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1 / 1)
·”
才说了个我字,就见林黛玉猛然站起来,扭身坐到了离他甚远的另一边。
贾琰:“。。。。。。”
贾琰起身将婚书递给林黛玉,道:“你看右边。”
右边是:“吾欲求姑苏林氏林黛玉为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尔一人。”
林黛玉:“。。。。。。”
贾琰忙道:“右下角。”
右下角写的是“贾琰谨致。”
婚书右下一般由男方父亲写上自己的名字,但这张婚书的右下角,写的却是贾琰的名字,用的是楷体,端端正正,平直疏朗,足见下笔之人的谨慎认真。在贾琰名字的旁边,还写着一个“妻”字。
“你若同意了,就把你的名字写在旁边吧。”
“我?”林黛玉微微抿了一下嘴,惊讶道:“我自己写?”
“虽然世俗是需要父母操办这些,但我们镜况又不同,林老太爷已死,宗亲里你也出了五服,成亲的是我们俩,自然是我们写。你放心,我在府尹任职,我认识那的媒官,明天我就拿这个去找他盖印,官府一样认的,这样,我们就再无更改了。”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她和宝玉是青梅竹马,却处处觉得身不由己,为什么明明她和他才是被逼无路,却处处觉得随心所欲?
林黛玉心像是流过原野的溪水,逐渐平静下来,幽林空山,她只顾着向前追逐而去,渐渐忘了自己的方向,也不想再去管流往何方。
她拿起笔,自己细细地研磨,抬起手腕,亦郑重的用楷体写下了自己名字:林黛玉。
字如其人,灵动娟秀,骨气洞达。
贾琰吹了吹,放它在一边晾着,然后跟她道:“我跟老太太商量了一下,我原来住的那地方在府上的最西边,叫‘桃花源’,我把它拆了,往西边又进了两进的地方,官府的文书昨日就下来了,到时候跟府上隔开,把相连的那个门堵了,我们朝西开门,要来府上的时候就从西街过来,你看行吗?”
林黛玉拿一旁的团扇挡住脸,然后点头。
贾琰想了想,也没别的什么可说了,收了婚书,便告辞道:“我今后有一段时间不能来,你有事就打发紫鹃雪雁跟我说。”见林黛玉没什么反应,他利索的起身走到门口,已经拉开了门,却突然又顿住,回头道:
“你别害怕。”
他见林黛玉仍然是拿团扇遮着脸没什么反应,不由的笑了笑,便大步离去,而等他走后,黛玉将团扇放下来,双手捂住脸,一滴泪水从她细长的指缝里流出来,将她新穿的碧水连霞鸢尾裙晕开了一小片水痕。
果然不过两日,府里老太太就放了话,说给府上的琰三爷定下了林姑娘,已在官府过了文书,定在了腊月二十三过礼。
对于这个消息,自然有人喜有人忧。
贾赦就属于喜的那一拨,他从老太太那已得了准话,说过了年后,就让他们搬到荣禧堂。邢夫人不太乐意,林黛玉本来就是贾母的心肝,一个王熙凤不够,这又来一个,她这个婆婆彻底成摆设了。不过她是继室,比不得王夫人有儿有女底气足,还有当贵妃的女儿,做九都检省的哥哥,所以也只能背地里发发牢骚。
怡红院里。
宝玉平日并不多饮酒,尤其是烈酒,这次却是拿了两壶烧白,放在桌上一杯一杯的喝。
宝钗自坐在旁边绣着荷包,袭人在一边垂手侍立。宝玉晃晃悠悠的站起来,拿着酒杯就要往床上倒去。
袭人忙去扶他,伸手欲把他手里的酒杯拿过来,宝玉抬手躲了过去,眯着眼睛笑道:“你是要做蜀汉关羽的人,我一个粗莽无用之人,并不敢让你服侍。”
袭人知道他这是在恼恨自己明明知道林姑娘没死,还瞒着他,看着他祭拜伤心的事,说她向着宝钗,身在曹营心在汉,可她也是万般委屈,王夫人对她千叮咛万嘱咐,她哪里敢捅破这样的事,因着宝钗在场,她也不敢分辨,怕说出来让她难堪,故而只道“二爷喝醉了”去扶着他休息。
宝玉一掌推开了她,使得劲大了些,袭人被推得趔趄一下,难得有些无措的立在了原地。
“袭人过来。”宝钗唤了她一声,袭人退后,宝钗自己上前去扶宝玉。
将他带着的金冠摘了,又蹲下去给他脱鞋,刚起身准备给他放枕头时,宝玉却向前一弯,吐了出来,正好吐在宝钗的衣裙一角上,宝钗顿了一下,面色不变,去给他松腰带。
对着这样的宝钗,宝玉觉得歉疚,他叹道:“宝姐姐先把衣服换了吧。这么着,有什么意思呢。”
宝钗继续给他松了腰带,才站起身冷笑道:“意思?我倒不知道如何才叫有意思。”
“那年听戏时,林丫头和湘云拌了嘴,你就写了一首偈语,说‘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意思是只有万事皆空,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你是遇到了烦恼,不知如何解决,便写几句禅语寻求解脱,我和林丫头看了都觉得可笑,我还歉疚是我跟你说的那首《寄生草》误了你,怕你钻牛角尖,不思进取,把这东西当成了慰藉,可是你还记得林丫头如何说的?”宝钗杏眼含威,声音却依旧不急不缓。
她一边说一边走到桌子旁坐下,她拿起刚刚绣的那个荷包,把多出来的线丝用剪刀剪了,才道:“林丫头续了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我和湘云都道好,你说万事解脱方是立足之境,可见你还是在寻求立足之境,林丫头却说当立足之境都没有了,才能是干净,所有的杂念,都是因为身心不净,不执著于追求境界,顺其自然,方是真的内心干净。”
“她早悟了,你却还没悟,她大喜,你却在这里醉酒,你还在想着万事解脱,她早已万事皆净。”宝钗摇了摇头,拿了荷包起身出门。
宝玉听的发呆,见宝钗出门,便问:“你往哪里去?”
宝钗笑道:“我给林姑娘道喜。”
第43章 为讨公道暗设计
宝钗到潇湘馆的时候,见到探春也在那,正拿着两个香包给黛玉。
“这个五彩丝线花开并蒂的是我的,这个点翠石榴花娃娃骑鱼的,是大嫂子的,她不好来,托我带给你。”
“是白檀香和沉水香,”林黛玉拿着闻了一闻,“多谢你们了。”刚说完这句就听见探春起身道:“宝姐姐来了。”
林黛玉亦起身,两人抬头看见对方,一时都没有说话。
薛宝钗除了头发盘起来外,跟以前并无不同,仍是一袭半旧衣裙,杏眼如水,脸若银盘,她打量了一下林黛玉,笑道:“我瞧着林姑娘是不是长高了?从梧州回来,还未见面,这么一看,倒比从前还要超逸了。”
林黛玉也抿嘴微微笑了下,道:“二嫂子。”
不再是颦丫头,而是林姑娘,不再是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