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1 / 1)

加入书签

然,作为少数成为了女工的人,她进了城,掌握了纺织厂的消息,别人也指着她传招工的消息回来。

她拉着杜星去自己家,她兄长韩友正在修墙,见妹妹把人硬拉着过来,忙丢下工具迎出来,露出感激的笑容,却有点笨嘴拙舌的说不出感谢的话,憋了半天说了句:“我去杀只鸡。”

杜星啊呀了一声,“都养上鸡啦?”

“我们不是今天才带粮食回来。”韩腊月已经长了点肉,不是干瘦的模样了,一边将杜星让进屋倒水,一边跟她说话,“等今天,我三哥也不用去接我了,早饿死了。我问了拿工钱的日子,让三哥那天就去县里找我拿钱。他那个样子走在路上,有贼也不劫他。”

不过后来就不敢了,后来都知道女工有钱,来往的人可能是去拿工钱的。尽管李世民在郡内剿匪颇有成效,但穷人这么多,知道有人带着钱财路过,本来不是匪的都会蒙上脸做个劫道的。

所以都得结队回来。

韩腊月那时候是实在不去拿不行,就冒了点险,取了个巧。韩友买了粮食,又因为妹妹能稳定的拿钱回来,跟人赊了猪崽鸡仔在家养。因为墙还没修,猪养在圈里,鸡是养在屋里的。

昨天跟别人家一起把妹妹接回来,他才开始修围墙,并且打算把门也换了。

杜星往屋外看了看,跟韩腊月说:“让你三哥别杀鸡了,我看见了,才养得多久?杀了怪可惜的。”

“三哥去找人买一只鸡来杀。”韩腊月大气地说,拍了拍自己腰际,尽管那里现在没有钱袋,“我有钱,我请你。不是你给的粮,我跟三哥死了都不知道有没有人帮着埋。”

杜星就没再拒绝,她理解这种感情。

鸡要熬汤,韩友在灶间看着火,她俩在屋里说闲话。韩腊月有很多话想说,杜星对纺织厂的生活也有些好奇。

“招我们去的时候说得可吓人,说从早做到晚,撑不住的人不要报名浪费他们的时间。”

韩腊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笑了一会才继续说:“我也以为多累呢,心想累死了也要去,给家里省口吃的,能拿一点钱回来就行,我真不想拖累三哥了。哪知道真去了也就那样。我三哥你也看见了,那时候瘦得风吹就要倒,刚给人耕地的时候还没成丁,要不是人家看我们可怜根本不会要他去的。活干不完被辞了,我俩都得饿死,所以我也帮着做,那才真是累得想死。”

所以纺织厂那从早到晚的活算什么累,更别提中间还有休息,还能吃三顿饱饱的饭。

说到这个,韩腊月眼睛都亮得像点起了火,懊恼地道:“我们村离得太远了,钱总得换成粮拿回来。不然我才不攒假呢,什么休沐日,我又用不着。厂里叫我们回来一趟,不然村里人疑神疑鬼的,以后招工不好招。哎,下次我就不回了,叫我哥去拿钱就行……在厂里给足足的杂粮馒头吃饱,你说了你不要笑我,就不给工钱,光吃大馒头我都不想回来了。”

头两天没给她们吃馒头,喝的粥,也没正式上工,而是教她们怎么操作。韩腊月那时候也没放心上,还觉得喝粥挺好的,热乎乎的暖肚子,也不是特别稀。

没想到第三天开始吃大馒头了,尽管是筛得很粗的面,明显有麦糠,还掺了她当时不认识的玉米面,但那可是足量供应能吃饱的大馒头啊!

她第一顿硬塞了五个馒头下肚,那可是两个拳头大的馒头。

这是李世民从嬴政和刘彻那得来的经验,他们的朝代还不是明清江南纺织业发达有了大型作坊的时候,第一批肯离开村庄来城市集体住宿做工的女性,一般是特别穷活不下去的那种。

嬴政一开始直接用隶妾,刘彻一开始招到的基本上是寡妇。

李世民这儿是民不聊生的乱世,他就担心这豁出去赌命一样过来的女工们第一顿过于饿虎扑食,把人给撑坏了,才用粥养了两天。

包括韩腊月在内的女工们都不知道原因,到今天韩腊月都还以为头两天没吃上,是因为没正式上工干活呢,心里还挺认这个理。

杜星先听她绘声绘色地说自己吃馒头时的穷凶极恶,噗一声笑了,不等韩腊月恼,她就说了:“我刚去孙真人那里学医术的时候也是这样,天天就想着饭点的馒头,什么钱不钱的,根本不放在心上。”

两个同龄的女孩子俯在案上笑得不成声,总算有了符合年纪的活泼。

笑了好一会,韩腊月又说起没上工时喝了两天粥,并从杜星这里知道,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不由呆住了,感激地道:“太守想得这样周到……”

“现在我们是跟着娘子做事,娘子说阿郎就是爱操心,放手不管的时候是真放手,但凡让他沾着一点,阿郎就想把什么都顾好。所以娘子都不让阿郎管我们的事了,怕他操心太过伤身。”

“那真是要拦着。”韩腊月拜了拜外面的老天,“一定要保佑太守健康长寿。”自私地说,最好能一直留在他们清河郡,不然调到别处,又没人管他们了。

又聊了会各自的见闻,杜星想了想,建议道:“不然叫你三哥搬到城里住?你们家就两人,也免得还要请假回来。”

韩腊月也有点心动,但最终还是遗憾地摇头了。

“在城里要赁屋,除非他能找着活。在家能养鸡养猪,屋子又是自家的。”

“我们阿郎还要人学医呢,又准备招人了,要不让你三哥试试?”

“啊?”韩腊月又惊又喜,立刻就要去叫韩友来,杜星拉住她嘱咐:“学医要先认字,要记忆好能背病症和药方。你哥年纪大了点,学上一个月不行,是要被退回来的。”

“退也没事,白吃一个月饭还不行么。我叫他去试试。”

杜星不是滥发好心。孙思邈虽然在太原,但李世民确实请他的三个徒弟帮忙,在清河郡这边继续招人学习入门级别的医术,继续培养他的“赤脚医生”。

不过最新要招的这批学生,外伤处理包扎的内容会更多一些,他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要在自己军中安排上军医。

所以这次收的人,年纪就偏大一些,可能学个止血和包扎手法,就要上战场当急救员了。

长孙琰也在学医,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建议,一方面是她自己想学。

李世民是觉得他们一家可能都有遗传病,上了年纪发作,学点医生自己养生有好处,他还挤时间跟孙真人学了一点呢。

长孙琰是觉得自己的夫君这样英雄了得,前后千年难得一出的人物,她总不能不学无术混日子。她本就好学,现在就比较功利地琢磨学个什么有用的。

典籍经书她从小就学,学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够了,身为女子只能作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对外根本用不上。李世民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