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1 / 1)
他支持的,怎么可能。
他们说笑着带领装满羊毛的大车回转,很多大车还是突厥人自己提供的,怕他们车不够不收自己的羊毛了。每个部落还有少量山羊,所以也收了一些羊绒,可谓满载而归。一路上有可汗派的人保护,连劫掠都不必担忧。
而在善阳,李世民也在想他成亲的事。
正像长孙无忌想到的那样,李世民是担心他后面总在外任,不方便办婚事。同时也是想早点将长孙小娘子娶进来,好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夫妻同心,让她早早接触他所了解的知识。
所以在洛阳的时候,他向窦夫人说起这件事。
但阿娘听了他的请求后,拒绝了。
“你说在原本的历史中,她去年就嫁给你了?”窦夫人微微皱眉,想起自己的家事,眼中有泪光浮动,李世民不解,偎身搂住母亲的脖子,呢喃道:“阿娘怎么伤心起来了?”
“阿娘成亲的时候,比她还小一岁。”
窦夫人拭去眼角未流出的泪,平静地说。
“我这样早出嫁,是因为杨坚篡位,舅家所有男丁惨死。母亲身为公主,担心也遭了毒手,所以父亲千挑万选,为我择了唐国公府的亲事,又早早安排我出嫁。我本还抱着侥幸,但我出嫁之后,父母兄长,竟也一一逝世,我除了唐国公府,竟然再没了一个亲人。”
李世民松开手,惊愕地看着母亲。
他是读了史书,可史书没有这么详细。没有母亲的生平,更没有她父母亲族太多的事迹。
他关注的也是大事,并没有想那么多。
窦夫人早已痛哭过很多次,现在说来已经很平静了,甚至温和地笑了一笑:“长孙家的小娘子小小年纪嫁给你,也是因为长孙将军早逝,高士廉又流放去了岭南吧。不给她找个能庇护的人家,又还能怎么办呢?现在长孙将军好好的,在朝中地位又稳当,你不让她在家享几年小女儿的福,非把她娶回来吃苦作什么?”
李世民沮丧地耷拉下来了,嘀咕着:“我没想让她吃苦,我也会让她享福的。”
“她嫁过来,就是你掌家的妻子,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你呀……”窦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男孩子,总是不太能懂的。
李世民也叹了口气,知道不能跟未婚妻早点成亲了。
他低头画圈圈,小声道:“阿娘,你知道么,后世是一夫一妻的。我是说,没有妾,就夫妻俩。”
窦夫人差点呛着,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怎么可能啊!
“也不是说丈夫不会偷人……不过妻子也会偷人,反正法律上只允许一夫一妻。阿娘,我在那里上学,学了很多,心里有点乱。原来觉得天经地义的事,好像也不那么对了。你说我如果只娶观音婢一个,不要妾了,会不会很奇怪?”
窦夫人看着儿子,良久才缓缓摇头:“你能做到吗?”
李世民头更低了,他也不知道。
“你不能保证做到,就不要同你的妻子说。”窦夫人对丈夫纳妾接受良好,跟万氏关系亲密,因为她本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也没有想过一生一世一双人,丈夫尊重她就是让人满意的婚姻了,“独孤皇后与杨坚有同心之誓,才会留下善妒的名声,哪怕杨坚称帝,她也不能接受他有后妃。长孙小娘子会是个好妻子,会处理好你的后院家事,不会在意你还会有多少妾室。但如果你情热时与她有约,将来又做不到,那才会叫她伤心的。”
现在来到马邑,李世民又想起母亲的话,仍然无法给自己一个答案。
他生长于大隋,出身军事贵族,天经地义接受的事情,在另一个时空被斥为渣男行为。如果他对观音婢没有感情,也许还不会这样为难,但他从史书上的故事,从一封封通过长孙无忌来往的信件中,已经生出了真正的爱慕。
所以他无法随意的欺骗自己给出一个答案。
“唉。”李世民又叹了口气,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因为有人来报:“禀都尉,有一位猛士前来投军,虽不敌尉迟郎将,却也得到尉迟郎将的认可。”
“哦?”李世民有了兴趣。这是历史上就留名的猛将呢,还是跟方永一样属于被埋没的人才?他当然想去瞧瞧了。
第78章 冶铁合作
军营中正热闹着。李世民骑马赶到的时候, 那个投军的猛士已经跟尉迟融比过武,现在正上马驰射,惹得周围一片叫好。
李世民见他箭箭上靶, 也叫了声好, 大声问:“壮士从哪里来?”
马上骑士听见他的声音, 侧头见一少年将军骑在马上, 笑吟吟地看向他,忙带住马在马上先行了一礼, 然后跳下马来, 应道:“我是齐州历城人罗士信, 听闻都尉平叛立功, 特来相投。”
李世民的笑容凝住了,视线上移,再下移。
这个猛士, 身高显得略矮, 大概有一米六的样子, 但是生得粗壮, 不然也不能与尉迟融一较高下, 虽落了下风但仍受尉迟融称赞。
唇上稀稀落落生了几根胡须,看着年纪不大,不过怎么也得有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吧。
但他是罗士信,李世民记得他。
他才十五六岁吧!跟自己一般大啊!
罗士信有点忐忑, 尉迟融已经几步赶过来替他说话了:“都尉, 我们军中不正是要招这样的豪杰么,就让他与我一起吧!”
李世民咽了口唾沫, 总算知道刚才隐隐有些觉得不协调的地方在哪了。
罗士信壮得跟头熊似的,可脸上还带着两分稚气呢。
但他不能自己说, 只得先下了马,笑道:“行,先将名登上,姓名籍贯,年纪,都记上。”
罗士信知道横竖躲不过,也不拖延了,心一横,大声道:“我今年十六了!与都尉一般大!”
其实跟李世民一样,实足才十五。李世民生日大,年头生的,说十六还不太心虚,他生日小,根本没十六岁。
满座皆惊。
尉迟融一双眼瞪得牛眼似的,跟方永两个人绕着圈把罗士信看了个仔细,一巴掌拍在他肩上感叹:“你小子吃什么长的,这年纪就能跟我过招,长成了还得了?”
李世民心有同感。他也比同龄人身高力大,但还在正常人范围,尤其是长相一看就还是少年郎。罗士信却不一样,除了那几分稚气尚存,身高未足,整个人看着就已经成年了。
罗士信跟他们到了帐中,这时候报了年纪,强撑着的架势也撑不太住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小声道:“自小就长得快。”但是想到李世民跟他一样大,他又理直气壮了起来,再次强调,“我现在不小了,我跟都尉一样的年纪。”
李世民笑骂:“你倒是会拿话堵我。好吧,你留下,就先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