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又一次兵变准备(求月(1 / 1)
('
第591章 又一次兵变准备(求月票!)
明军现在的主要编制方式也是比较碎片化的营兵制,很对应碎片化的北虏。
不但武官有自己的直属部下,边镇军事相关的文官如督丶抚也都有直属标营。
参赞军务的林泰来虽然性质上是赞画参谋官,按制度不用配备标营。
但一来林泰来当初因为任务特殊,需要横跨青海丶甘肃督促套虏北返,有一定危险系数。二来林泰来身份清贵。
所以就调拨了甘肃镇的指挥佥事丶游击将军达云带领部下五百骑,负责配合和保护林泰来。
虽然没有标营之名,但实质上达云营就相当于林泰来的标营。
先前达云只以为是充当保镖,没想到跟着打了两场酣畅淋漓的大捷,现在达云就想着什麽时候正式升为参将了。
此时的金城还不是省会,并非什麽大城,容量有限。
但因为跟随林泰来的缘故,达云营官兵可以进城驻扎,不过还是分散在了三处兵营,部分马匹还留在了城外。
这也没法子,自从总督行辕到金城后,兵营就太紧张了,拿不出完整的五百人驻地,只能分散驻扎。
不过就在今天,有心人发现,达云营住在另外两处营地的官军擅自离开营房,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携带武器到了最大一处营地,整营兵马汇聚在一起。
然后整备盔甲器械,又不知哪来的钱杀了很多羊,大吃大喝饱餐一顿。
在边镇地区,一旦出现官军异动的情况,可能就意味着兵变徵兆。
尤其还是在城里,距离总督很近的地方出现了异动,很值得警惕。
于是立刻就有人向总督行辕告发达云营的异动。
收到风声的总督郑洛立刻就能准确判断出,这是林泰来要搞事!
林泰来屡次搞兵变的黑历史,在上层人物中绝对不是秘密!
在扬州两次搞兵变,同时囚禁过巡抚丶巡按!
在苏州搞民变,逼死过巡抚丶知府!
在宣府策划兵变,废了宣府巡抚!
总督虽然比巡抚大,但在林泰来这样的无法无天狂人眼里,又能大多少?
郑总督忍不住对左右幕僚骂道:「昨天林泰来还指责哱拜狂妄,他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
只因为一点脸面之争,就要翻天!」
幕僚劝道:「他虽然用两场大捷收服了达云营的军心,但终究兵力有限,掀不起多大浪花,制台不用太过担忧。」
郑总督依然面带忧色的说:「不止达云营五百人,还有二百巷战经验极其丰富的林府家丁,加起来七百人,这也不少了!
况且你不懂林泰来的可怕,我在京师总督京营时亲眼见到过,林泰来和某伯爵家奴群殴,只带一百家丁就打崩了对方六百多人。
不同于炮火齐鸣丶箭矢乱飞丶长枪如林的野战,在城中巷战环境,林泰来个人的武勇可以发挥到最大。
据我所知,只要左右有几面大盾掩护,巷战中的林泰来甚至能以一敌百,宛如霸王在世。」
众幕僚:「.」
所以制台你的意思是,林泰来天生就是最适合搞兵变的好苗子?
郑总督说到这里,不禁又长叹一声:「我推荐林泰来随军参赞,一为沟通套虏,二为防范言官攻讦。
孰能想到,林泰来猛于言官也!果然只有起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号!」
一位从本地招募的幕僚疑惑的说:「我见林泰来自己说,今布乃是今之季布的意思。
因为他寒微时行侠乡里,仗义重诺,故而乡人赠号。」
郑总督没好气的说:「屁!你久在甘肃边陲,不明林泰来过往,那个布是吕布的布!」
有林泰来这尊大仙在,先下手为强丶掐灭萌芽都不好办。
无凭无据的指责林泰来搞兵变,那是不可能的,林泰来在朝廷话语权也很大。
', ' ')('如今也只能外松内紧,先严密监视了。
只要认真防备,优势还是能在我!
参赞住所院中,林泰来大口大口的啃着羊腿,而一群家丁环绕周围,跟着大吃大喝。
甘肃镇指挥佥事丶游击将军达云坐在林泰来的对面,手里同样拿着羊肉。
但达云心事重重,食不知味,乾脆就把羊肉放下了,只大碗喝酒。
林泰来开口道:「老达啊不,东楼啊,谁给你起的号?
你说你一个武夫,好端端的取什麽号?」
达云郁闷的说:「现在不是流行起号麽?
我看别人都要取个号,便拜托了一位老先生帮我寻思。」
林泰来说:「那位老先生一定与你有仇。」
于是达云更郁闷了,原来他不知道时还挺开心。
但现在林泰来已经告诉他,东楼是臭名昭着的大奸臣严阁老之子严世蕃的号。
最郁闷的时,想找人算帐都找不到了,那老先生早在十年前就死了。
林泰来放下羊腿,貌似要开始说正事,「东楼啊,你跟我多久了?」
达云回答说:「两个月半月了。」
林泰来点头道:「两个半月时间,应该能让伱对我的为人有所了解吧?」
这问题把达东楼难住了,他完全没法回答。
应该回答说了解,还是说不了解?貌似怎麽说都是错的。
当然,林泰来也不是为了真让达云回答,只是要引出话来。
林泰来继续说:「我一直认为,赏罚不公乃是军中大忌!
我带你们取得了大捷,但你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咱们需要用一场兵变,让郑总督知错就改!」
达云连忙说:「郑军门又不是不给赏赐,何至于兵变啊。
他老人家也解释过了,需要先向朝廷申请,多等几天就是!」
林泰来拍案道:「屁!外来的异族将官寸功未立就先给大笔抚赏银。
而咱们这些浴血厮杀的功臣还要等待,这就是不公!」
达云又解释说:「我毕竟在郑军门辖下,怕被郑军门算后帐。」
你林参赞惹完事就回朝廷了,他达云可是还要在西部混啊。
一个总督收拾一个游击将军,那不是易如反掌麽?
他达东楼又不是哱拜父子那样,号称拥有三千私兵的「小军阀」。
林泰来虎目圆睁,喝道:「你怕郑军门,难道就不怕我?
首辅是我同乡前辈,四阁老和吏部天官是我扶持上去的!
户部尚书是我妻兄,礼部尚书是我让给他的,刑部尚书躲着我走,工部尚书是被我打压下去的!」
听到这麽多朝廷大佬的名号,达东楼顿时虎躯巨震!
周围一干林府家丁也放下酒肉,很有默契的站了起来,围住了达云。
达云无语,他从军作战二十年,只见过武官裹挟文官搞兵变的,从没见文官裹挟武官搞兵变
自己踏马的会不会成为大明第一个被文官挟持了搞兵变的武官?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