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药方的药方——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另类解读(上)(2 / 2)

加入书签

这個概念,是中晚唐著名政治评论家杜牧提出来的。

没错,就跟人与人大不同一个样,藩镇也是可以分类的。

杜牧当时就总结了一下,藩镇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就是以河朔三镇为主的叛乱割据型。它们表面上是安史之乱的余孽所在,但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与长达数百年的利益纠葛。

河朔三镇半独立状态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这一类的藩镇骄横跋扈,远近闻名,中晚唐不少咄咄怪事都是出自这里。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长安天子,魏博牙兵”就是如此。

它们的特点就是不给长安缴税,藩镇内部官员基本上自己招募,节度使由内部推举,还时常可以得到长安这边的赏赐。安史之乱结束不久,甚至还有河朔三镇扩大地盘威逼中枢的情况发生。后期则是与唐庭相安无事,和平独立。

其内部动荡的次数,在所有藩镇中首屈一指(65/17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