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6(1 / 1)

加入书签

文脸上重新见了笑容,又看了一会,心满意足地叫儿子们去地里,先带人把不好用机器的坡地耕了。回头看见三个女儿,他便叫她们回家。

不过他把吕雉单独叫过来,避开人交待道:“你就别出来乱走了,我准备托人问一问王游徼。不知他的性子,你谨慎些待在家里。”

吕雉低头应是,转身跟上姊妹,暗暗咬住了唇。

王游徼,她悄悄打听过主要的县吏,王游徼、曹主吏这些人,都已经成亲了。

她不用多想了,根本没有合适的人让她做正妻的。

第119章 女吏入京

王游徼没有像县令那样一口回绝, 吕文接连几天都很高兴。因为王陵是本地大户,县令会升迁离开,王陵却几乎可以肯定是一直留在沛县不会走的。就算不做吏, 又或者真的升迁离开了也没关系, 又不是县令那个关中人, 王陵的根底仍然在沛县, 吕家送一个女儿过去,怎么都会得到王家的庇护。

吕雉也以为自己肯定要进王家了, 悄悄让妹妹去看看人, 又问大兄其人品行。吕媭回来告诉他:“王游徼生得高大, 面目端正, 年纪也不是特别大,人都说他厚重。”

吕泽则告诉她:“王游徼原来是丰邑大豪,轻侠重义, 如今丰沛两地的游侠儿都听他号令。那年诸侯召青壮远征, 他若去, 两地应征的青壮半数都会追随他。不过他有老母在堂, 这才留下考了个亭长。”

还行。吕雉觉得放心一点了, 王陵的年纪有点大,但也不算特别老。妹妹说生得端正,那就是不俊也不丑。大兄说的一堆都跟她干系不大,全是父亲听着高兴的点, 不过至少不是什么恶形恶状的人物。

父亲总算还顾及脸面, 已经要送她为妾了,找的人再是什么名声不好年纪又老的, 就算得了依靠,吕家在本地的名声也要坏了。

就在吕雉以为事情基本定下来的时候, 吕文某天回来,显而易见的心情不好。

春耕已经顺利结束,还有什么事让他心情不妙?吕雉没来由的心头一跳,觉得与自己有关。果然,在用饭时吕文不曾说什么,后来却寻了她,跟她说:“原定了的事,又不成了。”

“为何?是王游徼看不上我家吗?”

“唉,是我寻得晚了,若是早先便与王游徼说,不想着县令,也就定下来了。游徼如今有了大前途,不仅是他,曹主吏都要弃官去关中了!”

吕文大为懊恼,吕雉大为惊讶。这不是她入不入王家的事,连主吏掾都要走,这县里是出什么事了?

“早先有个去关中戍守的汉子,役期满了就留在关中经商没有回来,此人与游徼向来相熟,在关中得了大富贵也不忘旧友,使人送信回来,道是自己入了太子亲卫,又向太子推荐了主吏和游徼等人。太子便让他唤他们同去!”

吕文不知内情,那信是周勃的名义送的,却是萧何写的。送信的人也是萧何心腹,信中详说了来由,道是在县令身边的小吏苏思其实就是太子扶苏,现在周勃进了太子卫队,颇受青睐。人也不是周勃推荐的,他没这么大的脸。

是太子扶苏自己提的,让萧何和周勃问一问,问曹参和王陵愿不愿意到太子卫队中来。

这俩接到信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若是周勃写信回来,曹参说不定真的不信,以为他跑咸阳去看花了眼,人都癫了。

但信是萧何写的,曹参还能不知道萧何的能耐么。

曹参就没犹豫,立刻向县令王义辞官,收拾行装准备过去了。

不然呢?这事还要犹豫吗?显然这是太子新立,在建立自己的班底啊。他们有幸跟微服来此的太子共事一段时间,得了太子的认可,有了这样的机会。

多犹豫一秒都是对前途的不敬!

而且曹参很清楚萧何是个多不愿意惹事只想好好干活的人,他在咸阳,如果太子招了皇帝的忌讳,萧何不可能写信来让他们去的。萧何自己都要想办法跑路。

太子强逼,写出来的信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语句。别人可能看不出,曹参跟萧何共事多年,交情深厚,他看得出来。

所以他火速辞官跑路要去关中奔前途去了。

这事没保密,在沛县已经传开,成为沛县近来最大的新闻和传说。吕文虽然不知道详情,也知道太子曾经在沛县做过小吏了。嬴政知道扶苏想招揽沛县的人,让他不必隐瞒身份,这事没什么好保密的,对扶苏的声望也有好处。曹参便将信给县令王义看了,连王义都被震得不轻,回想起自己指使“苏思”干活,自恃前辈对“苏思”教导的种种,人都傻了。

吕文就更不要说了,现在就是特别后悔没早点把女儿送到王家去。早点成事,现在就算王陵去了关中,难道就借不到他的势了吗?

其势只会更盛啊!不管女儿是留下还是跟着走,他们吕家都可以借到“太子亲信”王陵的势头,在沛县就不算是个没根底的连春耕都雇不到人的外来户了。

现在来不及了,王陵哪还有心思办什么纳妾的事,直接回绝了他。

影响还不止于此,跟当初征召青壮远征的时候一样,刘邦和雍齿两人的号召力,带动了不少丰沛的青壮一起跟着离开。

现在太子虽然没征辟更多的人,可一样有人愿意跟着王陵和曹参去关中闯荡一二的。未必要做太子的家臣门客,能做曹参和王陵的门客也不错,便是不做门客,有两个带头大哥,本来就想去咸阳的人就有主心骨了,敢去做生意搏出头了。

尤其是王陵。刘邦在丰邑的时候也在王陵之下,是到了沛县做亭长之后才算独立出来。但没多久,他就离开了沛县。

所以王陵作为游侠头目本地大豪的声望是独一无二的,愿意跟他走的人很多。王义都不得不找王陵说一声,让他劝劝,人都跑了他沛县还怎么发展啊?

种地本来就缺人了,他还想开新工厂和作坊呢,就瞄上这些不乐意种地的青壮汉子了。

王陵劝了一堆,又安排了新顶上来的小弟管他们,才算把这摊子事解决了。

这么一搞,吕文现在连送女的合适人选都找不到了,天天在家长吁短叹。吕雉也很茫然,见父亲如此多日,实在忍不住了,向父亲询问:“兄长也是自幼读书,粗通武艺。父亲天天想着在沛县寻人依靠,为何不让兄长去参加吏考呢?”

“你懂什么,现在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吕文斥道,又复叹息,“不是当年了,当年秦国初治天下,处处空缺,凡是去考的多得了官职。现在空缺少,报考的又多,录上的便少了。再者,现今沛县就算走了些人,也从下面提了人补缺,转眼就没了空职。你兄长就算录上了,也要去外地赴任。”

他在老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