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07章 李宪回朝(1 / 1)

加入书签

('

第107章 李宪回朝

元丰八年四月乙卯(十六)。

诏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生辰为坤成节,有司本请立皇太后生辰圣节,奏上,皇太后恭辞之,曰:姑后在堂,不敢僭越!

延福宫使丶入内内侍省都知丶利州观察使张茂则特旨为宁国军留后。

昭宣使丶入内内侍省押班宋用臣;入内内侍省副都知丶勾当御药院粱惟简兼差内东门司。

勾当皇城司公事丶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石得一,刘惟简特与勾当御药院。

皇帝殿祗候冯景,特授带御器械,勾当御厨。

皇太后殿祗候严守懃,特授带御器械,特与转出,以东头供奉官,提举汴京水磨务。

带御器械丶勾当御药院梁从政,兼差皇太后殿祗候。

在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后,大内皇城的局面,为之一变。

对赵煦来说,最重要的是——冯景勾当御厨和石得一丶刘惟简勾当御药院。

为什麽?

一个管厨子,两个管医药。

人身健康和饮食安全,有了保障!

剩下的,对赵煦来说,其实都是小节。

所以,在石得一等人来他面前谢恩时,赵煦不忘嘱托他们务必要忠于职守,不可懈怠。

……

当夜,赵煦正准备入睡时,向太后来到了福宁殿。

「母后怎来了?」赵煦连忙上前请安问道。

「却是有个事情,要告诉六哥……」向太后坐下来后,说道:「刘惟简方才来报,陈美人方才随大行皇帝而去了……」

「还是没劝住吗?」赵煦叹了口气。

「唉……」向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刘惟简言,美人陈氏虽被后宫众人劝住了,也开始进了水米,奈何还是没有想开,这几日又开始不吃不喝,不言不语……方才终于是随了大行皇帝而去……」

赵煦低下头去,道:「随葬吧!」

向太后也叹道:「只能如此了!」

「就是遂宁郡王怎麽办?」

「在宫中为皇弟选一乳母照看着吧……看看,有没有无子的父皇妃嫔愿意领养……」

「邢淑妃倒是愿养……」向太后看着赵煦说道:「六哥觉得呢?」

邢淑妃,是赵煦父皇曾经宠爱的妃嫔。

曾给赵煦的父皇生下了四个皇子,其中两个比赵煦大。

可惜没有一个能活到成年,最大的皇八子三岁多一些就夭折了。

「一切皆依母后安排吧!」赵煦叹息着。

「也只能如此了!」

送走向太后,赵煦坐在御床边上,他的眼睛看着福宁殿内那朱红色的屏风丶帷幕和那些殿柱丶窗台,总感觉刺眼的很。

但想要换掉,甚至将整个福宁殿重新装修,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做的。

因为他在守孝!

三年不改父之道,这是儒家的道德基准!

他是天子,必须以身作则。

不然就等于递给司马光一把刀子,一个最好的藉口。

「只能是让冯景,把饮食安全把控好了……」赵煦低声说着:「也只能尽可能出门去殿后的花园里透风,尽量少留在密闭的空间里……」

……

元丰八年四月庚辰(十七)上午。

汴京城西的官道上,一队策马而来的武士,从西方奔驰而来。

沿途的商队丶路人纷纷避道,然后人们就惊讶的发现,这些武士骑着的都是战马,他们身上带着的杀气,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哪来的兵马?」人们惊疑不定。

然后,大家很快就发现,那些武士只是开路的先锋。

因为在这些武士身后,跟着一队持着旗牌的将官。

一面面旗牌,在道路上迎着阳光,让人呼吸急停。

哪怕汴京人已经足够见多识广,依旧被这些旗牌上的官职丶差遣所震惊。

引见使丶四方馆使丶皇城使……

熟悉国朝官制的人,立刻倒吸一口凉气:「全是诸司正副使以上的旗牌……」

「是哪位沿边帅臣,率部回朝面圣了?」

于是,他的眼睛,向着最前面的旗牌看去。

', ' ')('

景福宫使?

内臣吗?

武信军留后?!!

是他!

此人立刻说道:「是熙河路的李太尉回朝了!」

果然,一面旗牌从他面前经过。

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

确实是李宪回朝了!

于是,道路两侧的路人和商贾的眼神都变了。

自永乐城大败以来,国朝沿边帅臣之中,就属李宪的熙河路胜仗最多,斩获最大!

去年的第五次兰州会战后,西贼国内传来消息。

西贼国相梁乙埋,因兰州会战五战五败,吐血而死。

更有传说,就连西贼国主秉常,也曾在兰州城下被流矢射中。

于是,李宪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就变了。

至少在普罗大众眼中,李宪是大宋战神级的人物,又一个老秦太尉般的名帅。

老秦太尉,就是秦翰。

太宗丶真庙时代,大宋西北的支柱。

他虽是内臣,却勇猛无敌,曾身负数十创,依然率部力战。

他在世之日,西贼别说入寇了。

连挑衅也不敢,一度被他打的,只能遣使求饶。

而李宪镇守熙河,拓土千里,五战兰州,一战定西,短短数年间斩首就已经超过十万之巨!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又一个老秦太尉!

当然了,一些士大夫可不会这麽认为!

「哼!」

「阉竖!」有士人低声唾骂着。

……

福宁殿。

赵煦正在看着他父皇留下来的奏疏丶手书。

冯景就在帷幕外,恭身禀报着:「大家,军头引见司,方才递了边帅入觐的名单……」

「皇太后命臣,呈来给大家看……」

赵煦放下手里的奏疏,问道:「是李宪回朝了?」

「是!」

「怎这麽慢?」赵煦又问。

「回禀大家,据说是路上多次遇到山洪阻路,只能绕路,故此拖延至今……」冯景老老实实的回答。

「哦!」赵煦点点头:「拿进来吧!」

于是冯景将一份名单,放到了赵煦面前。

赵煦拿过来一看,就微微的翘起嘴唇。

名单上第一位的,自然是哪位赵煦父皇生前最信任,战功最彪悍的内臣李宪的名字。

然后,就是李宪麾下头号大将王文郁。

接着就是苗履丶李浩等战功赫赫的大将名字。

在这些人里,赵煦还看到了去年坚守定西城的熙河路第五副将秦贵的名字。

此外,还看到了赵思忠丶赵醇忠兄弟。

以及包顺丶包约兄弟……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赵煦露出了微笑。

有点卡文,所以拖到现在才更新!

嗯,貌似有了个萌主,感谢哈!

必须加更!

明天吧,明天一定!

今天,姑且休息休息,整理一下思路,所以大概只有3更。

然后明天估计也有3500月票了,所以大概是5更。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