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7(1 / 1)

加入书签

德、王世充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但各地的起义与政变也随他而动,该造的反一个也没落下。陇西老家都被薛氏父子占了,还需要他去平定。

这也是他犹豫后退了一步的原因之一。若是他自己登基称帝,也有点麻烦。李靖能托付大事,徐世勣现在还差点,没有成长起来。他不能亲征的话,四方战乱能不能迅速平定他也不能确定。

亲征的话,天子亲征总归是不方便的。

关中落于李氏之手,杨广招为禁卫的骁果军大都是关中子弟,现在人在江都,父母家人都在李氏地盘,人心顿时散了,一心要回关中。而彻底颓了的杨广从前眼中就没有底层,现在更不会顾及他们。

于是,那场禁卫军兵变同样只是提前,而不是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义宁二年年初,杨广死于江都,比原历史中还早死了一年。

李渊听闻杨广这个“太上皇”死了,便开始着手废立,一个月后就走完了流程,于洛阳登基为帝,立李世民为太子,开始着手统一天下的大业。

此时江南有辅公佑、杜伏威、萧铣、李于通、沈法兴、林士弘等诸多势力,西北有梁师都、薛举、李轨等割据一方。

义成公主深恨自己信错了人,半年多来统合突厥,欲与唐交战。只是突厥刚吃过一次亏,心有余悸,加上她之前大力支持的羊毛生意现在反成了阻碍,大部落还能有更远大的目标,小部落却不乐意得罪了自己的金主——跟着义成公主攻打大唐,小部落拿不到多少好处,还不如羊毛生意细水长流呢。

所以义成公主一时不能发兵,只能与西北割据势力联络,以突厥的力量支持他们反唐,待她整合了突厥内部,再兴兵讨伐。

李世民便举荐李靖平江南,李孝恭继续征山东,自己领兵前往陇西攻打号称西秦的薛举势力。他在陇南还让李氏的族人去收购土地,安排产业呢,不能让战火扩大,叫战乱把几年的辛苦给毁了。

李渊正要叫人来拟旨,胳膊却又被李世民抱住,诧异看去,儿子笑嘻嘻的,不像是有什么意见啊。

李世民松开手,特别巴结的给他磨墨,把笔塞给他,一边磨一边眼睛闪亮地道:“阿耶,我要出征,你就不给我想个威风些的名号吗?”

“什么名号?”李渊是真的没跟上他的思路,毕竟李世民都是太子了,也不需要其他的官职来弥补受到的亏欠,他是一点没往别的地方想。李世民虽然拿出了电脑,却不想自己没处理好继承人的事让别人知道,那个电脑里不该有的文件是一个都没有,没跟他们说自己是去了后世。

李渊自然想不到他什么威风名号。

但是李世民不乐意啊,一个劲暗示:“阿耶你再想想,神气一点的,威风一点的。你先定下来再让人写。”

李渊把笔一搁,“你自己起!”

李世民很失望:“阿耶怎么就想不到呢?”

明明原历史里你很能想啊,现在想不到肯定是没用心。

自己起就自己起。

秦王破阵乐没有了,至少要有个天策上将破阵乐吧。

毕竟不好叫太子破阵乐,太子可太多了,谁知道是说谁啊。

待李世民高高兴兴地离开,李渊盯着纸上“天策上将”四个字,嘴角都在抽抽,心情一言难尽,最后抄起纸去拿给皇后看:“看看你儿子,都是太子了还要我封他这个名号。”

窦皇后淡定地看了一眼,说:“挺好的,谁想出来的?”

李渊没好气:“他自己。”

窦皇后点了点头,她大概明白了,肯定是李渊原来立了长子做太子,二郎又功大,没得封了,硬想出来的封号。二郎那个爱嘚瑟的小脾气她还不知道吗,肯定是这个封号在后世非常响亮,他做了太子别的都满意,少了这个挺失落的,抓着李渊硬给自己封上了。

她失笑地摇了摇头。什么太子,天策上将,她看去还是她的爱子,跟小时候也没什么不一样。

不过夫君也要安抚,她配合着一起吐槽:“二郎怎么还是小孩子脾气,尽胡闹。”

“就是!朕不好说他,他到底不是长子,朕斥责他几句难免朝中议论,让小人以为窥见什么父子不和,再生出什么风波来。你管管他。”

“今晚家宴让他留下,妾身来说他。”

李渊拉拢了妻子作为同一阵营一起骂儿子,顿时舒服了不少,见妻子在摆弄李世民给的电脑,坐下倚在凭几上拿过鼠标,关了她在看的悬疑片,点开了一部家庭情感片,“上次刚看了个开头就有事打断了,看这个。”

大唐初立,事情千头万绪,尤其是用人上面,他和太子的人怎么安排才不会父子相忌,颇费他心思。他在外面费了精神,回来就不想动脑子,不乐意陪她看。窦皇后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没有阻止,陪他一起看了起来,还给宫女使了个眼色,让她们备好热水和帕子。

果然吧,没一会,皇帝就潸然泪下,嘤嘤作声,需要她递帕子擦脸了。

她就说,她迫于世俗和家世,向来扮得柔顺,内里其实刚硬。二郎那个爱哭的性子,绝对不是她传下去的。

第95章 天下英雄入彀来(秦)

秦王政二十三年。

王翦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主帅, 没有了李信轻敌与昌平君叛秦的事,使得楚国比历史上早灭亡了一年。项燕战死,其家人被带到了咸阳居住, 未免惶恐。不过秦人并没有多加为难, 除了不能随意离城之外, 行动上还算自由, 一家人才渐渐放下心。

只作为新家主的项梁为之气闷,郁郁不乐, 只以教导一众子侄打发时间。

战争还在继续, 王翦继续向南, 平定原属楚国的江南之地, 降服百越之君。但在战争已经结束的土地上,如同赵、燕一样,普通的百姓担惊受怕之后, 生活仍在继续。

秦国现在也已经有经验了, 先恢复生产自不用说, 派遣秦吏控制基层也不必说,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派人来组织监督考试, 不要当地官吏互相举荐,而是用秦国的考试制度选拔底层小吏。

同时加试一场,有自恃才华的考生,也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 看能否一举为秦王所知, 从此步入朝堂。

嬴政知道,不要说他这个时候, 就是到李世民那时候,因为读书的人仍然不多, 知识还是被垄断的。选出来的人仍然有局限。

拿刘彻他祖宗打个比方。虽然刘邦成为亭长,估计少不了萧何的作用,因为亭长本来就需要有人推荐,才有进一步被考核的资格。

但亭长除了识文断字背得下相应的秦律之外,还要通武艺会几种武器的使用。按现在的考试制度,没有人脉推荐,刘邦还是能考上。

因为平民掌握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