静心修炼《五行决》。
等到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就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以及司琴的声音。
「老爷,快点!」
「外面的人都等着你呢,可千万别误了时辰!」
……
督师府。
一身红色婚服的陈三石骑着挂着红花的白鹄马,身后跟着八抬大轿,身边是数不清的仪仗随从和前来围观的百姓。
走过该走的流程,便来到督师府的厅堂。
新娘身着大红凤冠霞帔,脸上蒙着红盖头,仪态万千,在几位喜娘的搀扶下缓步而出,轻轻抓住另一端连接着新郎的红绸缎。
而后便是夫妻叩首,以及给师父敬茶。
吕籍丶荣滟秋等师兄师姐也早早提前赶回来,在旁边起哄。
走完该走的流程之后,便是宴请宾客。
陈三石注意到,来参加宴席的不光有凉州官员,还有许多外地官员。
他一一敬酒。
跟这些官员混个脸熟。
师父他老人家,这是连仅有的人脉都给自己了……
一直陪客人们喝好酒。
陈三石才骑着千寻,在师兄师姐们的起哄下回到家中。
二进院,另外一间厢房,就用来做婚房。
推开门。
烛光摇曳。
幔帐之后,新娘就坐在床榻之上。
「你回来了?」
「是啊,师姐。」
「还叫我师姐?」
「娘子?我觉得叫师姐挺好,不耽误。」
「嗯,随你,小师弟。」
「师姐,按照咱们盛人的规矩,是不是还得喝交杯酒?」
「桌子上有。」
陈三石拿起提前准备好的女儿红,倒了两杯,然后两人就坐在床边,手臂交错,共饮佳酿。
「师姐,这酒的味道怎麽不对?」
「不对吗?」
「不信你再尝尝。」
「唔~」
……
京城。
万寿宫。
内阁成员尽数聚集在此。
幔帐后。
是老皇帝古井无波的声音。
「说说吧,陈三石的事情,你们觉得怎麽封赏合适?」
「陛下。」
明青锋说道:「如此天功,封侯应该是最少的,只是……最近那孙象宗最近一直上摺子,说是希望给陈三石北凉督师的职位。」
「摺子我也看了,还有许多凉州当地的官员,也都说希望将来由陈三石继任督师之职。」
严茂兴说道:「可是咱们之前是商量好的,准备等到孙象宗死后,就撤去督师之职,永不再设,毕竟督师的权力从名义上来说太大,平日里就能节制兵马,战时更是能统管三州一切军政要务,此等封疆大吏,实在是难以控制,孙象宗就是先例。」
「是啊。」
吏部尚书尹鸣春,也就是尹翰文之父,说道:「孙象宗临死前来这麽一出,不知道是什麽意思,依微臣之见,封侯之事可以,但是督师之职万万不可。」
「我也觉得不妥。」
「是啊是啊。」
「以前在北凉设置督师之职,完全是因为战事不断,经常就有突发状况,需要有人能够随时主持大局,但如今北境战事已了,完全没有留着督师之职的弊端。」
「说的没错。」
「……」
隆庆皇帝的声音响起:「严良,明青锋留下,其馀人都退下吧。」
「是!」
几名大臣躬身退下。
殿内。
只剩下严良丶明青锋,再加上锦衣卫长孙旭升。
长孙旭升禀告道:「陛下,近期孙象宗不单单是写摺子。
「不久之前,他还在演武场上,当着几万人的面,把他的龙胆亮银枪给了陈三石。
「陈三石和他女儿的婚宴,也请了不少官员。
「其中意味,不必多说。」
「是啊陛下。」
明青锋附和道:「好不容易熬走孙象宗,我大盛朝,绝对不能走出一个不受朝廷制衡的封疆大吏,这跟两千年前,大夏那些分封王有什麽区别?
「纵观史书。
「历朝历代的大乱,都是因为军镇作乱导致的。
「虽然……
「目前为止,陈三石还没有表现出任何对朝廷不敬,但也难保他以后会不会变。
「历朝历代的每一个大奸之臣,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忠臣良将,就是手里的权力太大,把他们变成奸臣,有这麽多的前车之鉴,咱们绝对不能够重蹈覆辙。」
「明大人说的有理,而且陛下,这个陈三石的忠臣,未必是真的。」
长孙旭升抱拳道:「北境之战,异常太多了。
「根据楚仕雄等人的后续核实。
「他们的大雪龙骑天门阵,可跟京城兵马操练出来的不一样。
「那……真的是能够利用天象的
「这已经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在凌州银松崖,天雷劈南徐。
「第二次,是虎牢决战的大雾。
「天书,当初就是陈三石在明州战役之中得来的,会不会是他还藏了什麽东西?
「另外。
「此次。
「陈三石斩杀万人不说,加上玛瑙河,总共斩杀六名武圣,就算他也是武圣,这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以臣之见,孙象宗必然是早早就把传承交到他的手中。
「传承或许不重要。
「但陈三石一直没有上交朝廷,甚至没有告诉给凉州监军候保候公公,这点很重要。」
锦衣卫的职责之一,就是监察百官。
放在京城。
真要是想查。
连那名官员晚上吃的饭菜几荤几素,喝的什麽酒,跟什麽人喝,甚至总共喝了几杯都能查的清清楚楚。
「严良。」
隆庆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你说说。」
唯一一个不是站着,而是坐在板凳上内阁首辅严良,徐徐开口道:「臣以为,可以答应。」
「严大人?」
明青锋连忙说道:「这怎麽能答应呢?难不成,你想再打造出一个孙象宗来?」
「明大人稍安勿躁,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严良苍老的声音悠悠响起:「先前你们都说,督师之职太过重要,实则不然,任何官职的权力大小,都由朝廷决定的。
「就拿北凉军如今的情况来说。
「扩营之后,里里外外换了一大半,再也不是那个认枪不认人的时候了。
「此次不论怎麽说,也是陈将军立下天功,如果连这点要求都不满足,难免要凉了天下武将的心。
「再者说,督师之名,其实不过是一个虚职。
「授陈三石为督师之后,再升任吕籍吕将军为凉州巡抚,如此,即可互相掣肘。
「另外,老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
隆庆皇帝平静地说道。
「我大盛朝立国之初,对于兵权的管理是非常合理的,各地武将只有统兵之责,没有调兵之权,每逢战事,都会由京城派遣一位武将赶往当地挂帅。
「只是百馀年,战事太多,实在是无法维系。
「但如今接连大战之后,四方暂时归于平稳,老臣认为,正是恢复祖制的时候。」
严良顿了下,继续说道:「因此,不但可以答应孙象宗的要求封赏陈将军,而且还要大大的封赏,在此之后,直接把陈三石调到京城来任职即可。
「只要来到京城,用不了几年,他和边境兵马的关系就会淡化,也就不用担心他拥兵自重。
「而且以后再兴战事,还能随时把陈三石调到各处,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如此安排。
「既能满足孙象宗的心愿,给天下一个表率。
「又不至于和陈将军产生隔阂,他毕竟是世间难得的将才,日后用得着的地方,还有很多。」
「嗯,你们听听。」
隆庆皇帝幽幽道:「朕还是喜欢严良办事,面面俱到,就如此办吧,给陈三石封侯,你们觉得应该封个什麽侯?」
「北境一战,奔袭万里,斩敌过万,封狼居胥,勇冠三军。」
「当封,冠军侯。」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