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复社(2 / 2)
以崇祯十六年科举为例。
复社包办了一甲。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复社成员。
正因为有这种操作,才欧让复社“党羽半天下”,留下姓名的成员更是高达三千多人。
久而久之,张溥便成了大明朝地下吏部尚书。.
崇祯三年,周延儒当上了内阁首辅,因言出不当辞官。
闲居在家的周延儒为了东山再起,找到张溥。
在复社成员的推波助澜下,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再次当上了内阁首辅。
不仅如此。
就连范景文,李邦华等人也和复社成员关系密切。
马士英推荐的阮大铖是“阉党余孽”,复社速来与阉党不合。
再加上阮大铖的名声本来就不好,所以复社元老高弘图才和马士英针锋相对起来。
想透了这些后,已经年近五十的倪元璐顿感头颅发胀,头皮发紧。
大明朝堂的关系太复杂了!
复杂到他早已厌倦朝堂,辞官讲学。
万万没想到,辞官之后的他竟然再次遇到了这种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