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 1)
么过日子。
他今早才觉得良心稍稍有点不安,跟他们说了要省着点用,也不知道他们听懂没有,反正他说过了。
刘彻抬头数教室:“一二三四……四层楼,二十间屋的学生。”
嬴政道:“陆星星有言,小学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约摸四五个班,每班三十到四十多人不等。”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被这数量给干沉默了。
不过又想了想那片稻田,想来这样的收成,才支撑得起这样数目的读书人吧。
刘彻暗暗的想,他现在倒是也不缺可用之材。但如果几个村落的农夫之家都能有这么多人读书,成人之后再给他挑,想来是更不缺了。
那还不是想换就换,想用谁就用谁。
嬴政则在想,他读《韩非子》,法家之意,却是不用这样多的百姓读书。
百姓读书开智,自然便多计较。秦以耕战为本,连经商都是抑制,因为富裕与智慧就会生出奸滑之意,又怎么还能一心一意的为秦王的大业出力呢。
他原本对此是坚信不疑的,并决心继承商君的律例,韩非入秦求教,除去吕不韦后再寻一名法家贤才入秦重用,在秦国进一步推行法家的制度,完全榨取民力,以助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但现在,他有了一丝动摇。
此时此处,乃是后世之国。自七龄稚童而至十五六岁的少年,不分男女尽皆入学,而田中水稻沉沉,似乎比他秦国更加强盛。
他摇了摇头,没有立刻下结论。这个后世之国究竟是强是弱还不好定论,他看到的太少了。就像这学校的小楼,要不是走出梨村,他都不知道原来民间用这种非木石的材料能起这么高的楼。
李世民不是皇帝,又年幼,才不像他们这么费脑子,他就只管咧着嘴在校园里转,去玩人家的双杠单杠,还跑沙坑里玩了会沙子。
不大的地方他一会就转完了,还在那感叹:“这么多人读书出来做什么呢,读书人还回去种田吗?”
就他无心的一句话,倒是引得嬴政和刘彻一震。尤其嬴政,刚刚还在想法家学说,现在更是觉得想不通了。
是啊,他看陆根水也不识字,可见此处如此奢侈的令幼童入学,也不过是近十几年或是三四十年内的事情。那么这代人读书出来做什么呢。人心生奸啊,花十几年时间读了一肚子的学问,还肯回去种田?
不种田,且不说粮食谁来种,就说种田之外,有这么多活让他们做吗?
没有活做,没有生计,这么多读书人,谁来养活他们。
越想问题越多,刘彻也忍不住摁了摁太阳穴,对嬴政笑道:“你定然比我烦恼,你们秦国可是用法家治天下。看你的年纪,天下应该尚未一统。贸然改变,还要担心是否会影响大局,对吧?”
他就不一样了,诸侯王虽然老实了许多,不过各自王国还是自己管理,他先不用烦那么多,在关中根本之地择一处试验就好了嘛。
嬴政看不得他得瑟,冷淡地道:“你就是想学,又能支撑得起这么多人入学么?”
他丝毫不提自己也想得头疼,只嘲讽刘彻:“无可能之事,却在这里烦恼,真正可笑。”
“切。”
刘彻晓得他肯定也在琢磨这事只是不承认,但心有顾忌,只嗤笑了一声没再反驳回去。
说话间,早读课结束,音乐声突然响起,把他们吓了一跳。
然后就见各个教室乌压压涌出来高高矮矮的小孩子,在楼下往上看能看清楚整体,嬴政与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起来了。
这是什么天赋异禀的小孩子啊!
年纪大一点的不说,跟陆圆一样七八岁的小娃儿,音乐响起的几息之间,已经在教室外面排成了两列长队,然后一队一队按顺序下楼了,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下楼都是贴边走的。
刘彻见势不妙,赶紧一拉两个看得发呆的人,避到了边上。
学生们已经出了教学楼,到操场上站队了。
大热的天不用跑操,今天周一还得升旗晨会。全部站定之后,体育老师在楼上用广播喊着口令:“前排两手侧平举,后排两手前平举,向前看齐!”
小学生们一阵挪动,很快队列就排齐了。
在楼上看着的教务处主任其实并不满意,因为在他眼里队伍是歪斜的,横不平竖不直。但是村小就是这个水平,跟城里重点学校一样连做操不齐都要训五分钟也实在没有那个必要,所以他啥也没说,体育老师开始放音乐升旗了。
但这个水平看在三人组眼里就不一样了。
这都是小孩子呢,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娃儿,这样训练有素,这样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这样排出经过初步军事训练才能排出的队伍。
这将来得是多好的兵源呐!
足使寡人一统天下!
足令朕荡平匈奴!
我长大了要带这样的兵肯定能与韩白卫霍比肩!
第13章 长者赐
队伍排齐了之后做什么?嬴政跟刘彻没见识过,不过下意识就觉得该操练了。
若是平时倒也没错,能让他们见识一回小学生有气无力抬不起腿举不起手的广播体操,但今天不是,今天是升旗仪式。
听又听不懂,只听着广播里喊了声什么,小孩们齐刷刷朝着一个方向,一行年纪稍大的学生护旗过来,不能不吸引人注意到那面旗帜。
“莫非这些孩童真的是在接受操练?”
没见过“国旗”,只知道军中有各色旗号的三个人都忍不住这样想。
可是他们又都接触过陆家的几个孩子,一个个的纯然就是小孩的样子,并不像在军中作训过的。
李世民在看热闹,另两人心思却不由偏了。
嬴政心中暗想,他早有统一天下之志,虽然才刚得以亲政,但早在心中摹想过将来种种。秦国向来尚黑,以后自是要代替周之火德,而为水德。这后世给这许多读书的幼童升旗,旗为红,莫非跟周一样,承接的乃是火德?
刘彻却是瞥了一眼嬴政,心说大汉开国这五德之说就没整好,老祖宗大概是被忽悠了,诛暴秦而立国,却跟秦一样弄出个尚黑的水德出来。当初文皇帝时本来说要改土德,也没改成。
他迟早得改了,不过不是急事,当务之急是匈奴。至于以后改成什么,还得看下面人辨认,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偏好,以后看臣子们怎么自圆其说就怎么改便是。
不过现在看这旗子升起来,鲜艳明媚又张扬,比那厚重的土黄色好像更得他喜爱,要不要到时候示意下面往火德上靠?
咦,红旗上还有五颗黄星,莫非这一朝是得出了新的理论,火德与土德全要了?
就见孩童们大部分都举手为礼,仰望红旗。三人虽然不懂,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