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1 / 1)

加入书签

方才重点读过这一篇。苏敦提出的问题,大多都回答上来了。

“不错,”手里翻着书本,苏敦的语气带了些赞赏,“五阿哥想来在狩猎的路上是翻过书的,倒是比臣料想得要好些。”

听见这话,胤祺糊弄地笑了两声,他实在不敢领受这个夸奖。

接着又问了问前几个月学的,见胤祺只能回答出一半,苏敦摇头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原以为是开窍了知道念书了,原来是只开窍了一半。

摸底之后,苏敦就开始讲课了。他今天早上并不准备给这位刚回来,心思说不定还在承德的五阿哥讲新的东西。而是准备将从前的东西翻出来再说一遍,毕竟等会儿皇上就要过来,若是五阿哥一点都答不上来,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

等到了卯时末,苏敦收好了面前的书退了下去。等会儿皇上来考校的时候,希望五阿哥至少能回答出来一个问题。

太监们端着点心上来了,胤祺往后看了看。见敖登的桌子上也摆着点心,便将头转了回来。

哈哈珠子的人数要比皇子们多多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交际圈。自己适当表示看中会让敖登在这个圈子里不被欺负,可若是表现得太看重了,说不定会让他被这个圈子排斥。

敖登看着面前问着奶香味十足的点心,还有旁边摆着的一碗甜汤,轻轻闻了闻。从前即便是阿布的营帐里,也不会时时刻刻放着这样好的东西。

旁边的博敦脑袋伸过来看了一眼:“你今日的点心是八珍糕和奶粉糖蒸酥,啧啧啧,看来御膳房那边很看重你啊。”

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敖登心下微微警惕,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笑道:“我不过一个郡王的儿子,哪里有什么值得他们看重的。在这宫里头,一个郡王之子怕是不算什么。”

“你是郡王的儿子?”博敦歪了歪脑袋说道,“我家是皇贵妃的远亲,佟佳氏,家父也不过是朝堂上的四品官。你呢,你是哪家郡王的儿子?”

敖登昨日才进宫,消息灵通的人自然知道他属于哪家。但是这些一直在上书房待着的哈哈珠子并不在此列。

“我阿布是敖汉右旗的扎萨克郡王。”敖登看了博敦一眼,皇贵妃的亲戚。他此时并不知道后宫里头的贵人们有哪些,但皇贵妃他还是知道的,代行皇后之责,应当是后宫中的第一人了。

“敖汉右旗?”博墩嘟哝了一下,“那御膳房想来就是看在五阿哥的面子上了。”

一个远在塞外的部落,京城里,特别是皇宫里头的这些人精们很难给他们卖面子。若是郡王世子可能还会给两分面子,可这人介绍自己并未说世子或者长子,那想来就不是。

“五阿哥很有颜面吗?”夹起一块奶粉糖蒸酥酪,敖登低垂着眸子,装似不经意问道。回京的这段日子,他并未见皇上召见过五阿哥,一直以为五阿哥在皇宫中地位应当也只是一般。

“那当然了,”博敦语气提高了点,“五阿哥在慈宁宫中养大,得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的宠爱。要知道别的阿哥们都是六岁就必须进上书房,唯有五阿哥,被太后娘娘留到了八岁才进。皇上也没办法,这样的脸面,在宫里可是少有。”

“更何况,皇上平日也宠爱五阿哥。五阿哥的哈哈珠子一直定不下来,不就是这位爷一直不满意。若是换成七阿哥,怕是皇上直接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博墩的声音细弱蚊蝇,说话间还警惕地看着周围。虽然七阿哥不大得宠,但他这样的哈哈珠子也不是很敢招惹,说这话的时候自然要小心些。

敖登点了点头,心里明白了一点。难怪在那宴会上,五阿哥提了一句自己就跟着回京了,原来在皇宫里也这般得脸。

这是五阿哥的第一位哈哈珠子,只要他不蠢,很容易混成五阿哥最器重的哈哈珠子。五阿哥和自家的四阿哥交好,博敦便想着先给他卖个好,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其他哈哈珠子对敖登态度也颇为温和,他好歹是个郡王之子,此时还住在五阿哥的院子里。没有结仇的情况下,肯定是笼络为主。

前方的胤祺正吃着点心和胤禩聊着遵化城里头的事情,昨儿和温宪还小九都讲了不少,今日这算是第三遍了。他们一问起来,胤祺想到这几个倒霉孩子因为年纪不够不能跟着去,拒绝的话便说不出口。

聊了一会儿,点心吃得干干净净。小太监们进来收捡碗碟的时候,胤祺喝了口清茶清了清口,翻开了面前的书,汗阿玛马上要来了。

这次康熙来得寂静无声,外面并没有通传的声音。他带着梁九功直接进了书房,还是胤祉在抬头的时候瞧见了,喊了声汗阿玛才让众人惊醒。

原本还有些小声音的上书房霎时间静了下来,众人连忙起身行礼。胤祺跪在地上的时候,心里暗暗叫着,汗阿玛怎么开始偷偷袭击了。这以后谁还敢在吃点心的时候放松,怕是从明日开始,辰时的上书房要变成皇宫中最安静的地方了。

“起来吧。”康熙从后面走到前面,才慢悠悠喊了声起。

过了一会,上书房的众位师傅才从前面进来,胤礽也跟着一起。想来康熙这次突袭并没有通知这些师傅们,他们也有些措手不及。

“老三到老七,”康熙的语气波澜不惊,仔细听还带了点笑意“你们跟着去了一趟木兰围场,只是不知学问放下没有。在路上的时候我从未召见你们考校学问,希望今日不要让我失望。”

第57章

胤祉当即抬头挺胸,他在狩猎的时候拿下了不俗的成绩。但同时,每日回了营帐后都还记得看书,此时汗阿玛的考校他一点也不怕。

胤禛面色淡定,在帐篷里抄写《礼记》的时候,有时也会将功课翻出来瞧瞧。况且他早早就料到汗阿玛要考校功课,回来的时候还有昨日都好好复习了,加之平日里积累深厚,必然不会丢脸。

即便是神色怯懦的胤祐也没有慌张之色,他最是老实。临走之前师傅吩咐了去木兰围场不要野了心思,他便也每日都记得将书本拿出来悄悄。

康熙扫了一眼,见几个儿子的神色都还正常,勉强满意。便叫了胤祉,从他开始提问。

胤祉对答如流,神情自信,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自己学识的自傲。

点了点头,康熙赞了一声:“不错,学业不曾放下。”

之后就是胤禛,胤禛回答得也不错,是往日的水平,虽然没有多少新意,但康熙也满意了。微微点了点头,将目光放在了胤祺的身上。

胤祺有点紧张,和这几位兄弟比起来,他只能算得上是临时抱佛脚。若是康熙能问到自己方才复习过的,他还是有自信能答出来的。若是问到自己没有复习的,那他只能认命地丢这一回脸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