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事业 声望和爱情(上)(1 / 1)
('
第239章 事业 声望和爱情(上)
陆君弼听了一会儿,也没听明白汪员外到底是什麽意思,便直白的问道:「员外想如何对待他?」
汪员外只说了四个字:「奇货可居。????9??卄???.??Μ??」
陆君弼立刻就明白了,虽然他觉得「王朋友」身上充满着危险的气息,心里有点害怕,但汪员外不怕事,对此陆秀才也没法。
「那员外要如何行事?」陆君弼又问道。
汪员外非常自信的答道:「对一个年轻人尤其是读书人来说,只要给足他三样东西,事业丶声望丶爱情,就一定能打动他!」
陆君弼愣了愣后,细细品味一番,便觉得这「三样」太踏马的有道理了。
他也不得不承认,汪员外对人性的洞察力和掌控力都很强。
从汪家出来,天色临近傍晚,陆君弼又去拜访「王朋友」。
林泰来见到陆君弼,便道:「陆兄来的巧了,我正要向你辞别!」
陆君弼很意外,「这就要走?」
林泰来答道:「我到扬州来,主要就是为了打点大宗师,如今事情已经办完,所以就到了告别的时候。」
林大官人当然不是真的要离开扬州,他至少还要在这里考完试。
只是当初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不想暴露身份,所以随口自称「王禹声」。
但一直顶着王禹声的名字和别人往来,实在太别扭了,乾脆就假装已经走人。
反正他参加的是录取秀才的院试,陆君弼参加的是提升等级的科试,两人应该不会遇上。
另外就是,五百手下马上就要来了,当然是和手下们在一起更好些。
陆君弼稍加思索后,说:「就算是作别,也该有离别之礼。明天我宴请王朋友,还请务必赏光。」
两人说定后分开,陆君弼连忙又回去准备。
到了第二天,陆君弼又来迎接林泰来,然后领着林泰来到了城中的太平桥附近。
随即又走进了一处面积不算小的园子,林泰来问道:「这是哪里?」
陆君弼答道:「这里叫隐园,乃是盐商汪氏所筑,占地约莫十五亩左右。
我与汪氏有点亲戚关系,今天便将隐园借来宴请王朋友。」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重新发达起来的扬州在各方面一直学苏州,修园林的风气也学了过来。
林大官人想了想,后世并没有什麽太平桥附近隐园的印象,扬州最有名的园林大都是清代产物。
但这也很正常,几百年的人事变迁,不知有多少曾经的景点彻底隐没在历史长河里。
不是每个景点都能像苏州的留园丶拙政园那样,几百年后还能留下名字和位置。
在隐园假山下轩堂,陆君弼和林泰来刚入座没多久,忽然又有个头顶东坡帽丶衣锦腰玉的富家中年走了进来。
陆君弼假装很意外的说:「汪员外怎得来了?」
又赶紧对林泰来介绍说:「此乃我提到过的汪员外,单讳一个庆,以盐业为生,也是隐园的主人家。」
汪员外笑眯眯的对林泰来说:「陆生从未找我借过园林宴客,今日却破了例。
这便让我心生好奇,不知是何等样的贵宾驾临。故而我不请自到,还望王生勿怪勿怪!」
林大官人还能说什麽?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又不是疯狗,见人就咬。
再说想起汪员外的身份,林泰来忽然又很有兴趣和汪员外聊聊天。
如果想在扬州插旗,那就必须了解盐业。但盐业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很多行业内幕只有当事人才明白。
而且林泰来心里也在考虑,要不要弄一些窝本,先以盐商角色在扬州城插旗。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几百年历史经验表明,在纲盐体制下,两淮盐业是最能赚钱的行业之一。
而且现在两淮盐业只是刚开始「爆发」,以后会越来越赚钱,既然站在了这个风口上,有机会为什麽不分一杯羹?
第二,盐商在扬州城地位特殊,以盐商角色进入扬州,等于自带光环,比较容易获得认可,减少开局难度。????????нù?.????????
还有一点,浒墅关税使王之都他哥哥目前是户部左侍郎兼太仓总督,在户部话语权很大。
而盐业事务宏观上是归户部管的,这也许是一个机会。
等也汪员外也落座后,便开始招呼婢女们上酒上菜。
同时对林泰来笑道:「此地委实有些狭窄,慢待贵宾了。
毕竟这隐园是我当初练手修建的,又局促在城中,确实也不大。
等我在城外山水之间觅得好地方,再另行筑园,到时要请王生多来指教。」
林泰来想起自己图谋的沧浪亭,深有感触的点头道:
「十五亩确实有点小了,就算是拿来练手也有点小。要是我弄园林,起步起码二三十亩。」
汪员外:「」
卧槽!明明是自己想先凡尔赛一下,制造气场先声夺人,怎麽被反射了回来?
感觉谈园子谈不下去,汪员外就不动声色的转移了话题,又问道:「听陆生说,王生你有意在扬州城立业?」
林泰来答道:「确实有此意,不过目前没多少头绪。
', ' ')('大概也只能先带人过来看看,熟悉扬州城状况,等他日时机更成熟了再入手。」
汪员外指点说:「以王生的家世和人才,其他小打小闹的事情都没意思。
所以肯定要从盐业入手,只有在盐业立足,才能算在扬州立业。」
林泰来顺势就说:「若想从盐业入手,应该如何去做?」
「呵呵呵呵。」汪员外又一次笑了笑,不怕你感兴趣,就怕伱不感兴趣。
半天没有插话的陆君弼想道,这就是员外所说的「事业」?
不过也很正常,当今世风如此奢靡,各种消费越来越高,年轻人谁不想赚钱发财?
只要王朋友问出「如何进入盐业」这种问题,就说明已经开始上钩了。
还有什麽方法,能比成为大盐商的女婿更便捷?
但汪员外没继续吹嘘盐业如何挣钱,却又开始强调困难。
「如今想进入盐业,比从前已经很难了,首先取得窝本就是最大的难题。
官府有根册,所有窝本和窝商名单都是登记在上面的,不能随意更改。
而窝本又是与产量挂钩的,不可能无限制发放,所以很难再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人会转让窝本,所以盐业也越来越难有新人。」
林泰来感觉这窝本相当于牌照或者执照,想到上辈子世界的类似情况,便随口道:「如果不能获取窝本,那也可以租啊。」
汪员外疑惑的说:「租?怎麽个租法?」
林泰来就解释说:「比如员外你有一万盐引的窝本,那你可以把窝本租给我。
每年这一万引盐由我来负责销售,不用员外你再去销售区行盐。
这样员外你每年只需要轻轻松松坐在家里,收取窝本租金就行了。
能省去远涉江湖之苦,也能大大减少人工成本,还避免了滞销风险,岂不美哉?」
汪员外:「」
这听起来,可真踏马的有点心动啊。
不对,今天不该是自己心动!汪员外连忙收紧了心神,又道:
「我们每家盐商,都有自己的行盐区,这些区域有好有坏,没有足够的实力,占不到好盐区。」
林泰来诧异道:「找销售区有什麽难的?你看苏州怎麽样?」
汪员外感到,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自己回答。
苏州是天下最繁荣富裕的地方,人口极度密集还很有钱,距离扬州又近,交通也便利。
可以说,对淮南盐业来说,苏州就是最好的销售区,没有之一。
难道汪员外不想去苏州卖盐?只是各种情况不允许。
想到这里,汪员外叹口气说:「销盐也不是那麽简单的,里面一样有很多规矩和门道。
就拿你们苏州来说,第一,目前那是郑之彦的销售区,想去苏州卖盐,就要和郑之彦撕破脸。
第二,苏州距离浙江太近,很多浙盐会走私到苏州,冲击淮盐市场。」
林大官人毫不在意的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小事一桩!」
听到这里,汪员外觉得「王生」有点年少气盛,贵公子不知道世事艰难了。
于是汪员外又着重说:「还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抢别人的盐区,必须要有获得本地江湖势力的支持!
我说的江湖势力,指的是官府以下的社团堂口丶行业公所丶巡检司等等。
你们东山王家虽然富贵,交通官府肯定没问题,但未必能掌控这种地面基层势力。
所以,你可能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林泰来:「」
坐在汪员外你面前的,乃是更新社坐馆丶新吴联各堂口实际话事人丶吴县九个都的包税者丶胥江守卫者丶太湖船户的保护人丶木渎港分关主吏丶两个工程队大东家丶南濠街市管所的主控。
所以,汪员外你这是说谁在苏州城的江湖势力不行啊?
林大官人差点就自爆身份了,但还是忍住了说:
「凡是江湖问题,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汪员外你还有什麽问题?」
汪员外愕然了一下,「这些都不是问题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能解决上面所有问题,霸占苏州这个销售区,做梦都能笑醒。
林大官人「哈哈」一笑,拍案道:「那汪员外是不是可以考虑,把窝本租给我了?」
汪员外:「」
这气氛不对!难道不是自己用事业来忽悠年轻人吗?怎麽说着说着,成了年轻人来忽悠自己了?
大卡文啊,觉得写的难看,反覆修改到现在先发吧,这章是昨天的,不算补更。今天我再拼一下,看看写多少。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