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你什麽时候走?(1 / 1)

加入书签

('

第631章 你什麽时候走?

时间进入万历十九年的九月份,初四就是万寿节,不出意外的没出意外,皇帝下旨免朝。

群臣只能聚集在皇极门外,象徵性的朝贺了一下,想与皇帝面对面说说立储的事情也没机会。

而后新的礼部尚书罗万化丶新的大理寺卿周继陆续从南方进京上任,朝廷风平浪静。

可是兵部大司马王一鹗又病重了,在家卧床不起,连续上了数次奏疏请辞。

朝廷似乎还是风平浪静,这让林泰来感觉不应该。

在礼部主客司,林泰来忙着向朝鲜使团勒索地图之馀,也对同年主事沈珫说起最近朝廷似乎太过于平静。

沈珫回答说:「你早就说过十月之前告假回乡探亲,大概都在等着你离京之后再做事。」

林泰来冷哼一声,「那就加大关于我那些谣言的传播力度!」

次日林泰来去了通信司施工现场督察,也就是原鸿胪寺的东半部分。

鸿胪寺少卿施策在林泰来身边纠缠,不停的絮絮叨叨,还想把被强占的面积索要回来。

「没有朝廷批准,你们这样施工乃是违法犯禁。」

林泰来不耐烦的回应说:「我看了看工部给的平面图,你们鸿胪寺原有占地面积几乎与附近礼部相当!

这好吗?这合理吗?这非常不好,非常不合理!

所以我从你们鸿胪寺分走一半土地,其实是帮你们纠正问题。

你们不但不感激我,还总是阻碍施工,到现在也没有把地权出让手续办了,是何道理?」

林泰来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施少卿差点无言以对,愕然之后极为愤慨的说:

「何寺卿辞官已经一个月了,朝廷一直没有任命新正卿!

没有正卿签押就无法办手续,这也能怪到我们鸿胪寺?」

林泰来抬了抬眼皮,淡淡的说:「那麽我今天就提名你做鸿胪寺正卿。」

施少卿面不改色的点头道:「好的,九元君有何吩咐,我们鸿胪寺尽力配合就是。」

林泰来拍了拍施少卿的肩膀,勉励说:「听说你是无锡人?二十年前以二甲二名,也就是传说中的第五名登第?

但你至今还只是五品鸿胪寺少卿,说明你做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以后继续保持!」

在前些年,吏部中层被陈有年丶赵南星丶顾宪成这帮人把持。

这施策但凡舔一舔同乡后辈顾宪成,也不至于二十年了还是鸿胪寺少卿这种官职。

轻飘飘几句话之间,九元真仙收买人心加一。

这时候,忽然申用懋跑了过来,对林泰来急忙说:「我们兵部王大司马病情加重难以再视事,皇上已经批准了王大司马的辞官奏疏!」

林泰来叹口气,点评道:「王大司马这个人的品质还是可以的,真是可惜了。」

于是林泰来也不视察通信司工地了,对左右吩咐说:「以最快速度赶回吏部!」

其实通信司工地位置就在户部的后面,吏部在户部隔壁,走几步就到了。

这就是在皇城南区办公的最大优势,各大衙门之间距离近,遇到问题了可以快速反应,适合林泰来这种对机动性要求很高的官员。

申用懋又拦住林泰来说:「家父想着先见见你。」

林泰来一本正经的说:「为人臣者,理当先公后私。等我先去吏部把公事处理完了,晚上再去贵府拜访令尊。」

申用懋:「.」

先公后私的意思就是抢先摘桃子麽?学到了学到了。

随即林泰来飞速的回到吏部,直接找到王天官说:

「兵部与其他部不同,涉及军机,需要紧急处置的情况很多,故而尚书不可久缺。建议马上召开部议,提名新的兵部尚书!」

王天官无可无不可,就让仆役去喊人了。

等吏部各官到齐后,林泰来看了看外面日头,就抓紧时间说:「关于本兵尚书,符合条件的人选大致就这麽六个。」

众所周知,大明挂着兵部尚书衔的官职有好多个,各边镇总督和京营总督都能挂兵部尚书衔。

而「本兵」是京师官场一个专用术语,指的是在兵部本部坐堂管部的尚书,区别于其他一堆兵部尚书。

林泰来又说:「这六人分别是——陕西三边总督郑洛丶戎政尚书张国彦丶蓟辽总督蹇达丶宣大总督萧大亨丶兵部左侍郎石星丶工部尚书叶梦熊。」

听到「工部尚书叶梦熊」几个字,众人忽然就感觉到,叶梦熊运道真旺!

这叶梦熊带着军功刚进京当工部尚书没多久,兵部尚书王一鹗就病重辞官,难道这就是天命?

林泰来没管别人怎麽想的,继续阐述自己的意见:「郑洛不行,西北还离不开他,西海甘肃寇患未平息,还需要他坐镇!

蓟辽总督蹇达不行,去年才以右侍郎出镇蓟辽,资历略浅!

宣大总督萧大亨也不行,此人功过争议太大,毁誉参半,威望不适合为本兵!

兵部左侍郎石星更是扯淡,从未经历过边镇,也没经历过兵事,到底知兵吗?也不知道当初谁把他选到兵部的。」

左侍郎刘虞夔看不惯林泰来这不想让别人说话的做派,插嘴问道:

「去年从蓟辽总督调回京的戎政尚书张国彦如何?资历丶威望丶经验都不缺。」

戎政尚书就是加兵部尚书官衔总督京营,可谓是本兵之外最重的军事官职。

', ' ')('

林泰来想也不想的回答说:「这两年接连有大臣老病或者去世,给朝廷造成了一定混乱。

根子上还是因为部院大臣年龄偏高,我们吏部应该着手纠正这个问题。

所以这次选官不但要看资历经验,还要看年龄和身体状况,这样才能维持朝廷稳定!

张国彦尚书虽然资历经验威望俱备,但他年事已高,已经六十七八岁了,而且身体状况欠佳!

而工部叶尚书年纪略轻,只有六十出头,对部院大臣来说不算老。

关键是叶尚书身体康健,没有什麽病患,更能稳定的为朝廷效力!」

众人:「.」

当初是谁说,内阁实在太年轻,应该补充老成持重丶最好六十五岁以上的「新人」?

现在你林泰来又说,朝廷需要「年轻化」,六十七八岁的老官员就不要来凑热闹了?

林泰来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神,一锤定音说:「选人在精不在多,我看推举叶梦熊一个即可,不用再加陪推了!行了,就这样吧!」

众人:「……」

你林泰来原来还问一句:「谁赞同?谁反对?」

到了现在,连这句话都不问了?直接「就这样吧」?

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和尊重呢?

王天官又问了句:「若推举叶梦熊,那工部尚书又用谁顶替?」

林泰来深思熟虑之后,对王天官说:「老冢宰你推举一个?」

王天官诧异的说:「这个可以?」

林泰来鼓励说:「这个可以。」

王天官也深思熟虑了一番后,提议说:「这次选人原则是尽量年轻化,以维持朝廷稳定。

根据此原则,有资格出任工部尚书的人里,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陈于陛最合适。

陈学士四十七岁,堪称年富力强,乃是当今朝廷中最年轻的侍郎级官员,可以平衡部院大臣年龄偏高的问题。」

众人无语,老天官你到底深思熟虑了个什麽?深思熟虑林泰来的想法究竟是什麽?

林泰来率先表态:「老冢宰高见!我赞同!」

左侍郎刘虞夔又忍不住说:「工部左侍郎曾同亨年着久劳.」

林泰来直接打断了说:「自从前工部尚书宋纁去世后,曾同亨已经被提名两次了,还都是被你提名的,最终全都失败!

所以你两个月来第三次推举曾同亨为工部尚书,到底是什麽心态?

难道想要用屡败屡推来向朝廷证明,你和曾同亨真的在结党?」

面对文攻武卫全能的林泰来,左侍郎刘虞夔顿时气得拂袖而去,直接离开了会场。

吏部这边散了会,林泰来回家指示门客顾秉谦,做好几日内出发南下的准备。

到了晚上,林泰来又按照约定去了申府,拜访阔别多日的申首辅。

坐在申府书房里,林泰来一边尬聊寒暄,一边仔细察言观色,发现申首辅情绪不高。

于是林泰来开玩笑说:「老前辈如果不想看到我,我这就离开?」

申首辅叹口气,「与你无关,只是为王一鹗惋惜。」

这两年真是流年不利,他的铁杆党羽里,年过七十的吏部尚书杨巍告老跑路,左都御史吴时来老病而死。

兵部尚书王一鹗大部分时候也站在自己这边,现在眼看着也不行了。

有点政治经验的都明白,如果首辅对朝廷尤其是外朝部院的掌控力越弱,那麽这首辅也就会越不好干。

申首辅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近两年来,自己的权势从顶峰一直下滑。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下滑趋势完全没有停止的迹象。

肯定应该和林泰来谈谈,但又不知从何谈起。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什麽时候告假返乡?」

林泰来如实答道:「大概就这几天吧,推举的兵部尚书丶工部尚书过了廷推就走。」

申首辅立刻反应过来了,「你们吏部推举叶梦熊去兵部?」

林泰来答道:「对,同时又推举陈学士去工部。

那麽关于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人选,老前辈肯定想与我谈谈?对了,还有庶吉士教习,也不能再拖了。」

申首辅:「.」

词臣自成体系,内部升迁并不经吏部,词臣里最高级别的内阁大学士就能办了。

所以让谁当掌院学士或者庶吉士教习,内阁可以一言而决,和你林泰来根本没关系!

你怎麽敢说,首辅想和你谈谈谁当掌院学士?

你林泰来在吏部当小霸王习惯了,还想来插手词臣升迁事务?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