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2)
于舒婉是姥姥带大的,经常听奶奶提起从前乡下的日子。
七四年的农村日子已经比六十年代好了不少,家里的孩子们不少都能去村小学、中学上课。
只不过用的作业本质量都很差,只比草纸精细一点,颜色还发黄。
用这样的纸自然画不成带颜色的画,于舒婉思考后,把从前用剩下的作业本封皮撕下来了几张。
姥姥说过,以前不管是报纸还是故事会这种杂刊,页脚处经常有简笔小人画。
要么是用简笔画来解释一个成语、歇后语,要么就是简单的小故事。
于舒婉在现代连载的是单元剧形式的儿童绘画故事,可现在条件不允许画那么多内容,她只能找了个几个有意思的成语,将成语用简笔画形式描绘出来。
选了半天,于舒婉想出两个比较有趣味的成语。
简笔画对于舒婉来说属于是小儿科,对着煤油灯画不到一小时就画好了,她把几张画纸小心收到挎包里,很快便睡着了。
木头窗户不隔音,外头虫鸣低吟,一夜无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