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255章 血洗亲贤宅(1 / 1)

加入书签

('

第255章 血洗亲贤宅

元丰八年九月戊戌(27)。

诏,于御史台中别开一院,重设知谏院,以诤朝政得失,仍以御史中丞领之。

御史台中的旧党御史企图将谏官和御史,合二为一的企图,被彻底挫败。

他们还无话可说。

因为圣旨是以『恢复祖宗旧制,重申嘉佑善政』的名义恢复的谏院。

谏院一恢复,知谏院一职,顿时成为了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因为御史的职责,在于监察百官,只有谏官才能针砭朝政得失,劝谏君王个人,甚至插手皇室内部。

这是他们的权力。

元丰改制,罢谏院,并入御史台不再设知谏院一职。

实际就是皇权的扩张。

正常说,下一步就应该取消左右正言丶左右谏议大夫等官职。

从而让言官,只能管百官而不能干涉皇帝丶皇室。

但,随着两宫听政,皇权高涨的时代,告一段落,谏院的恢复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赵煦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只是笑了笑。

因为恢复谏院,其实是他推动的。

恢复谏院总比御史和谏官合二为一,然后让御史台成为一个可以操纵朝野舆论,裹胁国策的怪物要好。

「大家……」冯景趁着赵煦例行的在御花园晨跑结束后,休息的机会轻声的说道:「臣在御厨那边,听人说似乎张都知的养子,被外放广南西路为走马承受了呢……」

赵煦面无表情的道:「也好!」

冯景低下头去,便听着自家主君道:「张都知的养子,想必是文武全才的……」

「给广西经略司打个招呼,让他去归化州那边,盯着交趾人吧!」

说着,赵煦就双手合十,做了个礼拜:「阿弥陀佛!」

冯景咽了咽口水,道:「大家隆恩想必张都知的养子定然感激涕零!」

可不是呢!

朕给你一个为国捐躯的机会,还不赶快叩谢天恩?

赵煦则笑了笑。

上上辈子,张巽是被他亲自下诏,贬到广南西路,然后命令地方官就地处死的。

如今,张巽还是被外放广南西路,十之八九大抵要死在归化州了(今广西靖西县一带)。

命运的神奇,让人感慨。

……

太皇太后看着张士良带回来的那些东西。

本该陪葬英庙和先帝的诸多宝物……

还有从张茂则在京城的宅邸里搜出来的那些应该在永昭陵的宝物。

她的脸色,变得无比铁青。

「这个贼臣,竟敢私盗历代先帝神灵之物!」她沉声说着:「老身几为其所欺……」

张士良和老宗元匍匐在地,根本不敢接话。

「将他的尸首,用火焚毁,让他去与慈圣光献皇后谢罪!」太皇太后冷漠的下着命令。

「诺!」张士良丶老宗元恭恭敬敬的再拜。

至于那些书信,太皇太后一个字也不提,张士良丶老宗元自然当做不存在。

打发走张士良丶老宗元后,太皇太后就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将侍奉了她多年的亲信女官知尚书内省公事王氏叫到了身边。

「王内省,且代老身去一趟亲贤宅,勒令扬王从今日开始,闭门思过禁足……」

「从大内带一队剩军去……」

「命他们日夜看守丶监视扬王……」

「无旨意或非朝天子之日,不得令其出亲贤宅一步……」

剩军是大宋最忠诚的禁军,也是历代帝丶后最信任的禁军。

百年来,剩军从未辜负供养他们的大宋帝后。

一切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在做。

王氏领了旨意,就要去办事,却被太皇太后叫住了:「扬王身边,那个叫陈衍的内臣,把他处理掉!」

「诺!」王氏恭身再拜。

', ' ')('

太皇太后则闭上眼睛,开始盘起手中佛珠,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

半个时辰后。

扬王赵颢,跪在了王氏面前,泪流满面的磕头:「请王夫人转告母后……」

「儿臣只是受小人蛊惑,为奸邪谗言……这才行差踏错……」

「愿母后明察!」

那个已经被堵上了嘴巴,五花大绑起来的内臣,听着赵颢的话,立刻激动的挣扎起来。

王氏看着赵颢,叹了口气,道:「大王,您怎麽这麽糊涂?」

「天子神圣,友爱宗室,亲睦外戚,贤名天下皆知,圣德泽于山川……」

「您怎麽可以起那样的念头?」

「且先在亲贤宅中,闭门思过……」王氏叹息着道:「娘娘那边,臣妾去劝劝……」

「不过,您身边的人,臣妾实在是不敢再留了!」

便挥了挥手,被五花大绑,堵住了嘴巴的扬王赵颢最亲信的内臣陈衍,被几个白发苍苍的禁军,直接抬起来,抬到了院子里。

在这里已经有十几具尸体了。

都是平素服侍扬王的亲近内臣,好多人还是张茂则给赵颢选的。

但他们都被杖毙了!

平素和扬王颢往来密切的几个文人的尸体,则吊在了亲贤宅的回廊屋檐下。

陈衍被抬到院子里,看着满地的鲜血,也看着那些吊死的人。

他身体不断颤抖。

不该这样的……不该这样的啊!

张都知,张都知怎麽不来救我?

啪!

他被丢在地上,两个面无表情的老禁军,拿着厚重的的骨朵直站在了他面前。

「乱臣贼子……」一个老禁军低声说道:「人人得而诛之!」

「放心!」他咧着嘴,看着陈衍那惊恐的眼睛:「老夫会让汝慢慢的死掉的……」

啪!

骨朵子重重的砸在了他的屁股上,瞬间皮肉开绽,鲜血横流。

这可是铁制的,因为其前端如同花骨朵一样得名。

正常一击,就可以把人连骨头带肉一起砸烂。

但剩军都是老人,体力本来就不支,他们又故意不用全力。

陈衍的下场可想而知——如同凌迟。

……

王氏走出扬王的房间,来到院子里。

她看着被砸的血肉横飞但却还没有咽气的陈衍,多少有些不耐烦:「快点……吾还要回宫交差!」

剩军们闻言,当即得令。

两个铁骨朵,直接轮起来,重重的砸向那个已经只有进气的罪官脊椎。

将之当场砸烂!

「走吧!」王氏若无其事的道:「回宫复旨!」

便留下一队五十人的剩军在这里看守,然后带着其他人离开。

亲贤宅的另外一段,荆王赵覠的宅邸,大门紧闭。

这位大王端坐在书房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扁鹊书。

注:北宋帝后干脏事,都是派剩军。

剩军是北宋军制的关键一环。

除了皇宫,上四军和边军的精锐都有剩军指挥的编制。

就是用来安置那些没有子女,或者因为战争而残疾的军人。

这是维稳的关键措施,也是确保军队听号令的政策。

我看史书资料的时候,真的是服气北宋帝王,维稳太厉害了!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