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不好惹的织业(下)(1 / 1)

加入书签

('

第373章 不好惹的织业(下)

打发走了得偿所愿的年把总,林大官人继续等着。??????丂???.匚???????

没过多久,便又听到门子来报:「织业公所派来谈判的人到了!不过坐馆最好出去迎一下。」

林大官人大怒,对门子喝斥道:「你这混帐东西!我乃苏州城守备,他们也配让我出迎?」

门子连忙叫道:「坐馆听小的解释!外面那人身穿八卦道袍,带着鬼面具,穿着草鞋,看起来似乎像是幼于老先生!」

苏州城敢这样神经病打扮招摇过市的,也只有第二名士张幼于了。

作为林泰来便宜业师,如果真是张幼于到了,按礼节确实需要林泰来出迎。

就是不懂为什麽是张幼于出现,林大官人抱着疑惑,起身来到大门。

隔着面具也看不出张幼于是什麽表情,只听他开口道:「好徒儿许久不见!今天老夫受织业公所委托,来与你谈谈。」

林大官人先把张幼于请到了书房坐下,无论有什麽内情,织业公所能把张幼于搬出来,也说明是费了心思的。

毕竟放眼整个苏州城内外,真正能用身份压住林泰来的人,严格来说只有三个人,林父丶林母,以及张幼于。

毕竟林大官人接受了张幼于的易学传承,这老师就得认。

「织业公所跟你有何关系?」林大官人没好气的说:「至于让伱老人家跳出来架梁子?」

张幼于答道:「你不懂,我们张家就住在东城,与很多机户邻近,我那妻子就出自机户人家。」

所谓机户,就是拥有织机的工厂主。

就是林泰来大吃一惊,张老师你还有师母?怎麽从来没听说过?

张幼于叹道:「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你师母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然后就再也不出现了。

这种妻子长期不归的情况很少见吧?你这样还没成亲的年轻人,理解不了吧?」

林大官人默默的看了看张老师那痕迹斑斑的木制鬼面具,又看了看张老师那几年没洗过的八卦袍,再看了看张老师那露出了脚趾头的草鞋。

然后林大官人诚恳的说:「不,我能理解师母为什麽要跑路。」

摊上这样疯疯癫癫的精神病,日子都没法过了,不跑还等什麽?

不过再想起来,似乎十多年前,正是张老师与王老登争夺苏州文坛领袖地位,结果张老师败北的时候.

张幼于的精神病突然发作起来,拍案叫道:「你那什麽狗屁眼神!你不能理解!」

「行!行!我不理解,不理解!」林大官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麽,只能先顺着张老师往下说。

张幼于情绪稳定后,接着说:「前两天,我在丈人家里,又看到妻子了。

她变得更年轻了,好像刚成亲时候的样子,她还说愿意回张家。」

在第一时间,林大官人居然没听懂这话。

而后林大官人尝试用一个精神病的思路去理解,并又用一个正常人思路去分析,才猜出了一点真相。

这意思就是,织业公所那边的人,很可能是张幼于的元配妻家,找了一个酷似张幼于发妻的年轻姑娘,用来忽悠张幼于?

这岂止是费了点心思,简直是太费心思了!

林大官人劝道:「如果真的年轻了二三十岁,她大概不是师母,这不符合逻辑。」

', ' ')('

「不,她就是你师母,和我记忆里一模一样!」张幼于非常坚定的确信。

林大官人:「.」

跟一个精神病说逻辑,真是没法掰扯清楚。

林大官人空有霸王丶吕布之勇,这时也毫无用武之地。

「先不说师母了!」林大官人只能强行转移话题,问道:「织业公所让你来干什麽?」

张幼于答道:「东城那些机户,都是从两三张织机起步,经过数代积累,方能成数百张之大机户。

而你起步就是一百张,没过几个月,又要增加一百张,这速度实在太吓人了。」

林大官人装傻说:「我干我的,他们干他们的,平常互不打扰,他们有什麽可害怕的?」

张幼于转述道:「他们说,你的各种行为都坏了规矩啊,尤其是织工待遇超出了日薪五分的行规。」

林泰来反问说:「我们工业园区在城外,如果不拿出好待遇,怎麽从城里挖人?」

张幼于说:「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你扩张太快,挖人也猛,挖走的还都是熟练老织工。

如果总是上千上千的往工业园区挖熟练老织工,他们东城机户也受不了啊。

况且你开出的待遇优厚到超出行规,也会让那些留在城里的织工人心浮动,肯定也想涨薪,各家机户谁又能忍得了?」

林大官人笑了笑说:「那织业公所想让我怎麽做?」

张幼于还是转述说:「织业公所的提议就两条,第一是薪资要符合行规,不要再溢价挖人;

第二是不要再挖十年以上的熟练老织工,已经过去的就算了。」

林大官人忍不住拍案道:「他们是以什麽实力地位,对我说这话?」

张幼于叹口气,忽然像是个很清醒的正常人一样说话:「徒儿啊,你也不想再爆发民变吧?」

先前让自己猜中了,织业公所果然想仗着人多势众来拿捏自己!

张幼于又道:「作为一个老东城人,我也不得不说,他们织业是相当善于组织民变的,是城内最强的行业势力。

你知道为什麽机户个个富裕,税赋却比农户轻许多吗?甚至外地还有传言,说我们苏州工商业是免税的。

因为这麽多年来,织业一直靠着民变这种手段,与官府进行抗税博弈。

连官府大部分时候都拗不过织业,你林泰来还能比官府更大更强?」

林大官人不禁想起,在原本历史上的十几年后,万历皇帝让织造太监孙隆在苏州织业收税。

结果在葛成的率领下,城内织工大暴动,把孙太监的收税参随打死了好几个,还直接围攻孙太监。

孙太监逃到已经退休的申时行家里躲了两天,然后在申时行帮助下,坐小船偷偷出城。

孙隆可是司礼监出身,万历皇帝的亲信人物,都被织业逼成这样。

所以说,苏州城织业真的不好惹。

求月票!!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