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答应他!(1 / 1)
('
第253章 答应他!
在这个时刻,敢站在哗变漕军和巡抚标兵之间,高喊「以和为贵」还不被打的人,也只有一个林大官人了。
而且直接吸引了从巡抚丶盐商领袖丶巡抚标兵再到哗变漕军丶现场吃瓜群众等数千人的目光。
盐商领袖郑之彦气急败坏的喝道:「林泰来,你胆敢」
「你这个浑身铜臭的盐商闭嘴!」林大官人傲慢的打断了郑员外,「你滚一边去等着!先让我和漕军兄弟们说几句话!」
短短两句话,立刻就显出亲疏有别了。
随后林泰来面向上千闹事的人群,高声说:「总这样闹也不是办法,漕军兄弟们也得不到多大实际好处。
想必我林泰来在苏州乡亲这里还是有几分名声的,而且我目前有武举功名,说不定将来也要要进入卫所任职,与漕军兄弟也不是外人!
因而便出面做个调解人,请漕军兄弟们相信我!」
说完了后,林大官人紧紧盯着哗变人群,心里稍微有点紧张。
在他心里,现在才是最重要一个环节!考验自己这块金字招牌到底亮不亮的时候到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上千「哗变漕军」里,只有一小半是赵大武赵百户的手下漕军,还有一小半是林泰来手下夥计混在里面的。
其他人都是闻讯而来的别家苏州漕军,一起声援同乡漕军兄弟的。
就像赵百户刚才所说的,出门在外的漕军很抱团,有事都是要互相支援,不然在外地长途运输很难生存。
而且漕军本身就出自卫所,天然就具备一定的组织性。
一般情况下,人群里有半数自己人就完全够用了,足以左右和主导这上千人的动向,其他人一般都会下意识的从众。
在乱世时,几千亲信精锐就能裹挟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就是这个道理。
当即有几十个人带头回应道:「久闻林大官人高义,愿请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稍稍延迟了片刻后,其馀人便一起叫道:「愿请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毕竟在苏州城,无论底层江湖还是上层名流,林大官人的名声实在太响亮,而且信用非常好。
这个信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说要办到的事就一定能办到,说灭伱全家就一定灭你全家,绝不言而无信。
第二层就是,跟着林大官人混的人,到目前为止,无一例外都吃肉喝汤了,这也是比黄金还真的信用。
所以这帮苏州漕军就算不认识林泰来,此时也愿意相信林泰来,这就是江湖威信和声望。
在小说里,就是那种一听名字后「纳头便拜」的档次了。
林泰来眼看着安抚住了「哗变漕军」,并得到了上千人的一致认可和「拥戴」,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今天计划进行到了这个地步,最难的环节都已经过去,基本上就成功大半了!
林大官人一边想着,一边又转向了郑员外,毫不客气的说:「你!过来谈谈!」
但郑员外并没有上前,反而往后面缩了缩,彻底将自己「藏」在巡抚标兵里。
于是林大官人主动大踏几步走了过去,仿佛旁若无人,完全没看到那些巡抚标兵似的。
本来在郑员外和林大官人之间,还有十几个巡抚标兵,但此刻像是得到了什麽指令,瞬间就很有默契的一起散开了。
完完整整的暴露在林大官人面前的郑员外:「」
对这些巡抚标兵而言,职责就是保证巡抚安全,什麽郑盐商之类的并不在职责范围内,犯不上为此惹事。
林大官人站在郑员外面前,高大的身影挡住了所有阳光,叹口气道:「你我早就该这样面对面,坦诚的谈一谈了,怎奈员外你自视太高啊。」
郑员外强行忍住了骂人的冲动,冷冷的说:「你到底要什麽条件?」
林大官人指了指身后,大声说:「并不是我想要什麽条件,而是我为漕军兄弟们代言!你需要开出条件平息漕军兄弟们的怒火!」
郑员外忍气吞声的说:「你先划下道儿!」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索赔个千儿八百两,或者索要白花魁,也就认了。
就算几千两也可以考虑,那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林大官人脸上显出了如同春风般的微笑,「我想了想,想安抚这些苏州漕军兄弟也不难。
以后你郑家发往苏州城的盐,完全交给漕军兄弟来承运好了。」
「林大官人高义!」哗变漕军发出了欢呼声,可见这个条件多麽深得人心。
郑员外虽然已经提前做了一定心理建设,但听到林泰来开出的条件后,仍然抑制不住的勃然大怒!
苏州府是他的行盐区,但苏州府和苏州城是两个概念。
苏州府包括常熟丶嘉定丶昆山丶吴江丶太仓等所有州县,而苏州城一般只包括吴县和长洲两个附郭县。
虽然苏州府每个州县都不是一般的强,但苏州城行盐数目仍然能占到全府的三分之一。
郑家的盐业窝本是两万引(官方明面数目),运往苏州城的差不多就是七千引。
林泰来所说的「完全承运」的意思,就是这七千引连正盐带馀盐不知道几百万斤,数量全看良心的盐,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利润都要拿走?
你林泰来一句话,就把郑家三分之一窝本的大部分利润收走?搞笑呢?
见郑员外除了瞪眼之外,迟迟没有回应,林大官人诧异的说:「有什麽问题?」
郑之彦脸色更难看了,反问道:「你觉得这个条件合适吗?」
林大官人今天脾气很好,耐心也很足,详细解释说:「有什麽不合适的?又没有索要你的窝本,那七千盐引窝本还是你的家传产业。
只是相当于郑家将这部分窝本的运营权让了出来,用以平息漕军兄弟的怒火。
或者说,你可以理解为将这七千盐引窝本以最低价租了出去!
再说了,又没有把你们郑家所有窝本全部承运,只要了苏州城那三分之一,已经很给你们郑家留有馀地了!」
其实不是林大官人不想全部吃下,只是有些客观条件不允许。
一是在陌生行业一口吃成个胖子风险太大,容易失控。
二是这些苏州卫漕军都是从苏州城来的,回程也只能回苏州城,未必有能力运盐到其他各县去。
所以眼下还是以苏州城为主,先把林氏盐业集团的渠道和框架搭建起来。
林大官人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差点让郑之彦郑员外原地爆炸。
只能说,两边的心理条件差距太大,大到了连「落地还钱」都开不了口的地步。
深深吸了一口气后,郑之彦一次又一次的强迫自己冷静,因为巡抚就在后面看着,并等着自己摆平事故。
', ' ')('「我郑家已经认栽了,阁下又何必咄咄逼人?」郑员外沉声说:「纵然我郑家有些过错,但也不至于赔上七千盐引!」
林大官人回答说:「郑员外你搞错了一件事,你们郑家过错的大小,并不是由你们郑家说了算的。」
然后林泰来又仗着身材高大,看向层层标兵后面的杨巡抚,高声问道:「大中丞你说是不是?」
杨巡抚假装没听到,没有任何回应。
林泰来只好又对郑员外下了最后通牒:「我这个条件并不过分,也不会再改了,请郑员外答应下来吧!」
郑之彦与林泰来说不通,实在无可奈何,又只好转身走到杨巡抚身边,恳请说:
「在下能力有限,实在谈不下去了,还请大中丞出面。」
自己的脸面就这麽大,让杨巡抚出面,说不定能降价。
杨巡抚的面无表情,看着郑员外,嘴里蹦出了三个字:「答应他!」
郑员外大吃一惊,没想到连视为现场靠山的杨巡抚也偏向对面的条件。
「这个条件实在过分」郑员外解释说。
杨巡抚咬着牙,不容置疑的说:「本院说的的很明白,答应他!」
自己连踩几个坑,弄出了「河漕总督枉法引发漕军哗变」这样肯定能通天的丑闻,林泰来那边又不是一点关系没有。
就算摆平这事,那也要付出不知多少政治资源和银子。
与其应付事后的无底洞,还不如就在现场一口价把事情解决了,免去不可预知的后患!
郑之彦这才明白,林泰来刚才说的「郑家过错大小并不是由郑家说了算」这句话,是什麽意思了。
只怕在林泰来心里,压根就本没有把他郑员外当作谈判对象,他的谈判对象其实只有杨巡抚!
「本院最后说一次,答应他!」杨巡抚已经等不下去了,又暗示说:「本院还在江淮,以后来日方长!」
郑员外又不是没与官员打过交道,到底以后还有没有所谓的「补偿」,谁又知道呢?
官员的承诺,往往也就那麽回事。
但郑员外此时已然无计可施,他搭上的靠山次辅许国远在京师,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
从杨巡抚这边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郑之彦又回到了林泰来面前。
林大官人的微笑还是那麽和煦,很温和的说:「现在条件又变了,这七千引窝本要永久性租给我,由我的人在盐场收盐,然后交由漕军兄弟承运。」
刚才的条件是,关于这七千引窝本,郑家在盐场收盐,然后交给漕军承运,后面都不用郑家管了。
现在修改后的条件则是,郑家连收盐都不用管了,等于是郑家彻底失去了对这七千引窝本的控制权。
郑之彦简直要气疯了,「你刚才说过,条件不会再变!」
林大官人淡淡的说:「刚才如果你不转身去找巡抚,当场答应,条件就不再变。
现在既然你去找过巡抚了,条件就随之而修改了。」
这完全不讲理了,郑员外差点又想转身去找杨巡抚。
见郑员外还是不愿意痛快答应,林泰来又问了句:「莫非你还想去找巡抚?」
郑员外觉得自己处境实在太难了,真的是进退两难。
「答应他!」恍恍惚惚间,郑员外又仿佛听到杨巡抚在后面叫。
如果不答应,只怕连巡抚都得罪死了,郑员外感到生无可恋,开口道:「只有这些了?不会再变了?」
林泰来点了点头,「如果你现在答应,就不会再变!」
最终郑员外屈服于现实,低头道:「那我就答应了!」
林大官人立即扭头朝着另一个方向喊道:「高长江!准备契约!一式四份!」
然后对郑员外说:「口说无凭,立约为证!」
趁着准备契约的空闲时间,林大官人又走到那上千「哗变漕军」面前,激动的大声说:
「漕军兄弟们!我给诸位带来了至少延续几代人的生计!」
「坐馆高义!」那些漕军比林大官人更激动,连称呼都改成了坐馆,原先只有林氏社团内部成员才这样称呼林泰来。
「从今以后,这七千引从扬州运往苏州城的盐货,就完全由你们承运!」
「坐馆高义!」
「据我个人估算,在场的漕军兄弟每人每年可获利十两!」
「坐馆高义!」
现场互动十分热烈,林大官人每说一句,哗变漕军就欢呼一声,响彻云霄。
十两银子真不算少了,基本上接近于一个苏州普通打工人的年收入了。
林大官人十分满意,这些漕军确实很有抱团意识。若能为己所用,以后大有可为。
这种漕军抱团现象,在本时代似乎是一个不起眼的情况,不值一提,但对后世的影响却延续了几百年。
在另一个时空,到了清代后,建立在卫所制度上的漕军自然没了,但必不可少的漕运还是要靠这些人。
于是这些人变成了漕帮,然后又演化出了更赫赫有名的青帮。
这时高长江冲了过来,急忙的提醒说:「坐馆!你是不是忘了什麽事情?」
林大官人问道:「忘了什麽?」
高长江答道:「你与郑盐商谈判,怎麽把花魁白姬忘了?
你到扬州城来,不就是为了白姬吗?谁不知道你对白姬的一往情深?
你完全可以提出这个条件,让郑盐商把白姬交出来!」
林泰来当即变了脸,斥责说:「荒谬!我林泰来岂是为了女色而不顾一切的人?
再说我与郑之彦谈判,是为了给漕军兄弟谋取福利,怎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节外生枝?」
「坐馆高义!坐馆高义!」哗变的漕军不知说什麽好了,只能一起狂热的振臂反覆高呼。
在后台看到一个叫赵老么的书友打赏了15000书币,这是啥?起点的不是起点币吗?书币是qq的?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