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3.读书种子(1 / 2)

加入书签

这奏疏可是李标、成基命、何如宠和钱象坤他们四位阁臣同时给皇上递上去的,此事也是他们向皇上提议的,难道说他们还不如朝中百官明事理吗?

身为阁臣,他们可个个都是大学士,也都担着礼部尚书之职,对礼法的精通与坚守自是百官中的佼佼者!

如今他们之所以会主动在提议中,让皇上破例违背祖训,说到底还是为了顾全大局,人家惠王在西波尔可是说一不二的,名为藩王,实为国王。

如今要把他的封地改为奴儿干都司,还不肯对其放权,那能说得过去吗?人家更不可能答应,更不可能配合!

所以朝廷也必须要做出让步和牺牲!

而且让惠王担任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虽然是会让皇上违背祖训,对大明而言有所牺牲,但已然是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那都指挥使虽有统领地方军政之权,但还是要受朝廷节制的!

但这些道理和其中的利弊,百官未必能想到的,想得通,李标他们也是之前都没报什么期望,所以并没有提前跟朝中百官通气,打预防针。

现在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标他们也是有些手忙脚乱,不过好在现在不是只有他们四人在忙活,周延儒这边也在动用自己的权势,阻止朝中百官上疏劝谏。

李标、成基命、何如宠和钱象坤他们四人为官都还算清正,因而还是颇受百官敬重和信服的,因而经过他们一番苦口婆心的劝阻,百官也都理解了他们这么做的用意,体会到了他们的一番苦心。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并不买账,这群人中有很多都是倾向于周延儒和温体仁的,他们一向为了讨好周延儒,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抵制弹劾李标他们,如今他们抓住了“违背祖训”这么大个把柄,岂有不大做文章的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