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技术性调整(1 / 1)
('
第216章 技术性调整
南京刑部大门外,在林泰来的诱导下,张把总明白,应该押着林泰来去找魏国公。
正要动身,忽见从前方走来一支队伍,前方仪仗打出的官牌是「右都御史」和「江南总宪」。
对这两块官牌,林泰来再熟悉不过了,毕竟曾经朝夕相处过半个月。
都察院丶刑部丶大理寺三法司衙署都是修在一起的,都察院官员出行从刑部大门前路过很正常。
林泰来立刻对张把总说:「快跑!」
张把总还在莫名其妙,跑什麽跑?随即就看到林泰来已经蹿出去两三丈了。
一般官员都有私心,都怕惹火烧身,所以不敢较真,但海瑞不一样,是敢较真的。
林泰来做局时最讨厌的,就是遇上敢较真的人,应付起来太麻烦。
忽然海青天仪仗的前导扯着嗓子大喝:「林泰来站住!」
像林大官人这麽拉风的男人,时时刻刻都在鹤立鸡群,远远的就被海青天看见了。
但林泰来充耳不闻,仍然一路狂奔,消失在街角。
反应过来的张把总也赶紧拔腿就走,在南京城,一般都不愿意和海瑞打交道。
所幸城北道路不多,大路尤其少,虽然张把总已经看不到林泰来的身影,但只要沿着太平门大街往南走就没差。
果然又走了半时辰后,就看到林泰来在太平桥等候。
南京城实在太大,这会天都要黑了。
张把总也没办法,只能自掏腰包就近找个客店,先凑合住一晚上。
到了次日早晨,才继续往城中心走。
魏国公所在的中山王府位于主城区中心的徐府街,祖先徐达死后追封为中山王,所以徐家府邸一直就叫中山王府。
到了中山王府门前,禀报进去后,不多时就看到年轻的魏国公世子徐惟志匆匆走了出来。
张把总连忙上前对国公世子行礼,但徐惟志看了眼林泰来后,却对张把总呵斥道:「谁让你来这里的?」
张把总苦着脸不敢答话,他能有什麽主意,全都是听林泰来的。
徐惟志劈头盖脸的骂着张把总:「你这个遭了瘟的老倌,到底是什麽居心!
谁不知道林解元是一个祸别人怕倒霉不敢收,你就送给我们徐府?」
张把总真要哭了,求着说:「恳请小公爷给下官指一条活路。」
徐惟志不耐烦的甩了袖子,「爱送哪就送哪去!人又不是我们徐家抓来的,凭什麽我徐家接收!」
张把总又看向林泰来,但林大官人仍然淡定的站着,还慵懒的打了个哈欠。(-_-) ????h????.????? (-_-)
「林解元!伱也说句话啊!」张把总催促说。
你林泰来在守备府丶兵部丶刑部大门口时,不都哔哔的很欢吗?
林大官人见火候差不多了,仰天「哈哈」大笑了几声。
然后高声说:「这次到南京城,我终于知道了,什麽叫敢做不敢当!
你们南京人把我林泰来当成人犯抓了过来,但却又没一个衙署府第敢接收我这个人犯!
本来还想着,把事情就在南京解决了,可没人敢留下我,那爷爷我也不伺候了!
我这便出城,北上去京师!去长安门外敲登闻鼓,告御状,讨一个说法!」
「那我送你出城!」甩麻烦心切的张把总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就在这时候,只见徐家门客盛先生也匆匆的走了出来,对徐惟志说:「公爷有令,将林泰来接收了,不得阻拦!」
徐惟志便叫道:「父亲糊涂!谁接收林泰来谁就要负责!我再去劝劝!」
盛先生拦住了徐惟志,「公爷还说了,以南京城大局为重,总要有人站出来负责!任何人不必再劝!」
于是就在全家人尤其是世子的极力反对下,魏国公徐邦瑞力排众议丶顾全大局丶勇挑重担负丶迎难而上,把被抓的林泰来接收了。
然后盛先生又指挥家将,把林泰来带到中山王府边上的西园,「软禁」了起来,还派了八名家将「看守」。
这西园顾名思义位于中山王府的西侧,是当初太祖高皇帝赐给徐达的花园或者菜圃。
面积不是很大,但建造很精巧,林泰来对环境非常满意。
盛先生让人都退了出去,单独与林泰来谈话。
「没想到,这场风波比预计大了太多。」盛先生叹道。
按照他们先前的计划,只是在苏州城范围内制造出风波,然后一起给南京守备大臣李言恭上眼药。
等李言恭扛不住了,魏国公自然而然的就能接替守备大臣职务,没人能抢。
但没想到,风波竟然快速蔓延到了全苏州府,南京城粮价顺便暴涨三倍。
这事儿就有点大了,甚至还有玩脱的危险。
林泰来也叹道:「我也没有想到,我林解元的影响力竟然如此大,全苏州府几百万人都如此敬仰我。」
盛先生:「」
现在已经不是怎麽整治李言恭的问题了,你先想想怎样才能收场吧!
林泰来笑道:「想要收场并不难。???9丂???x.???????」
盛先生连忙问道:「计将安出?现在该怎麽做?」
林泰来却又道:「着什麽急?现在就收场,把事态平息了,岂不等于救了那些贪官污吏?」
盛先生有点不敢往下想像,「那你的意思是?」
林泰来冷哼道:「出了这麽大的风波,朝廷怎麽也得先把巡抚等罪魁祸首换掉吧?或者再加一个知府?
如果苏州官场什麽都不变,一切照旧,还是这帮人,那不就白折腾了?」
盛先生无言以对,你林解元的野心还不小,巡抚知府都让你换了,那你岂不就为所欲为了?
他与林泰来打了这麽几次各取所需的交道,感觉很复杂。
他承认,林泰来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精于算计,洞察人心,善于使诈。
但现在同时又感到,林泰来是个自主意识超强,非常难掌控的人。
既操又布,很奇怪的混合体。
其实事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林泰来的大部分工作也就完成了。
大势已经形成了,剩下的节奏,根本不用林泰来亲自继续带,自然就有人推动。
南京城虽然已经没有什麽实权,但名义上仍然是国都,朝廷语境里的根本之地。
', ' ')('所以这边出了事情,在政治上不是小事。
就凭官僚的本性,第一时间肯定要互相甩锅互相推责的。
有资格六百里加急的大臣们,不约而同给朝廷写了奏疏。
所以从江南到京师之间,几乎同时出现了好几封六百里加急奏疏。
这还不算其他等级的奏疏,估计起码有几十封各抒己见的奏疏正在往京师送。
而林泰来不慌不忙的在魏国公家的西园隐居不出,等着下一阶段开启。
转眼又过了数日,时间进入了十月,距离开始徵税时间只有半个月了。
魏国公门客盛先生慌慌张张的走进了西园,对着坐在亭中吹秋风的林泰来叫了一声。
林泰来不满的说:「听说秦淮旧院那个叫尹青的美人总在骂我,让你们把她抓到这里来,我也好仔细教训一番,可是为什麽总是办不到?」
盛先生摆了摆手,「别说那什麽尹姬了!朝廷诏书到南京了!」
林泰来不以为意的说:「那有什麽可慌的?
朝廷肯定是让守备太监和魏国公联合做钦差,勘查回奏,咱们早就准备好了预案,照做就是。」
盛先生急忙说:「国公爷被点了钦差没错,但另一个钦差是海青天!」
林泰来:「」
这皇帝怎麽还抽上风了?放着亲近的太监不用,用什麽海瑞啊!
其实在南京三巨头里,一般皇帝最亲信的人是守备太监,号称「两千里亲臣」。
而且南京守备太监的政治地位并不低,基本上相当于京师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地位。
这次出了这麽大的事情,按理说,皇帝应该启用超然事外的守备太监带着南京锦衣卫,和同样超然事外的第一勋贵魏国公一起勘查「真相」。
结果也不知道什麽缘故,皇帝选择了海瑞。
是个人都知道,那海瑞铁面无私,极难通融,就不是正常人!
「不要慌!只是技术性调整!」林泰来镇静下来说。
计划出现点意外,那太正常不过了,天下哪有永远不出意外的计划?
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就行了,再说大方向又没变!
林泰来话音未落,忽然就听到又从西园大门方向传来了嘈杂声音。
守门的军士跑过来禀报说:「海青天来了!」
林泰来和盛先生面面相觑,这海瑞也忒雷厉风行了,难道怕「串供」吗?
事已至此,林泰来只能前去迎接,口中道:「老大人若要问话,直接召唤在下去都察院就行了,何必委屈自己亲自前来!」
海瑞冷哼一声,答道:「本院怕你跑得太快,看不见踪影。」
林泰来迅速狡辩说:「老大人莫非还因为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且听在下几句解释!
当时在下身为阶下囚,又想起当初乡试后与老大人告别时的豪言壮语,感到无颜面对老大人,所以才会羞愧的逃避!」
海青天半个字都不信,挤兑说:「阶下囚又如何?你若真有冤屈,本院当然可以为你伸冤!」
林泰来继续狡辩说:「当时在下正站在刑部外面,席家的人也曾到刑部告了在下,所以主要矛盾是在下与洞庭商帮席家。
在下也好,席家也好,都不是官员,纠纷也只属于民间纠纷。
按照规矩,都察院主管的是涉及到官员的案件,像在下和席家这种民间纠纷没法请老大人直接插手。
而且在下作为武举人,从身份上说也是归兵部管辖。
所以在下就想着,与其让老大人为难,乾脆就避开不见!」
海瑞冷笑了几声,又似乎意有所指的问道:「你又不只是和席家有纠纷,那临淮侯李家呢?本院就不能调解了?」
林泰来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的说:「在下也想到了,那李家是侯爵,身份尊荣。
除非得到诏许,老大人也不能直接法办李家,一样只能上表弹劾。
还是那句话,在下心疼老大人年事已高,不愿意让老大人为难!」
在旁边看着的盛先生已经惊呆了,没想到林泰来在海瑞面前,也敢这样一本正经的睁着眼说瞎话。
更让盛先生吃惊的是,海瑞居然与林泰来不停的较劲挤兑。
在他的认知里,海青天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类型,没想到对林泰来这麽上头。
正东拉西扯时,海瑞忽然就单刀直入的问道:
「那麽在苏州城枫桥外,抓捕你的京卫官军,到底是何人所派?」
林泰来滴水不漏的答道:「他们害怕被报复,不肯说自己来历,我又哪里能知道?」
海瑞继续追着问:「那他们人呢?」
林泰来回答说:「他们到了南京城就散了,不知下落!
反正我是找不到他们了,老大人如果有能力,可以去找找!」
海瑞逼问道:「只有你接触过他们,你猜一下?」
林泰来不加遮掩的直接说:「如果让在下猜测,肯定与南京守备大臣临淮侯李言恭脱不了干系!
临淮侯世子对在下积怨很深,砸了在下座船,打了在下的随从,南京人都知道!
那麽再派几十个人一路追杀到苏州,把在下抓捕回南京城,也是很合理的!
临淮侯作为南京城守备大臣,也有能力调动官军!」
海瑞不置可否,「所以目前汇总各方面传言,推测出的情况就是以下这样。
席家到南京刑部告你,南京刑部准了状子,临淮侯李家派了军士前往苏州捉拿你。
然后在苏州城本地,韦巡抚和席家以及商帮串通起来,与临淮侯李家呼应,共同在枫桥外堵截你。
最后你落入了商帮和官军的包围,不得不束手就擒?」
林泰来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样!」
海瑞又不动声色的说:「也就是说,临淮侯南京守备大臣丶南京刑部丶江南巡抚丶洞庭商帮这麽多强力人物联合起来,就是为了收拾一个区区武科解元?」
林泰来便反问道:「怎麽了?难道老大人不相信?」
「以本院对你品性和能力的了解,当然相信真会有这麽多人想收拾你。」海瑞很有内涵的说,「但是本院也不知道,远在两千里外的朝廷会不会相信。」
又下大雨,不知为何今天停电三次,我能写完这章不断更就不错了。。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