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日本的小插曲(2 / 2)
1347年冬季,南朝的弩军在取得一次小胜后,将战线向北朝首都方向推进了几公里。在日本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这确实是一场战役级别的胜利,若能多次取得这样的胜利,北朝的防线很可能会崩溃,因为当时日本的南北两京之间的距离仅有几十公里。然而,出身公卿阶层的南朝指挥官很快乐极生悲。
来自北朝的足利尊氏,作为推翻镰仓幕府的猛将,历经数十年的战争,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人。在这次行动中,足利尊氏与其他几位北朝大名的全力支持下,50名武士参与了夜袭。这与后世二战时期日本推行的武士道精神不同,那时常有全军玉碎的情况。在当时,培养一名真正的武士对一个大名来说极为不易,需要从小培养其对家族的忠诚、战技、勇气和品德。一个大家族中这样的武士寥寥无几,而北朝这几个坚定的家族此次一举拿出五十名武士,可见他们下了极大血本。
于是,一场东方版的斯巴达传奇上演了。与西方斯巴达三百勇士坚守温泉关的故事不同,日本的这五十名武士采取了主动进攻的策略,他们在夜间发动突袭,并且取得了成功。
成功的原因是夜间农兵大多患有夜盲症,加之这些日子弩兵一直处于攻势,缺乏实战经验。在这场激烈的肉搏战中,弩兵被武士们用单刀击败,四处逃散,只怨父母未能赐予他们更多的逃生本领。最终,南朝天皇几乎损失了所有嫡系部队,更重要的是,他们丢失了大量的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批缴获的弩被送到了足利尊氏面前,这位枭雄对这种武器的威力颇感惊讶。他的部下建议销毁这些武器,但足利尊氏并未采纳,而是将其分配给了自己的嫡系部队使用。
于是,北朝军队再次将南朝压得喘不过气来。先前那位后村天皇的本家在彻底失败后,堪称运输队大队长的一次大败,使得北朝军队得到了更强大的武装。在北朝弩军的进攻下,公元1348年2月,楠木正行在四条畷(今大阪东北四条畷市)阵亡,比原历史提前了九个月。苏星云的蝴蝶效应似乎被历史反噬了一记耳光。后村天皇被迫逃亡,但他并未像历史记载的那样逃往奈良县的吉野村。在那里,南朝基本上名存实亡。如今,后村天皇还有一条生路,那就是远在南部的纪伊田边,由共和军建立的商馆。
当苏星云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到底是什么破事啊!”原本他心中还打着小算盘,想着是否通过武装南朝天皇使其过于强大,从而加速日本的统一,却没想到自己的援助如此不给力。实际上,苏星云并不知道,他的援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统一的步伐,但结果却与他的期望背道而驰。如果苏星云了解日本原本的历史,他心中的无奈和困惑恐怕会更加深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