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武器的代差(下)(2 / 2)
此时的火枪使用的子弹主要还是球状弹丸,而由于线膛枪的枪管内有凸起的膛线,在装弹的时候,弹丸时常会被卡在枪管里,导致装弹十分不便,使得线膛枪射击效率极其低下。
可各国军队又舍不得放弃线膛枪良好的射击效果和威力,便给射手们发放了大量的木槌,当弹丸卡在枪管中,用送弹棍推不动的时候,就直接用木槌敲击送弹棍来进行装填。
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823年,英国第34团的诺顿上尉,才在印度土著使用的吹管箭上面获得灵感,发明了一种“圆锥形底部扩张弹”,这便是米尼弹的雏形。
而后,1836年,伦敦制枪师格林尔改进了诺顿发明的子弹,使其更加完善。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发明却被英国的军事部门拒绝采用,反倒被更加识货的法国人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1849年,法国人米尼采用了格林尔的设计,生产出了这种威力可怕的子弹,而这种子弹也被冠以它的生产者的名字,被称之为“米尼弹”!
若是按照这样的命名逻辑,在这个世界,朱兴明是首个设计生产这种子弹的人,理应拥有对这种子弹的命名权,但朱兴明对于这种事情是毫无兴趣的,也从不喜欢在取名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所以依然按照习惯,照旧称之为“米尼弹”!
米尼弹整体呈圆柱锥头形,直径略小于枪管,使之可以很轻松地装入枪管之中,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