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筑基之战!(1 / 1)

加入书签

('

第379章 筑基之战!

这会儿,李云等人已经回到了扬州境内,因此虽然敌人正在往扬州推进,他们也没有必要太急着动身。

好消息是,事情在按照李云预料的方向演进发展。

坏消息是,局势依然严峻。

李云想要守住扬州,似乎不是什麽难事,他现有的兵力多半可以守住扬州,但是如果一直打下去,平卢军围住扬州,李云打出去不太容易。

更致命的是,双方兵力悬殊有点大,平卢军甚至可以留一部分兵力看住扬州,剩下的兵力渡江去取江南,而李云几乎没有什麽反制的手段。

认真思考了一番之后,李云回头看向赵成。

「我带着卫队,先回扬州。」

「赵将军你带着这两千人,在淮南道随机应变。」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如果被平卢军发现了,就带着他们在扬州附近绕圈。」

赵成想了想,开口道:「如果平卢军骑兵来追,走也走不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

想要打运动战,最基本的前提是双方机动能力差不太多,而现在带出来的这两千人,基本上全是步卒,又是在大平原地带,一旦被骑兵纠缠上,很容易被敌人大股兵力撵上,从而全军覆没。

李云琢磨了一下,开口道:「那这样,天明之后,赵将军带着他们往扬州去赶,然后派斥候清理周遭,等快要到扬州的时候,可以虚晃一下,绕过扬州。」

「这样,多半能瞒过敌人。」

这个时代,信息流通是大问题。

不仅情报能力薄弱的李云,有着「战争迷雾」,平卢军以及所有的军队都是如此,一到了战场上,大多都是两眼一抹黑的。

有时候,在战场上最大的难题,不是如何胜过对方,而是如何找到敌人的主力位置。

只要赵成所部做一点假动作,瞒过平卢军的可能很大。

赵成低头考虑了一番,开口道:「使君,要不然属下领兵同您一起回扬州罢,人多一点,守城也会容易一些。」

李云依旧坚持己见,摇头道:「咱们一起进城,城外便再无半点兵力,到时候…」

「一点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轻声道:「最坏的情况,就是赵将军被平卢军发现,并且一路追杀,到了那个时候,赵将军便去六合渡,渡江暂且到江南去避一避。」

赵成想了想,才低头应是。

李云站了起来,狠狠啃了一口手边的烤兔子,踌躇满志。

「这场仗对于咱们来说,是一个槛。」

「我们不需要打赢。」

李云声音坚定:「只需要撑过去,这江东…便彻底稳了!」

先前,李云只在扬州打赢了平卢军的先锋军,江南东道就有近十个州郡来附,这一次如果能够正面抵住平卢军的进攻。

那麽,他这个江东之主的地位,将会彻底坐实,而且几乎无可动摇。

平卢军都打不下来,意味着哪怕其他节度使来,至少也会相当费力。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哪个节度使会愿意在江南这块地界上,伤损太大。

说到这里,李云拍了拍赵成的肩膀,笑着说道:「到了那个时候,赵将军这个都尉的职位,就可以再往上升一升了!」

如果说现在的李云,只能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地方武装,跟平卢军打一仗之后,他就会成为一个正经的割据势力。

或者说,成为实际上的「一方诸侯」!

赵成对着李云低头抱拳:「属下…并不看重这些。」

李云笑了笑:「还是要看重的。」

「将来赵家,能在将军手中重建也说不定。」

听到这句话,赵成抬头看了看李云,目光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赵家,当年赵大将军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已经人丁凋零。

赵家的男丁,只剩下他自己。

血脉,也仅有两个早已经嫁人姐姐,和几个外甥外甥女。

距离香火断绝,也没差多远了。

先前赵成,已经不去想家族传承的事情,如今被李云这麽一提。

他心里,便又开始燃起希望。

赵家…的确可以在他手里重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

凌晨时分,李云带着自己的百十个卫队,骑马离开大营,直奔扬州而去。

因为就在扬州境内,等到中午时分,他们就奔进了扬州城里,进了扬州城之后,李云还没有下马,就吩咐孟海去喊杜谦,周良,以及许昂,还有刚刚从宣州赶到扬州的邓阳议事。

', ' ')('

等李云在刺史府门前下马的时候,收到消息的杜谦已经迎了出来,看着一身血污了李云,他皱了皱眉头,问道:「二郎在楚州,跟平卢军交手了?」

李云笑了笑:「领兵出城,不就是为了同他们交手?受益兄不用担心,出城这一战打的很顺,最少杀伤了敌人近五百人。」

「咱们自己的伤亡相当有限。」

昨夜一战,李云是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双方人数悬殊,以及李云自己在小规模战场上的统治力,己方伤亡甚至都没有过百。

杜谦微微点头,他看着李云,感慨道:「二郎料事如神,看来平卢军,的确没有西进,而是埋伏在楚州,想要南下了。」

「不是想要。」

李云大步走进刺史府,开口道:「而是已经开始南下了。」

「估摸着四五天时间,甚至更短,平卢军就会开到扬州城下。」

大股步兵机动,速度是快不了的,通常一天也就是五十里路左右。

再快,就是疲师,到了地方也很难立刻开始战斗。

而且,除了训练有素的精锐,正常军队,能走五十里便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军队开动,动的不止是士兵,还有辎重,后勤等等。

两个人还在说话的功夫,周良邓阳两人,便已经陆续抵达刺史府。

而许昂本就在刺史府办公。

李云坐在刺史府正堂的主位上,压了压手:「都坐着说。」

等几个人落座之后,李云低头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平卢军,要大举南下了。」

凌晨时分,李云收到的消息还有些模糊,但是这会儿,他已经收到了比较准确的消息。

平卢军至少有一万多人,乃至于两万多人的军队,正在南下。

「不过各位也不必惊慌。」

李云放下茶碗,开口道:「咱们城里的兵力,在五千人左右,粮食这段时间我也备了不少,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平卢军想打下扬州…」

「便是痴心妄想。」

地利,是冷兵器时代极其要紧的战争因素之一。

在李云的那个世界里,几千守军硬抗住几万乃至于十几万敌军进攻的守城战,并不少见。

当然了,这种兵力悬殊的记载,多半是连同后勤军队甚至民夫都算上的。

如今,平卢军南下的数目,是两万人左右。

算上支应后勤的民夫之类,也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

扬州城面临的压力,并不算小。

说到这里,李云低头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这一战,关系到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能不能在江北立足。」

「乃至于能不能占稳江东,因此,至关重要。」

「邓阳。」

邓阳连忙站了起来,低头道:「属下在!」

「你领一千人,守南边的城门。」

邓阳连忙低头:「属下遵命!」

「周良。」

周良也起身低头道:「属下在。」

「你部一分为二,守东西两边的城门。」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李都尉那个都尉营,还有一半的兵力在城里,我亲自领着,守北门。」

平卢军自北边而来,直接进攻北门的机率最大,北门要承受的压力,自然也是最大。

「杜兄,许兄。」

李云看了看两个文官,沉声道:「扬州城在三日之后关闭城门,这三天时间,要想尽一切办法,弄尽量多的粮食进城。」

「需要人手,城里的兵你们尽可以调动。」

许昂直接起身,声音平静又带了些冷意:「使君,这事下官来办罢。」

「杜使君…是个仁义君子,怕不太好办这些事。」

一旁的杜谦,闻言摇头苦笑道:「这事,是该让子望兄去做。」

「那就交给许兄了。」

李云站了起来,看向众人,沉声道:「诸位,打好这场仗,咱们在这乱世之中,便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未来,咱们都能各有一份前程。」

众人纷纷起身,对着李云低头行礼。

「一切,听从使君安排!」

(本章完)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