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不能再这麽下去了(1 / 1)
('
第495章 不能再这麽下去了
集英殿。
端午节后的第一次经筵顺利结束。
邓润甫领着经筵官们,来到赵煦面前,微微躬身。
赵煦也站起身来,向着这些经筵官行礼。
在讲礼貌这方面,赵煦素来做的很好。
这既是人设,也是他在现代习惯了。
所以,和他接触过的人,才总会说『如沐春风』什麽的。
其实就是他很尊重人。
就像煤老板尊重专业人才一样。
送走邓润甫等经筵官,赵煦就带着伴读们,到了集英殿后的御花园,一起跟着种建中兄弟锻炼身体。
一套简简单单的太祖长拳打下来,赵煦就已经开始出汗。
早就在旁边准备好的女官们,立刻就围了上来,用着准备好的热毛巾,给他擦拭身体,然后换上熏过香的常服。
其他伴读,则都识趣的在这个过程里,躬身拜辞。
他们得回家了。
同样打算拜辞的,还有种建中丶种师中昆仲。
但赵煦却叫住了他们。
「两位爱卿留步。」
种建中兄弟连忙躬身:「官家有何吩咐?」
赵煦这个时候,也穿戴好了。
他走到这两个臣子面前,道:「两位爱卿,在朕身边,服侍朕也有些时候了。」
「朕想问问,两位爱卿,可愿去沿边锻炼一二?」
种建中兄弟对视一眼,种建中便立刻道:「臣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
赵煦笑起来,道:「这样啊,那两位爱卿准备一下吧,朕会给枢密院下旨,在熙河给两位爱卿,选个差遣。」
种建中两兄弟,当时候就跪下来,拜道:「陛下拔擢之恩,臣等百死难报。」
赵煦笑了笑,对他们道:「两位爱卿是朕身边的人,到了沿边,代表的是朕的脸面。」
「还请两位爱卿,切勿让朕失望。」
种家兄弟,顿时再拜:「若使官家蒙羞,不劳朝廷,臣等自当以死谢罪!」
赵煦看着他们,微微颔首:「朕信!」
这兄弟两,可是受过历史考验的名将。
而且还是在被赵佶父子,坑得死去活来,却依旧可以在夹缝里,做出些成绩的人物。
赵煦当然相信他们。
然而,赵煦一句『朕信』,却直接把种建中兄弟的大脑给干宕机了。
好久,他们才回过神来,再拜顿首。
什麽话都不必说了。
官家一句:朕信,足矣!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何况,官家还是折节施恩,礼贤下士。
他们兄弟,若还不能做出点成绩。
那就是该死了。
……
目送着种家兄弟远去的背影,赵煦舔了舔舌头。
很快,熙河就会开战了。
在战前,将种家兄弟送去刷经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战下来,种建中丶种师中兄弟就可以拔擢为大使臣了。
大使臣的话,就可以回京出任禁军的指挥使。
这也算是为未来做打算吧。
熙丶丰大将,都有老迈的时候。
年轻一代,是得有人顶上去才行。
种家兄弟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冯景出现在赵煦身边,低声唤了一句。
赵煦回头:「有事?」
冯景嗯了一声,赵煦就带着他,走向花园深处。
其他人自识趣的远远的离着。
冯景弯着腰,尽量让自己的身体比赵煦的身高要低。
「大家,今天的汴京新报,刊载了御史台似有刑讯逼供的新闻……」
「哦?」赵煦笑了,伸手道:「拿来看看!」
于是,冯景就将一张带到宫里面来的汴京新报,交到了赵煦手中。
现在的汴京新报,和赵煦最初所见的汴京新报,已经有了质的不同。
首先是纸张和油墨,都换了。
不止用上了褚皮纸,连油墨都换了一种更清晰的。
这是沈括的功劳。
这个现代人眼里的大科学家,虽然对造纸丶印刷技术不算很懂。
可他懂技术,更懂管理。
在他的安排下,也在赵煦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下,专一制造军器局的造纸工艺不断叠代。
不止对旧有的褚纸等技术进行了改进,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和质量。
还开始研究各种不同材料的造纸差别,并进行总结归纳。
赵煦更交给了沈括,研究以棉花为原料造纸的项目。
这就是为了将来的交子发行做准备了。
而汴京新报,自然可以最优先享受到相关技术成果。
除了纸张丶油墨不同。
汴京新报还大了不少。
从最初摺叠起来,也就四个手掌大小的豆腐块小报,变成了如今有着八版的大纸。
赵煦打开来一看,顿时笑了起来:「这个童贯……还真是厉害!」
冯景听着笑起来:「都是大家教的好。」
赵煦摇摇头,道:「别!」
「朕可没这个本事!」
能在一份整个汴京人每天都会看的小报上,完全丢掉脸皮,放开矜持,毫无顾忌的表演今天支持,明天反对,后天理中客的人,无论在什麽时候,都是个强大的人。
只能说,童贯不愧是六贼之一。
有这份心理素质,就活该他升官发财!
就像今天的汴京新报的头版头条——浪子回头金不换!
报导的就是驸马都尉郭献卿在太学教育下的成长故事。
在报导里,童贯这厮,极尽肉麻之词,将太学形容成了一个足以洗净一切污秽的圣地。
更将郭献卿描述成了一个品行正直,只是被人蒙蔽了的君子。
浑然忘了,就在当初郭献卿的事情爆发的时候,汴京新报连开三天头版头条,狂喷不已的事情。
赵煦翻着小报,很快就在第八版的一个角落,找到了一条简短的报导——衙报:御史台中,隐有刑讯拷打之声。
赵煦看完,笑了起来。
这不就和他在现代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据匿名人士透露』丶『消息人士报导』一样吗?
这是赤裸裸的放风!
但这可不像傅尧俞的手段啊。
傅尧俞是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
所以……
「御史台如今谁在主持审理李雍一案?」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臣听说,中司以令侍御史安惇为首了,审理李雍案。」
赵煦的嘴角顿时翘起来。
「安惇?」
那可是绍圣时代,新党大臣之中,对旧党态度最坚决,同时也是下手最狠辣的人。
比亲爹被旧党整死的邓徇武下手还狠辣。
旧党大臣,只要落到他手里,就只能自求多福。
所以,赵煦一直对他颇有期待。
甚至还让人,假装『热心市民』,给安惇送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功劳。
可傅尧俞怎会用他?
就算是不用孙永丶苏辙丶王觌这样的新党御史。
他也该任用相对温和丶中立的那几个御史啊。
这安惇又是怎麽和傅尧俞搭上关系的?
朕怎麽不知道?
', ' ')('赵煦想着,皱起了眉头。
旋即,他就摇了摇头。
傅尧俞要是想要拉帮结派,他早就做了,轮不到现在。
要知道,当初熙宁初年,王安石可是只要傅尧俞点头,就愿意举荐他出任御史中丞。
但傅尧俞断然拒绝了。
同时,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元佑时代,旧党的人,都是只要傅尧俞点头,那麽执政之位就必有他的位置。
然而,傅尧俞依然拒绝。
他生来骄傲!
赵煦于是想起了,前几天他在福宁殿召见傅尧俞时的场景。
他微微吐出一口气。
「朕会不会太用力了?」他想着。
仔细想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傅尧俞和司马光一样,都是那种充满了理想气息的人。
这种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理想所打动。
不然,傅尧俞也不会在地方上,安心当一个小官,甘守清贫十馀年,无怨无悔。
他从未向汴京上书。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他肯上书,甚至都不需要低头。
赵煦的父皇,也一定会将他请回来。
因为他是英庙亲口承认过的孤臣。
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
所以啊……
「下次再遇到这种人,要不要收着点?」
「才怪!」
你以为你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做事认真,老板就一定会给你升职加薪?
做梦!
老板只会秉持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
同样,作为皇帝,赵煦对大臣,特别是傅尧俞这样单纯丶正直丶勤勉的大臣,也是如此。
这麽好用的大臣。
当然是得继续用了。
朕又不是没开俸禄!
当然了,作为皇帝,赵煦和资本家还是不同的。
资本家逐利,以利润为先。
而皇帝,则追求统治稳定,以邀买人心为上。
所以,赵煦回头对冯景道:「朕听说,中司入京后,一直租住在新城的一个民居?」
冯景点头:「大家,以臣所知,中司如今租住在新城的武成坊中,一家老小,皆在其中……」
「哦!」赵煦点点头,对冯景道:「去户部说一声,让人在张耆旧宅之中,辟出盈槛十五的院落一个,租与中司一家,租金嘛……」
赵煦想了想,说道:「象徵性的,每年收个一百贯吧!」
像傅尧俞这种人,是不会占朝廷的便宜的。
他连合法的,可以让他自己个人随意支配的正赐公使钱都不会花。
「此外,让户部顺便也依中司的待遇,一样安排相同规格的租房给苏学士……」赵煦想起了他在现代知道的一些事情,对冯景嘱托着。
苏颂和傅尧俞,脾气都一样。
都是那种,哪怕朝廷把饭都喂到嘴巴面前也不肯多吃一口的人。
他们只拿自己应得的俸禄丶职钱丶料钱。
其他的,属于国家的东西,碰都不碰!
所以,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的时候,苏颂拜相时,宫里面派去拜相的使者,到了他家都被吓了一跳——堂堂宰相,居然居住在这样的陋巷,左邻右舍,皆是平民,太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儒家思想和儒家信仰的力量。
在这个封建社会,只有儒家的思想和信仰,才能让人如此。
当然了,傅尧俞丶苏颂毕竟只是少数。
整个大宋天下,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一百个类似他们这样的人。
赵煦也不会拿着他们当标准去要求其他人——做不到的。
这世界,大多数都是凡人。
都有七情六欲,也都是自私的。
但,作为皇帝,赵煦知道,他必须让类似这样的人,不受清贫之苦。
这是态度问题!
何况,那是张家的老宅。
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赵煦素来很会。
……
傅尧俞放下自己手里的文牍。
他揉了揉太阳穴。
他年纪有些大了,精力和身体都不如年轻的时候。
然而,他不允许自己懈怠,更不允许自己休息。
因为,每每当他想要休息一下的时候,都会想起数日前,在福宁殿中,所见到的小官家那双殷殷期盼的眼睛。
他怎舍得辜负?
他又怎敢让官家失望?
官家聪俊丶仁圣,是大宋圣主。
而他不过朽木一块,行将就死。
「此案必须查清!」傅尧俞在心中说着。
于是,他低下头去,继续看着手上的文牍。
这些文牍,都是他从大理寺丶开封府找到的。
问题很大啊!
傅尧俞想着,就又想起了那日在福宁殿上,小官家含泪看着他的神色。
「傅卿……太母说卿是英祖直臣,包孝肃一般的人物……」
「傅卿……」
「朕可以相信卿吗?」
小官家说着,小脸满是期待。
只是想着官家那张真诚丶信任的小脸。
傅尧俞就感觉,自己已经充满斗志。
他发誓,绝不能辜负官家!
所以,这些天来,他除了上下班外,已经闭门谢客。
这个案子不查清楚,不给官家一个交代,他决不罢休。
……
「傅钦之那边,还是没有回应吗?」
崇文院的烛光映照下,戴着幞头的男人,低声的问着。
在他对面,那一排排的书架案牍下的官员,摇了摇头。
「他这是铁了心,要不顾大局?」
「能不能想办法,让人去和他陈说厉害?」
那官员继续摇头:「傅钦之别说伱我了,就算是当年的王介甫,现在的吕晦叔……」
「又何曾给过他们面子?」
「可是……可是……」
「吾等是为了天下社稷啊!」
「蔡元长不除,天子身边就有小人!」
「小人在侧,难免蛊惑圣君,惑动天下。」
「吾等是为天下除害!」
戴着幞头的男人,低沉的说着。
他觉得自己是做得对的。
蔡京蔡元长,就是官家身边的佞臣!
阿谀奉承,极尽小人姿态,有他在官家身边,天下就不得安宁,必须驱逐他!
「然而,他是傅钦之!」
胸无城府的傅尧俞!
一个几乎没有软肋的人!
「该死!」
御史台这麽查下去,若只是查这一个事情倒也罢了。
大不了,让那个李雍丶段继隆等人去死。
可问题是,万一查出了其他事情了怎麽办?
不能再这麽下去了。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