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1 / 1)
予画本来也要进来侍疾的,但却被胤祺叫住了。
一来,府中不能没有照看两个孩子。二来其实玛姆的侍疾按照常理来说是要妃嫔们来的,自己能来都是因为自己从小被玛姆养着,若是予画也来,实在是有些不合规矩了。
胤祺坐在玛姆的床边,眼睛下面带着明显的乌青。
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后,只在翊坤宫待了几日就被送到了慈宁宫。玛姆一直待自己很好,幼时的疼爱纵容,长大后的关系挂念一一在胤祺的眼前回想。
眼前的老人已经近八十岁的高龄,就算放在现代都已经算高寿了。可胤祺还是自私的,希望玛姆能陪着自己更久些。
太后眼睛微微动了动,睁开眼的时候有些不适地眨了眨。
“小五?”声音微微有些嘶哑,看着胤祺太后似乎是想笑笑,但最后却没了力气笑出来。
胤祺凑近前去:“玛姆醒了,可口渴,要不要喝些水。侧房还备着些粥水呢,多少用写吧。”
清朝生病了讲究的是净饿,在病好之前要求的是不能吃饱,甚至有些要求不能吃。但胤祺并不允许这样的规定进入慈宁宫,这样大的年纪了,生病已经很折磨人了,不能饿着了。
旁边站着的嬷嬷和宫女上前来,将太后扶起来半靠在床头。
“你又一晚上没睡了。”太后看着胤祺,眼神里带着不赞同。
本来过来侍疾的嫔妃不少,但之前太后就打发了出去,只留下了胤祺和温宪这两个她从小养大的孩子。
胤祺和温宪轮流照看着,虽然有伺候的人,但他们兄妹俩商量了两班倒,保证玛姆身边总要有一个人。在玛姆醒了之后,只有胤祺和温宪能让她用些水食。
“我睡了的,方才还是温宪守着呢,我过来还不足半个时辰。”胤祺嘻嘻笑道,“正好就碰上玛姆醒来了,正好,醒来了我伺候您喝点粥。”
早就有机灵地将一直温在炉子上的粥盛好了端过来了,胤祺接过之后,舀了一勺子吹了吹,确定粥水降温之后慢慢喂给了太后。
太后没有胃口,但是看见孩子一口一口地喂,还是勉强吃了半碗粥。
吃过了半碗后,太后便再也不肯用了。
胤祺也不勉强,好歹吃了一点。
“你这日日都在宫里头,皇帝不过来逮你?”太后精神了些,看着胤祺笑道。
之前胤祺被康熙抓壮丁的时候,没少在太后这里告状,太后也知道自己养的这个孩子幼时不喜念书,长大了不喜办差。
但太后从来不干涉朝事,听胤祺抱怨后也只能让人给他倒一杯茶。
胤祺故作无奈道:“之前是汗阿玛缺人,如今可不缺了,既然不缺了我正好偷懒呢。玛姆可别赶我,若是离了慈宁宫,想来汗阿玛又要将我拎过去办差了,孩儿实在是不想日日往外跑了。”
这话逗得太后笑了两声,用手点了点胤祺的脑袋瓜。
胤祺说话的时候特意逗着玛姆,想让她多笑笑。生病的时候若是心情能保持愉悦,那病好的可能性也大些。
聊了没一会儿,就听见外面传来通传的声音,是康熙每日过来看太后的时间到了。
第112章
“皇额娘醒着?”康熙进来看见太后靠在了床头,有些惊喜。
这些日子太后醒着的时间很少,康熙虽说每日前来,但到底前朝的事情繁多,他能待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见到太后是醒着的状态,已经是许久之前了。
太后温和地看着康熙,她们俩人虽然是半路母子,但一直以来相敬如宾。随着相处的时间越长,康熙对待太后的态度也越发孝顺,感情一直不错。
她这阵子虽然大多数时间在昏迷中,但醒来的时间里,身边伺候的人说过皇帝来了多次的事情。
“参加汗阿玛。”胤祺行礼。
康熙绕过胤祺,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皇额娘可感觉身子好些?”
“这次醒来,身体是感觉要轻泛些了。”太后笑着说道,“皇帝这是下朝就过来了?”
康熙嗯了一声,笑道:“幸而今儿散朝还算早,不然恐怕会错过呢。”
胤祺起身之后就安静地侍立一边,汗阿玛没有提坐,那自己就只能站着了。
看了一眼胤祺的身影,太后带着笑意和康熙聊了一会儿,大概一刻钟后太后脸上就浮现了倦色。
虽然醒了,但说了这么会儿话太后也觉得累了。若是和胤祺或者温宪聊天或许还好,但康熙毕竟是皇帝,便是身为他的嫡母,在这几年太后和他说话也是要顾忌的。
见太后脸上浮现的倦色,康熙便起身告辞了。
待到汗阿玛走后,胤祺才坐回了床边:“玛姆是又想睡觉了吗?”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胤祺:“不急呢,玛姆躺了这好几个月了,如今可真是一点都不想睡觉了。温宪此时是在睡觉还是醒着?把她也叫过来,咱们祖孙三人聊聊天。”
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太后这段日子都不舒服,唯有今日身体松快许多。趁着养大的两个孩子都在,太后想要和他们好好聊聊天,好好再看一看孩子们,免得以后有什么遗憾。
“温宪?”胤祺疑惑,看向了旁边伺候的嬷嬷。
嬷嬷便出去瞧了,太后既然说了温宪公主若是睡着了也要叫起来,便只能去叫了。
不一会儿,温宪便进来了,她脸上明显未施粉黛,头发也只是匆匆挽起。
“玛姆。”温宪进来后便走到了床前,看着太后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胤祺虽然也在慈宁宫中养大,但到底是有前世的记忆的,对于太后虽然感情也很深厚,但多半是比不得温宪的。
毕竟温宪是从不记事的年纪就在慈宁宫中养着的,养到了出嫁的年纪,也就是温宪在慈宁宫中住了十八九年,而胤祺毕竟只住了八九年。
“温宪,快过来坐着。”太后对着她招了招手,胤祺让了个位置坐在了床边的绣墩上。
太后执起温宪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个孙女,眼睛里满含不舍。
对于两个养大的孩子,太后都是极为喜欢的,她没有什么子女缘分,从前不得先帝的宠爱,便也没能留下亲生的一子半女。但是养着这两个孩子,还是让她很有成就感,从小小的一团养到能跑能跳,甚至最后成婚生子。
对于胤祺,太后是不大担心的。这个孩子虽然幼时不喜念书,但其实骨子里是极为聪慧的,自己养了他,皇帝便不可能将他作为继承人了。
这一点,太后知道,胤祺也知道。
既然从根子上胤祺就绝了继承皇位的可能,那只要胤祺不要犯下滔天大错,康熙都不会对他太过于决绝。甚至还会因为顾忌太后以及身后的科尔沁,而对胤祺更为温和。
同理,即便后面康熙驾崩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