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1)

加入书签

去一个大口子,小黄还是每天叼着它跑来跑去……”

舒念蹲在地上,仔细聆听小猪的碎碎念。

听着听着,心里的小蚂蚁慢慢消失了。

她眼睛瞪得大大的,眼里写满了惊奇和喜悦。

不平的东西,毛茸茸竟然也喜欢,它们都好乖哦。

毛茸茸那么乖,我也要乖。

舒念再看向那个小小的猫爪印,想像是什么样的猫咪,趁着爷爷睡觉的时候,偷偷踩上去的。

它是黄黄的大橘猫吗?还是漂亮的三花猫?

猫爪爪好小,肯定是一只小猫就对了。

越看,脑海中想像的猫咪形象越立体,越看,越觉得台阶上留下的猫爪印,也蛮好看。

“小白。”

舒念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少有的快乐,“你,要不要踩?”

“啊?”

“踩一个印子,干了,好看。”

小猪当然愿意,立即站起来,挤过虚掩着的大门,在台阶上,留下自己的猪蹄印。

为了展现自己完美的蹄印子,小猪踩得很用力。于是,斜坡上顿时凹下去一块。

哦要死了,踩得有点猛。

小猪顿时心虚,扭头看门里。

舒念的眼睛更亮了,笑容浅浅挂在脸上。

想到什么,又去找小黄狗和老黄牛,邀请它们一起去踩脚印。

就连睡着的母鸡,都被舒念轻轻抱出鸡窝,亲自护送过去……

唐庆国一觉睡醒,睁开眼,就见眼前黑压压一片。

他猛地一惊,从躺椅上跳起,正准备抄家伙,就听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爷爷。”

唐庆国扭头看,大门口边边上,站着自家小孙女。

定眼再看,好家伙,自己以为的大家伙,竟然是家里的老黄牛。

再看,不得了,猪啊狗啊鸡啊,全跑出来了。

“坏了!”

唐庆国心头一紧,低头去看大门口的水泥台阶。

果然,乱七八糟,一团脚印。

顿时,心里哇凉哇凉。

唐庆国已经开始思考,等天亮,是不是要去小店买上两条烟,把唐兵这个水泥匠再请回来。

“念念啊,爷爷打了个盹,没守住。”唐庆国摸摸后脑勺,满是尴尬。

舒念走出大门,看了眼台阶,在比较空的地方,将自己的一只脚踩上去。

“哎,念念你——”

“爷爷,也踩。”

舒念抬头,眼睛亮晶晶。

唐庆国终于琢磨过味儿来,感情这些动物脚印,是孙女自己要求的?

家里的老黄牛,都被她牵出来了?

个子不高,胆儿倒是挺大。

“念念,你不要平平整整的水泥台阶了?这斜坡上留了这么多印子,等明天干透了,可就不光滑喽。”

唐庆国忍不住问,心里十分好奇,这孩子的强迫症呢?

舒念却点点头,解释说:“漂亮的,画画,喜欢。”

唐庆国到底没有留脚印,倒不是不想,而是水泥台阶就这么大,没地儿给他踩了。

这些动物脚印留着,瞧着是有趣儿,干了也的确像幅画。

孩子喜欢,心里也不别扭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如此,也就没有再守夜的必要了。

唐庆国牵着孩子上楼,自己也抱着棉被回屋睡觉。

第二天清早,大公鸡的声音特别响亮,吵得满院子哪哪儿都听得到。

“念念,你快来看,我发现了一只毛茸茸。”

“我的天呐,它会动,是活的!”

舒念快步走到大门口,台阶上的各种脚印,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怎么瞧,都觉得漂亮极了。

这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一幅画。

这也是舒念,往后十几二十年,最珍惜的一幅画。

而现在,她只是匆匆看了眼,目光很快就被大公鸡说的毛茸茸吸引了。

就在家门口的草沟丛里,一只浑身湿漉漉,身上还黏着稻草的小猫咪,映入眼帘。

舒念惊讶极了,这是她第一次见着这么小只的猫咪。

她低头看自己的手,感觉小猫咪好像跟自己的小手差不多大。

可是之前,她见过的所有猫,都是很大的,它们的毛发很长,毛茸茸的蜷缩成一团,像个球。

以前在小区里,还见过一只胖得走不动路的大橘猫,可肥可肥了。

大公鸡:“这肯定是猫崽子,刚生下来没几天吧,怎么会在我们家门口呢?”

舒念:“它妈妈呢?”

“不知道哦,我好像昨晚上就听到它的叫声了,叫了一整夜,那肯定是没有母猫的。”

大公鸡觉得自己猜对了,又肯定点头,“一定是这样的,这是被丢掉的猫崽子。”

猫猫这么可爱,猫猫这么小,为什么要被丢掉?

它好像站不起来了,爬的好慢,是受伤了吗?

小猫咪饿了吗?是不是要喝奶?

舒念脑子里闪过许多困惑,最后遵循本能,一步一挪,走入草沟丛里。

张桂花准备好早饭,走出厨房准备喊人,就见孙女抱着一团疑似垃圾的玩意儿走回来。

“哎哟宝啊,垃圾袋脏得很,咱扔垃圾桶里去。”

“是猫猫。”

“什么东西?”

“猫猫,小猫猫。”

等孩子走近,张桂花这才看清楚,还真就是一只出生不久的猫崽子。

小小一只躺在孙女的手掌中,“喵喵”声若有似无,感觉快断气一样。

“猫猫,会死吗?”

舒念摸着小猫咪湿漉漉的毛发,心里忧愁。

张桂花见孩子喜欢,也怜惜幼崽不容易,立即接过进行抢救。

擦拭,吹干,喂水……

忙活一个多小时,猫崽子终于睁开眼。

“行了,还能爬,再喂点米汤,能活。”张桂花也很高兴。

舒念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看着,时不时的,伸出自己的手指,轻轻戳在小猫咪身上。

“念念,你哪里捡来的猫崽子?”张桂花又问。

得知是自家门口的草沟丛里,张桂花立即想到隔壁邻居陈阿婆,她家就养着猫。

等问清楚情况,一切才终于明白。

“陈姐家里的那只猫,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玩意儿,拿老鼠药毒死了,刚下的一窝猫崽子,也就活了两只。一只在陈姐家里,还有一只,不知怎得跑咱家大门口来,估摸着是母猫拖出来的。”

张桂花说起这事儿,不禁唏嘘,“那猫,陈姐养了好些年了,心里舍不得。”

唐庆国却是琢磨起其他,“陈姐那里,你给问问,这跑过来的猫崽子,咱家养了行不行。”

“这么小的猫崽子,养咱家?”

“念念喜欢,抱着没撒手过。”

只一句,张桂花就什么也不说,拎着两袋红糖去隔壁。

再回来,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