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日後你惹出什麽祸来(1 / 1)

加入书签

('

第1162章 ,日后你惹出什麽祸来

入夜。温柔窝。

张庸轻轻的将沈茗的大腿挪开,悄悄起床。

从程茵的身上悄悄的翻过去。还好。没有将她弄醒。之前胡天昏地的,她也累了。

新生活运动已经提倡了一段时间。但是有些事情吧……

终究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哪怕是糟粕,暂时也改不了。

只要是你情我愿,就算是张庸的政敌也无法说什麽。因为他们自己也这样。

出门。

罗峰丶韩立就在门外。

他们两个,都是带人从杭州赶来西北支援的。

主要是晁立春丶孙德喜他们都是骑兵。不擅长在城内活动。对抓捕日寇欠缺专业。

现在张庸掌控空军,以权谋私,自己的手下也随便乱飞。

两架DC-3运输机。正好带来两个小队。

挥挥手。

静悄悄的带着队伍出发。

静悄悄的进城。打枪的不要。晚上抓日谍才有成就感啊!

直接按在被窝里面。省事省力。

开车。

进城。

遇到宪兵巡逻。

打个招呼。继续静悄悄的前进。

依然是搜索方式。但是搜索范围很大了。半径1000米啊!

很快发现红点。

静悄悄的靠近。

发现是一个药店。里面有一个红点。一个白点。

判断可能是药店的老板和夥计?

摆摆手。安排抓捕。

里面有武器标志。查看。是两把驳壳枪。

人和武器是分离的。没有时刻带身上。说明敌人的警觉性并不高。

预备。

攻击。

「嘭!」

大门被撞开。

有专门的檑木。直接撞门。

这就叫专业!

跟着冲进去。

没有人喊不许动!

直接上去将人按住。然后捆绑。

的确是一个老板,一个夥计。老板是浑身药味的中年人。

搞定。

张庸从后面进来。

先去将两把驳壳枪找出来。然后找钱。

结果算是比较正常的。找到几百大洋。还有几百法币。但是再多就没有了。

来都那个红点日谍的面前。伸手拿掉嘴里的破布。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庸。」

「我叫米仓兴平。规矩我懂。我懂。我懂。」

「好。」

张庸点点头。

就喜欢这种脑子清醒的日谍。

懂规矩就好。

大家守规矩。

十万大洋又不是很多。

作为日谍,只要努力,应该能做到的。

哪怕是你自己没有,别人有也行啊!随便招供一个,自己就能脱身。

死道友不死贫道……

几千年生存法则……

「说说。」

「我是民国二十年潜伏进来的。也就是西元1931年。」

「不是最近?」

「我是专业的。不是半路出家的。后面来的那些,都是糙汉。一点专业技巧都不懂。」

「继续说。」

「过去几年,没有做什麽特殊的事。是最近才和土匪霸天梁联系上的。我就知道,和那些土匪合作,肯定很快就会暴露。你看,才联系没两个月,你就找上门来了。」

「你挺能说的。继续说。」

「霸天梁,是华北特务机关长牛岛满亲自拉拢的……」

「等等!」

张庸摆摆手。

华北特务机关长是谁?

之前说是冈部直三郎?现在又说是牛岛满?

到底有几个特务机关长?

「你问。」

「冈部直三郎是做什麽的?」

「他也是特务机关长。他是蝉机关的。牛岛满是蒲机关的。」

「到底有多少机关?」

「这个我不知道。可能很多吧。」

「你们内部就没有统一的要求?」

「没有啊!这个特务机关,是谁都能组织的。只要你能搞到人,搞到钱……」

「那伱是属于哪个机关的?」

「我是属于关东军特别参谋部的。特别情报员。」

「关东军,特别,参谋部?」

「对。」

「哦。」

张庸拿出小本本。

这个需要记录一下。好像是新名词。

日寇特别喜欢发明各种新鲜的词语。公安丶派出所什麽的,也是日语先发明的。

他没有注意到,日谍的眼神悄悄闪烁。然后低头。

张庸记录好。然后收起。

「你刚才说土匪什麽?」

「霸天梁。」

「你和他有联系?」

「对。他是我们重点的工作对象。」

「他……」

「霸天梁眼下在黄陵境内。在一个叫做瓦口山的地方。我可以带你们去。他积累了不少的钱财。」

「好。」

张庸非常满意。

这个日寇很上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什麽?

可能是陷阱?

完全没关系。

他带着两个骑兵连。不怕陷阱的。

日寇不可能派遣大部队进入关中。渗透进来的都是小分队。不怕。

「你跟我走。」

「是。是。我全力配合。」

「那我以后叫你米老鼠吧。这个称呼容易记住。」

「是。米老鼠愿为阁下效劳。」

「只要缴获的战利品价值超过十万大洋,我就放你走。」

「不。我不走。」

「什麽?」

「我愿意永远为阁下效劳。」

「嗯?」

张庸眼神古怪的看着对方。

怎麽?想对我用假投诚的手段?信不信我用三棱刺捅了你!

「我回不去了。」

「为什麽?」

「我出卖了那麽多人,其他人一定不会放过我的。」

「你可以隐姓埋名,随便找个偏僻的地方活下来。除了我,没有人能识穿你。」

「不。我要反客为主,将他们率先干掉。」

「你……」

张庸认定对方是在忽悠自己。

自己又不是美女。又没有霸气侧漏的手段。对方怎麽可能臣服?

对方是关东军特别参谋部的。还是特别情报员。一听就是等级很高的样子。这种人,肯定很厉害。怎麽可能真心实意的为自己效劳。都是迷魂汤。都是试图让自己放松警惕。

幸好自己灵台清明。

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不会轻易迷失。

你看,现在的他,一度被外界传为老蒋面前第一宠臣,因为救驾有功,还获得了无数的特权。

但是吧。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利用此时平步青云,创建势力。

哪怕是有系统,他也清楚自己的斤两。

归根到底,自己还是个小人物。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左右历史发展。

也就是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修修边角就很满意了。

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

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捞钱。杀日寇。和小美女鬼混。今日无事,勾栏听曲。生活很滋润。

所有需要伤脑筋的事,都不想去沾。

「走!」

「是。」

带着队伍,继续扫荡。

结果,没有发现其他的日谍。只发现了方慕雨。

她还留在西安。或许准备在这里长住?

其实也不错吧。古城挺好的。

以她的本事,肯定可以很好的隐藏自己。

除了他张庸,别人想要发现她是日谍,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况,她应该也不会继续从事刺探情报之类的活动。这样暴露的可能几乎是没有的。

继续转圈。

没有日谍。

估计是撤走了。

现在的西安,已经没有战略价值。

一切都已经是尘埃落定。陕军和东北军都已经开拔新驻地。

既然没有战略价值,日寇谍报机关自然也不会在此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渐渐的,这座古城将会被遗忘。

', ' ')('

在未来的八年抗战当中,它应该是没有什麽出镜的机会了。

淞沪丶金陵丶武汉丶长沙丶常德丶衡阳……

这些才是新的热土。

如果是从全世界来说,则是华沙丶巴黎丶珍珠港丶中途岛丶史达林格勒丶阿拉曼丶诺曼第……

忽然觉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其实也挺不错的。

至少可以亲身经历。

经历一些历史大事。

比如说……

卢沟桥事变?

咦?

等等!

我怎麽会想到卢沟桥?

心思一动。

地图边缘出现一个黄点。

随着事变热度的逐渐散去,西安城内的黄点也越来越少。

詹兆刚也已经带着红党工作组,全部撤离。

来自各方的人马,都在逐渐散去。

包括谷八峰指挥的宪兵,近期也要撤离。准备转移到成都。

这是张庸的建议。

也算是半个命令。

他现在还挂着宪兵副司令的职衔。

将自己的提议报告侍从室。侍从室请示蒋某人。蒋某人高兴答应。

以为张庸是要趁机遏制川军,逼迫川军接受国府开出的改编条件。

不过,川军那边,还没有正式答覆。

会被川军误会吗?

无所谓。

他不是大洋。不可能受到各方喜欢。

川军需要的并不是宪兵。也不是削弱。他们需要的是武器弹药。是充分的物资补充。

但是暂时,他和川军还没有太多的接触,暂时还无法直接提供武器弹药。等出川吧。

等川军部队到达前线以后,他会想办法补充弹药的。

重武器肯定没有。但是步兵老三样,好像数量还行。

步枪丶轻机枪丶迫击炮……

默默观察黄点。

发现黄点要和自己错身而过。

于是悄悄的站在街道的十字路口。看看黄点到底是哪个。

结果……

发现居然是一个熟人。

齐九鼎!

意外。居然是他。

他居然从上海来到了西安?

大半夜的还跑出来,难道是发生了什麽要紧事?

想了想。决定上去打个招呼。

「齐先生!」

「咦?少……张专员。」

「对。是我。」

「你……」

「晚上睡不着。出来溜达。顺便抓几个日谍。」

「抓到了?」

「才抓到一个。其他日谍可能是撤回去了。对于日谍来说,现在的西安城,价值已经不大。」

「确实。」

「齐先生,有空吗?好久不见,有个问题请教。」

「请教不敢。」

「请。」

「请。」

张庸带着齐九鼎进入一家空的房屋。

有监控地图,所有没有人住的房屋,都是他张庸的临时居所。随时可以借用。

走的时候,将东西复原。然后留下大洋作为费用。

这次借用的是个大户人家。

客厅很大。坐下。

「齐先生,我有个事情很困惑。」

「你说。」

「我不想去北平。」

「你说的是二十九军公开请你去北平督察军务,是吗?」

「是的。」

「你自己是什麽想法呢?」

「其实,齐先生,老实说,我是个小人物,没什麽远大理想,也没什麽救国救民的崇高信仰,北平这样的乱军,我去了也没用。说不定反而死在日寇的手里。」

「但是,你已经做了很多救国救民的大事,不是吗?」

「没有吧。」

张庸摇摇头。

好像自己并没有做什麽。

就是抓了一些日寇。其他就没有什麽拿得出手的。

「你对北平了解多少?」

「我只知道大厦将倾。我得到的情报,是日寇可能在未来两个月之内,就会对宛平丶南苑机场等地发起全面的攻击。最终,他们很有可能吞并整个平津地区。进而占领整个华北。」

「是啊!现在的北平,事态的确非常严重啊!」

「所以,我不想去。」

「能理解。但是,如果你问我有什麽看法,我只说一句。」

「什麽?」

「北平有很多财富。如果你不去,就要落入日寇手里了。」

「齐先生……」

张庸顿时被打败了。

怎麽说红党思想工作就是高明呢?

一击致命啊!

和自己说大道理,自己根本听不进去的。

但是,对方一提财富,他张庸就沦陷了。

是啊!

北平有很多的财富!

根本就没有人能够计算清楚!单位都是亿丶十亿。

如果自己不去北平,这些财富,就会被日寇全部霸占。如果自己去了,至少能够抢出来一部分。

正好,自己的随身空间现在能装的东西非常多。

如果是金条什麽的……

感觉可以装几十吨!

北平有很多银行。银行里面有金条。

如果自己不拿,就成了日寇的战利品。所以,必须全部带出来。

还有现大洋什麽的,直接用车子拉出来。

说什麽也不能落入日寇的手里啊!哪怕是销毁了也好。

有个词语叫什麽来着?

坚什麽?

哦,是坚壁清野!

对。坚壁清野!自己去北平搞坚壁清野!

其他的事情,我都不管。但是,北平所有的财富,能撤出的必须撤出。

正好,南苑机场……

可以起降DC-3运输机。

直接将财富拉上飞机,然后带走。

等日寇占领北平,发现所有的财富,都被全部搬空。

哈哈!

白高兴一场!

别人正面抗战,自己专打日寇经济。

咦?

好像是新思路?

日寇的经济,其实是很脆弱的。

因为穷兵黩武的政策,绝大部分的财富,都用来充当军费了。

所以,一旦经济崩溃……

军国主义也就垮塌了。

北平陷落,淞沪会战,金陵会战,日寇其实都掠夺了巨额财富。

这些财富,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日寇继续发起新的攻击的动力。

但是到后来武汉会战丶长沙会战,为什麽不行了?

就是因为日寇经济越来越困难了。

收益严重低于支出。

战争是吞金兽。消耗是非常大。

一个个的师团,一个个的联队,都是无底洞来的。

需要粮食……

需要弹药……

这些,都是需要经济负担的。

一旦战争取得的收益,无法弥补战争的消耗,最终会导致崩溃。

德国也是如此。

战争后期的收益,远远无法弥补支出。

最终的结果就是破产。最后彻底毁灭。

说金钱很俗。

但是没有金钱。国家机器一样无法运转。

「齐先生,谢谢。」

「我什麽都没说。」

「嗯?」

「我什麽都没说。」

「明白。」

张庸哈哈大笑。

没想到,齐先生也有活泼一面。

就差菩提老祖说给孙悟空的那句话:「日后你惹出什麽祸来……」

告辞。

动力十足。

有了明确的目标。

开始有点向往了。

但是……

在此之前……

还得暴揍西北的隐藏日寇!

【未完待续】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